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唐店春晓幼儿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部分(第1页)

现在的漕帮不仅管理各大码头,也包括市场摊位、卖艺杂耍等等这些,类似于城管。

漕帮的头叫吕虎,吕虎三十年前绝对是苏州城的风云人物,手底下的功夫十分彪悍,号称打遍半个苏州城无敌手,他靠着武力一手组建了漕帮,现在的吕虎已经老了,更多的时候,喜欢动脑子,玩权术,很少再动武了。

杨荣光的加入,是吕虎同意的,并且也是吕虎一手将杨荣光提拔到了漕帮大总管的位置,不因为别的,就因为杨荣光有身份,有靠山。

吕虎当初想的很明白,想要扩大漕帮,光靠武力不行,必须得有人,必须得动脑子。

若论武力,新帮绝对是苏州城第一,新帮里的人手,都是苏州城一带,包括江南一带赫赫有名的绿林好汉,自从组建新帮之后,新帮并没有以绝对实力成为苏州城第一大帮,他们武力是很强,但是涉及的方面,却只有走镖、护院、保镖这些职业,说实话,穷啊。

为什么?就因为他们没靠山,不会动脑子,苏州城官府不会坐看这么一个组织壮大起来的,一旦新帮有违反法律的事情,立马动手,绝不姑息。

漕帮能发展如此之快,杨荣光的功劳绝对是一等一的。因为杨荣光有官府背景,更有江南道土皇帝做靠山。

现在,杨荣光死了,罪名很严重,是通敌叛国,关键是,江南道那边也很生气。

此次官府追拿突厥武士,竟然将血手组织从根拔起,血手组织的人,很多都是漕帮的骨干,是当年随着自己杀出来的,现在被官府缉拿格杀,吕虎很心疼。

不过心疼归心疼,吕虎使了钱,托了人情,官府却是绝对不松口,找了县令,县令说上头有令,找了州府判司,判司则说上头有令。

上头……上头……

再往上就是刺史了!

难道真的是刺史?

吕虎惊了一下,突然叹了口气,看来自己还是小瞧那个老头了,那个整天钓鱼、喝茶、下棋的老头,他虽然隐与朝野,不问政事,可是,一旦发话,却又有着绝对的权威。

尽管整个苏州城都是杨剑的,可是,所有人依旧怕那个老头。

吕虎打算放弃了,漕帮这些年虽然壮大,但也被杨荣光引带着,介入了官政势力之争,这不是个好事,更不是个小事。

这次清洗,也希望漕帮能够更安稳一些。

吕虎匿了,任由苏州城腥风血雨。

最开心的莫过于青帮之主陆安。

陆安也是个胖子,整天挂在嘴上的口号便是“以德服人”,不过这一次他真的没啥德行,悄悄的把竞争对手漕帮的资料,全都送到了官府。

抓捕一直在持续。

薛为海却并不开心,趁机打压漕帮,真正目的是要将杨荣光的心腹党羽全部铲除,至于帮派之争,薛为海从来没放在心上过。

河面上不时有舟船划过。

薛为海坐在光秃秃的垂柳下,举着鱼竿。

周围的鱼被往来的舟船吓的四处溃散。

自然钓不上鱼来,不过,薛为海并不在意。

没多久,一名卖菜的汉子悄悄走了过来,低声道:“回薛公,已经探明,此次来苏州城的,是绉东良,带五百兵马,任行军司马。”

“哦?”薛为海惊疑了一声,随后那古波不惊的老脸上,绽放出了一圈一圈的笑容。

卖菜的汉子又回去卖菜了,薛为海却不再钓鱼,他把手中鱼竿慢悠悠收了起来,仰天哈哈一笑,朝着不远处招了招手。

一条乌篷船划了过来。

薛为海跳上乌篷船,道:“走,去太湖,见宋开那小子。”

乌篷船仓内,周策正捧着一本破旧的兵法典籍,细细研读。

听薛为海这样说,他放下兵法书,笑道:“可是杭州城那边传来消息了?”

薛为海点了点头,“来的是绉东良。”

“绉东良?此人武艺很高,单打独斗,我只怕也不是其对手,而且对杨剑忠心耿耿,不过,此人脑子不太好使,这么说来……”周策皱眉分析着。

薛为海哈哈一笑,坐了下来,“这么说来,杨剑那厮是信了这次事情了,他让绉东良来,意图很明显了,第一他绝对信任绉东良,生怕苏州城内再出现通敌叛国之人,第二,他也放心我了,绉东良定然是抓住兵权,政务之类的事情,看来杨剑已经放心与我,只要我每年上缴足够的税金就可以了。”

周策也是笑了起来,“杨剑那人虽然生性多疑,想的却是周到,不管怎么样,有了绉东良在,苏州城就不会叛出。”

薛为海点点头,“接下来就是税金的事情了,希望宋开那小子,能助我过此关。”

周策也知道缘由,点了点头,“如今朝廷那边也是吃紧,不可能再偷偷支援我们练兵之钱了,可是养兵一日,便需要三百贯,哎。财政若是出了纰漏,必然会被杨剑那人看出我们的意图。”

“希望宋开能解决这个问题,”薛为海轻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