足迹
玩明世隐的男生性格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部分(第1页)

为了提高功率和保证安全,即要增强气缸的气密性,还要安装上压力计和节气阀,不然发生事故,那高压蒸汽就炸缸,能把人震死震伤。为了安全起见,万磊这个时候当然不会大干快上,他只是用铜件做了一个小型的用来做实验,技术成熟了才铸造大功率的。

此时天气转冷,秋风扫落叶,大街上行人寥寥,北平城内萧条得很,大多数人都在家忙于搞生产。由于刚同蒙古人换回几万斤羊毛和上万件皮革,把这些原料加工成毛布和皮草就成了北平城居民的主要工作。

大沽口开辟了一个海港,刘夫人一伙当起了海上走私商,各色滞销的商品也有了一个销路,蜡烛墨条镜子刀子剪刀锅铲布匹毛衣等商品走海路南下,所以北平城内的百姓开足了马力进行生产,赶在商船离开之前尽量多地把商品生产出来。

送走了六个小道士,万家大宅显得格外的空旷,这三进三间的大宅院只住了万磊夫妇和赵氏兄弟及赵雪儿张妍一共七个人。赵氏兄弟吃到了些甜头,最爱外出找矿,白天一般不在家,赵雪儿和张妍为了打理精忠卫也四处乱跑,平时只有万磊夫妇在家,更加显得冷清。

冷清有冷清的好处,万磊天天在院子里摆弄那一堆蒸汽机零件,傅闱在书房里读书备课,也算是清静舒心。虽然现在居民们急于生产,不过夜校还是开的,毕竟生产和学习都是重要的,学龄儿童的教育更不能落下,以后发展科技文化都还得指望他们。

“万居士,老朽来访。”门外传来邋遢道长的声音。

万磊转身一看,就见他被两个门神一般的精忠卫拦住不让进,用毛巾擦了擦满是油污的脏手,冲书房喊道:“贵客临门了,闱儿,去准备些茶点。”

得了万磊的放行指令,那两个精忠卫自然也就不再拦人,身子一闪就跟在邋遢道长的身后进来了,看样子还是不放心让万磊单独见客。万磊却摆摆手,示意他们先行退下,毕竟邋遢道长是老熟人了。

一碟果脯加一壶茶送进客厅,傅闱只是冲邋遢道长微笑示意,接着就转身离开了。邋遢道长倒也不客气,不用万磊招呼就先吃起来,全然不把自己当客人。

“道长,有何事?”万磊不喜欢寒暄,直接问道。

“老朽是来辞行的,明日就离境南下。”

“道长才刚到,怎么就要走呢?”万磊不解地问道,按理说,崇道堂刚刚起步建设,他更该留下来主持大局才是。

“老朽新带来的徒弟天资有限,难有所成,所以南下寻找年少英才。”邋遢道长倒也不避讳什么,直言道。

“哦,原来如此。”万磊并不十分吃惊,因为邋遢道长这一次带来的的徒弟都是成年人,思维已成定式,很难再接受新知识和新思想了,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地说道:“道长可得留心,莫要让某些奸人钻了空子。”

“老朽招收弟子,先要考察其心术,心术不正者,老朽是断不会纳之为徒的,居士大可以放心。”

“唉,万事开头难,道长有什么难处只管跟我说,只要力所能及,又不违反原则的,我一定尽力办到。”万磊又道,毕竟改革是他提议的,现在出问题了,他当然要尽力帮忙解决。

“老朽奔走了一辈子,这点小沟小槛还难不倒老朽,只是老朽的这些不才徒儿,就劳烦居士多多关照了。”

“这个自然,他们是顺天府公民,我们有责任保护每一个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再者,他们也是顺天府宝贵的人才,我们顺天府一向是最重视人才的。”万磊说这话一点都不虚,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北平军和顺天府的民兵就是以此为宗旨的。

第186章 开年

北风送雪,岁寒梅开,接连多日的大雪,北平城内银妆素裹,不过春节临近,喜庆气息一丝不减。孩童们穿着新制的毛衣,在雪地里欢快地打着雪仗,一些文静的女孩儿也奈不住寂寞,结伴在雪地上堆雪人玩,粉红的脸蛋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后海子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垂钓的人自然是没有了,不过游湖的人却还是不少,这些人都是被后海子边上一座正在修建的高大建筑吸引来的。这座建筑高达七八丈,全部是由砖石砌成,远远就能看到顶层很好些人在正吊着一些铜件上去安装,围观的人都不知这是在干什么。

这个就是由赤心等人设计并打造的世纪钟,作为新世纪元年的开年献礼,自然要高大气派,让全城的百姓都能看到,并且一眼看过来就能知道准确的时间,所以说,这个钟楼不只是形象工程,还是便民工程。

要建这个世纪钟,顺天府耗费了近两吨铜,还有数以千计的玻璃,还有水泥砖石木材等物,总之造价不低于两万两白银。不过,这个是北平城的地标式建筑,起到凝聚人心和增强自豪感的作用,所以花再多的银子也是值的。

“测试过了?一定准时?”万磊冲赤心和赤诚问道,毕竟这个可是花了巨资了,如果计时出了差错,那就是打脸了。

“测试过半个月了,每天误差不会超过半分钟。”赤心拍胸口保证。

“嗯,这就好,让工人小心点安装,别把零件给碰坏了。”万磊不得不多交代几句,毕竟这个工程可是斥了巨资的。

“贤侄,这是我们设计的新式府旗府徽,你看着选一套?”铁铉也在场,他把几张图纸展开在万磊面前。

“这种大事得由全体公民投票决定,至于党旗党徽,也以府旗府徽为蓝本,加上一个边就行。”公投是凝聚民心,培养公**识的一种有效手段,一有机会万磊就要利用。

“公投?这恐怕很难,咱们北平城这么多人。”铁铉是怕麻烦。

毕竟现在快过年了,百姓要买很多东西。身为一府主官,为了让军民们过一个安乐祥和的年,不但要准备各种年货供百姓采购,还要为他们准备一些过年的娱乐节目,所以以铁铉为首的各级行政官员都忙得不行,哪有工夫再把百姓召集起来搞什么公投。

“没什么难的,把这些样本送到议院去,让那些议员负责上门统计,然后把数据汇总起来,这事就成了,反正那些议员闲着也是闲者,该干点实事,不然百姓们都不知道他们了。”万磊给出了主意,铁铉也没啥好说的,这事就这么定了。

年关年关,过年对于万磊而言,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这半个多月来不是开各种年终总结会,就是核对钱粮帐目用以归档,不然就是走街串巷走访百姓慰问孤寡贫弱。总之忙得昏天黑地,他切身体会到,人民的“公仆”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

其实,明朝最热闹的节日不是除夕和春节,而是上元节。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为了以示庆贺,在城内搭彩楼,并在秦淮河上放水灯万盏,一时蔚为大观,上行下效,这个风俗很快就传遍了明朝各地。

而明朝的上元节可不只是元宵那一天热闹,从正月初八开始,宫廷内外就开始张灯结彩,各式花灯将北京城的夜晚装点得浩如星海,而这些彩灯要足足挂上十天,直到正月十七,方才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