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茅山原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八章 寻花问柳(第1页)

-经|典|小|说|-看最新更新章节

||

吴志远转头看向于一粟。心道原來他对听书居然如此着迷。还把这说书的所讲的故事当真了。

“那位大爷果然有见地。据传秦府正是沉到了五龙潭下。”那说书的老者看向于一粟道。

“胡诌八扯。我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怎么就沒听说这五龙潭下还有个秦府。”旁边一个年轻小伙开始拆台了。

“说书先生说的也不是全无根据。”年轻小伙旁边的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摆手道。“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曾听过类似的传闻。说五龙潭上一夜之间出现了一座府邸。有人曾看到大门上悬挂着牌匾就写着秦府二字。不过我倒是沒有见过。后來那座大宅又凭空消失了。”

“那他还说秦府下沉的时候。五条金龙出现在空中。这世上压根儿就沒有什么龙啊。”年轻小伙不依不挠。十分较真。

“这位小哥追究得好。老头子虽然只是一个说书耍嘴皮子的。但所说的每个故事也绝不是信口开河。我自忖读过几年私塾。认得几个字。靠着耍嘴皮子的功夫游历四方。听來的奇闻异事如果沒有加以考证是不会讲给大家听的。这五龙潭的传说自然是有据可拷。”说书老者一本正经的说。稍顿片刻继续道。“刚才那小哥问世上有沒有真龙。老头子活了这么大把年纪。真的从未见过金龙真身。但却切切实实的听过龙的叫声。”

话音刚落。四周石墩上围坐的人七嘴八舌的议论起來。其中质疑的声音居多。就听那说书老者干咳几声。说道:“前年老头子走到北京城。曾在一口井口听到了龙吟之声。声音浑厚。悠长。犹如雷声隆隆。吓得我当时腿脚发软。说起來还是笑谈啊。”

说完。那说书老者抚了抚额头。顺手将石桌上的一个铜盘子端了起來。笑道:“年老体衰。只能靠耍嘴皮子生活。初到贵地。各位大爷小哥有钱的捧个钱场。沒钱的捧个人场。”

石墩上端坐的众人纷纷从怀中掏出铜钱放到那说书老者铜盘中。

于一粟猛地一拉吴志远。朝他打了个离开的手势。

吴志远匆匆忙忙的掏出一枚铜钱放到老者的铜盘中。追于一粟而去。

于一粟这种听完就走的行为吴志远丝毫不觉得奇怪。他这种人的自私是直接摆在表面上的。与当初偷梁换柱骗走自己父母亲的家当如出一辙。根本沒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

吴志远看着走在前面的于一粟的背影。心中暗想着该如何才能将他五花大绑。让他老老实实跟着自己回永和义庄。

于一粟见吴志远一直走在后面。便回过头來一把搂住他的脖子。坏笑着问道:“月影兄弟。你可有妻室。”

吴志远沒明白他的用意。支吾了几句。就听于一粟哈哈一笑道:“看你这么年轻。我就知道你沒有。今天老哥就带你去做一个真正的男人。”

不有分说。搂着吴志远的脖子就转进了一条东西走向的巷子。

在巷口时吴志远一眼瞥见脚下一块石碑上刻着“金菊巷”三个字。

“金菊巷”这三个字吴志远似乎不太陌生。好像从哪里听到过。仔细一想便想起孙大麻子曾两次在自己的面前提到过金菊巷。第一次是在破庙中。当时宝林堂的人正追杀孙大麻子。孙大麻子向吴志远和月影抚仙二人讲述事情原委时曾提起过。说他和于一粟在济南金菊巷结仇。于一粟认识宝林堂的人。宝林堂便为于一粟出头。与孙大麻子结下了梁子。

第二次是在龙山山后的白狼谷。孙大麻子带领十几个手下前去宝林堂寻仇。恰好救下被困在白狼谷中巨树上的吴志远。当时吴志远为了寻找落下悬崖的月影抚仙的踪迹。误以为她葬身狼腹。那孙大麻子还安慰他说“改天带他到金菊巷乐一乐。新來的菊儿姑娘如何如何”。

若不是现在看到“金菊巷”的碑志。吴志远早就将这些细节忘得一干二净了。现在结合于一粟所说的话來看。他是想带自己到这烟花之地寻欢作乐。难怪于一粟先问自己有沒有带钱。吃个早饭听个说书根本花不了几个钱。要是到了这烟花之地。那就不是一两块大洋能解决的了了。

吴志远从心里厌恶这种地方。之前曾两次去过青岛城的。但都是去找人的。实属无奈之举。这次被于一粟拉着來到这里。心里不免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