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后汉书郡国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部分(第1页)

七五四页一一行东观汉记*(曰)*按:“曰”字明衍,今删。

七五四页一三行李忠字仲都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纪“都”作“卿”。

七五五页二行高密侯*'国'*按:刊误谓“侯”当作“国”。校补谓高密前汉为王国,后汉为侯国,注所引乃续志,作“侯”明不误,特夺“国”字耳。今据补。

七五五页五行以为右大将军按:集解引惠栋说,谓东观记无“大”字。

七五五页六行时世祖自解所佩绶以带忠按:沉钦韩谓北堂书钞引东观记曰“时无绶,上自解所佩绶以赐仲都”,疑此脱“无绶”二字。

七五五页九行解澣长襦按:“澣”原斗“瀚”,径改正。

七五五页九行*(解)**'鲜'*支集解引沉钦韩说,谓当作“鲜支”,广雅“鲜支,绢也”。今据改。

七五七页九行泫音*(工玄)**'胡涓'*反据汲本、殿本改。按:原作“工玄反”,疑是“五玄反”之误。

七五七页一一行邳彤按:校补谓蜀志谯周传作“邳肜”。

七五七页一一行彤初为王莽和成卒正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本纪作“和戎”,胡三省、王应麟本皆作“戎”,惟水经注作“和城”。

七五八页一行所到县莫不奉迎按:李慈铭谓“所到”下脱一“郡”字。

七五八页六行亦未有感物动民其如此者也按:王先谦谓“其”字当衍。

七六0页二行论语*(曰)*鲁定公谓孔子之言据汲本、殿本删。

七六0页八行东观记*(曰)*按:“曰”字衍,今删。

七六0页九行漆*(园)**'里'*即郭氏所居之里名也据刊误改。

七六一页二行故城在今魏州*(华阳)**'莘县'*南集解引沉钦韩说,谓注“华阳”误,隋志莘县后周置武阳郡,“莘”与“华”相似,又衍“阳”字。今据改。

七六二页一行沛有余*(优饶)*貌据今本公羊传何注删。

七六二页四行奉迎于育通鉴胡注谓贤曰“育,县名”,余考两汉志无育县,盖“贳”字之误。今按:前志钜鹿郡有贳县。

七六二页六行*(柱)**'驻'*节道中据汲本、殿本改,与聚珍本东观记合。

七六二页七行言王郎*(所)*反*(之)*状据王先谦说删。

七六二页一0行*'成'*郎水北有耿乡据集解引沉钦韩说补。

七六二页一四行鄗大姓苏公反城开门内王郎将李恽按:李慈铭谓城开二字疑误倒,当作“开城门”。

七六四页三行宜出传舍按:袁宏纪作“宜自强来”。

七六四页三行*(林)**'临'*邑侯让王先谦谓“林”当从帝纪作“临”。今据改。

七六四页八行谓之人文故城也集解引钱大昕说,谓古音文如岷,与曼声相近。

今按:“人”本作“民”,章怀避唐讳改之。古音文如岷,“民文”与“绵曼”声相近也。 后一页

后汉书卷二十二 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 第十二

朱佑字仲先,南阳宛人也。'一'少孤,归外家复阳刘氏,'二'往来舂陵,世祖与伯升皆亲爱之。伯升拜大司徒,以佑为护军。'三'及世祖为大司马,讨河北,复以佑为护军,常见亲幸,舍止于中。佑侍燕,从容曰:“长安政乱,公有日角之相,此天命也。”'四'世祖曰:“召刺奸收护军!”'五'佑乃不敢复言。从征河北,常力战陷阵,'六'以为偏将军,封安阳侯。世祖即位,拜为建义大将军。

建武二年,更封堵阳侯。'七'冬,与诸将击邓奉于淯阳,佑军败,为奉所获。

明年,奉破,乃肉袒因佑降。帝复佑位而厚加慰赐。遣击新野、随,皆平之。'八'

注'一'东观记*(曰)*“佑”作“福”,避安帝讳。

注'二'复阳,县名,属南阳郡。

注'三'前书曰,护军都尉,秦官,平帝元始元年更名护军也。

注'四'日角,解在光武纪也。

注'五'王莽置左右刺奸,使督奸猾。

注'六'续汉书曰:“佑至南□,为贼所伤,上亲候视之。”

注'七'堵阳,县名,属南阳郡,故城今唐州方城县。堵音者。

注'八'随,县名,属南阳郡也,故城今随州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