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甲午战争博物馆在哪个城市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4(第1页)

袁世凯督促驻在牙山的叶志超提督做出进入汉城的姿态。他认为:“日本人跳梁之意图,在于防我。我若一振,则日本必自衰。”

“倒不必立即进驻。先散布我军进驻的谣言,等对方行动后再动,岂不是更好?”

袁世凯似乎有点儿等得不耐烦了,但叶提督认为这事非同一般,自己难以决断,便向李鸿章请示。

“超以为事先虚张声势,于事无益,反招致日本增兵。目前日本在汉城、仁川两地,严密战备,应如何处置?”

对此,李鸿章训示:“移防汉城和仁川,易引起摩擦,不如移防马山浦,彼地距仁川和汉城较近。事先劝说朝鲜国王要镇静自若,万一有事,可在马山浦给予保护。将电告丁汝昌提督,率水师开赴马山浦,汝等要通力合作。”

李鸿章当然在积极做各国工作。这时,驻日公使汪凤藻报来了日本政府提案的详细内容。共有五条,写得头头是道:

第一条

一、政府六曹(行政机关)各尽其职,革除擅自专权之旧制,内府不得参与国政。

二、由重臣掌管外交。

三、政令去繁从简。

四、整理合并地方各邑。

五、淘汰冗员。

六、破格录用人才。

七、禁止捐官。

八、增加官吏俸禄。

九、禁止官吏受贿。

十、停止官吏营私。

第二条

一、计算收支,明定制度。

二、公开会计。

三、制定币制。

四、丈量地亩,明订租税。

五、减除冗费,增加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