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后汉书郡国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8部分(第1页)

注'三'东观记曰“良时跪曰:‘门下掾佞谄,明府勿受其觞。盗贼未尽,人庶困乏。今良曹掾,尚无藳。’望曰:‘议曹惰窳,自无藳,宁足为不家给人足邪?’太守曰:‘此生言是。’赐良鳆鱼百枚”也。

时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署为西曹。苍甚相敬爱,上疏荐良曰:“臣闻为国所重,必在得人;报恩之义,莫大荐士。窃见臣府西曹掾齐国吴良,资质敦固,公方廉恪,躬俭安贫,白首一节;'一'又治尚书,学通师法,'二'经任博士,行中表仪。宜备宿卫,以辅圣政。臣苍荣宠绝矣,忧责深大,'三'私慕公叔同升之义,惧于臧文窃位之罪,'四'敢秉愚瞽,犯冒严禁。”显宗以示公卿曰:“前以事见良,须发皓然,衣冠甚伟,夫荐贤助国,宰相之职,萧何举韩信,设□而拜,不复考试。'五'今以良为议郎。”

注'一'言虽耆耄,志节不衰。

注'二'东观记曰:“良习大夏侯尚书。”

注'三'绝犹极也。

注'四'公叔文子,卫大夫公孙拔之谥也。文子家臣名僎,操行与文子同,文子乃升进之于公,与之同为大夫。臧文仲,鲁大夫臧孙辰也。时柳下惠为士师,文仲知其贤而不进达之,孔子讥之曰:“臧文仲其窃位者欤!知柳下之贤而不与立。”事并见论语也。

注'五'萧何荐韩信于高祖曰:“陛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者。”汉王于是设□场,拜信为大将军。见前书。

永平中,车驾近出,而信阳侯阴就干突禁卫,车府令徐匡钩就车,收御者送狱。

'一'诏书谴匡,匡乃自系。良上言曰:“信阳侯就倚恃外戚,干犯乘舆,无人臣礼,为大不敬。匡执法守正,反下于理,臣恐圣化由是而□。”'二'帝虽赦匡,犹左转良为即丘长。'三'

后迁司徒长史。'四'每处大议,辄据经典,不希旨偶俗,以徼时誉。'五'后坐事免。复拜议郎,卒于官。

注'一'钩,留也。

注'二'□,废也。

注'三'即丘,县名,属东海郡,即左氏传之祝丘也,故城在今沂州临沂县东南。

注'四'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司直仍旧,中兴因之不改。建武十一年省司直,置长史。

注'五'希犹瞻望也。

承宫字少子,'一'琅邪姑幕人也。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二'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倦。'三'经典既明,乃归家教授。遭天下丧乱,遂将诸生避地汉中,后与妻子之蒙阴山,'四'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宫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三府更辟,皆不应。'五'

注'一'世本承姓,卫大夫成叔承之后也。

注'二'续汉书曰:“宫过徐子盛,好之,因弃其猪而留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得宫,欲笞之。门下生共禁止,因留之。”

注'三'续汉书曰:“宫尝出行,得虎所杀鹿,持归,肉分门下,取皮上师,师不受,宫因弃之。人问其故,宫曰:‘既已与人,义不可复取。’”注'四'蒙阴,县名,属太山郡,有蒙山,在今沂州新泰县东南。

注'五'三府谓太尉﹑司徒﹑司空府。

永平中,征诣公车。车驾临辟雍,召宫拜博士,迁左中郎将。数纳忠言,陈政,论议切箻,朝臣惮其节,名播匈奴。时北单于遣使求得见宫,显宗□自整饰,宫对曰:“夷狄眩名,非识实者也。臣状丑,不可以示远,宜选有威容者。”'一'

帝乃以大鸿胪魏应代之。十七年,拜侍中祭酒。建初元年,卒,肃宗曪叹,赐以頉地。妻上书乞归葬乡里,复赐钱三十万。'二'

注'一'续汉书曰:“夷狄闻臣虚称,故欲见臣。臣丑陋形寑,不如选长大有威容者示之也。”

注'二'续汉书曰:“宫子叠,官至济阴太守。”

郑均字仲虞,东平任城人也。少好黄老书。兄为县吏,'一'颇受礼遗,均数谏止,不听。

即脱身为佣,岁余,得钱帛,归以与兄。曰:“物尽可复得,为吏坐臧,终身捐弃。”兄感其言。遂为廉絜。均好义笃实,养寡嫂孤儿,恩礼敦至。'二'常称病家廷,不应州郡辟召。郡将欲必致之,使县令谲将诣门,'三'既至,卒不能屈。均于是客于濮阳。'四'

注'一'东观记曰:“兄仲,为县游徼。”

注'二'东观记曰:“均失兄,养孤兄子甚笃,已冠娶,出令别居,并门,尽推财与之,使得一尊其母,然后随护视振给之。”

注'三'谲,诈也。

注'四'濮阳,今濮州县。

建初三年,司徒鲍昱辟之,后举直言,并不诣。六年,公车特征,再迁尚书,数纳忠言,肃宗敬重之。后以病乞骸骨,拜议郎,告归,因称病笃,帝赐以衣冠。'一'

注'一'东观记曰:“均遣子英奉章诣阙,诏召见英,问均所苦,赐以冠帻钱布。”

元和元年,诏告庐江太守﹑东平相曰:'一'“议郎郑均,束修安贫,恭俭节整,前在机密,以病致仕,守善贞固,黄发不怠。又前安邑令毛义,躬履逊让,比征辞病,淳絜之风,东州称仁。书不云乎:‘章厥有常,吉哉!’'二'其赐均﹑义谷各千斛,常以八月长吏存问,赐羊酒,显兹异行。”'三'明年,帝东巡过任城,乃幸均舍,□赐尚书禄以终其身,'四'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永元中,卒于家。

注'一'以毛义庐江人,郑均东平人,故告二郡守相也。

注'二'章,明也。吉,善也。言为天子当明显其有常德者,优其禀饩,则政之善也。尚书咎繇□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