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邪女惑心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部分(第1页)

小霞感到两个丹田胀痛难忍,只好拼命的将那些能量在两个丹田中压缩,不断的压缩,最后上丹田和中丹田中橙光大做,竟然也形成了与下丹田一样的光点,不断的旋转着,相互呼应着,三个光点也长大了不少,足有绿豆粒大了。

小霞又惊又喜,继续引导黄道正罡,打算在身边“布”成能量团,一举破除五行大阵。但那些能量好象故意与小霞闹别扭,并没有在她身边聚集,而是向小霞的衣服口袋里涌去。

小霞摸了摸衣服口袋,原来里面装着救生小艇的十二颗能量水晶球,黄道正罡正在给那些能量水晶补充能量。

这回小霞简直是惊喜若狂了——如果这些能量水晶全部补充上黄道带的黄道正罡,不就可以乘小艇去寻找亲生父母了吗?

小霞三个丹田都充满了黄道正罡,与五行大阵的能量相抗毫不费力,便继续引导黄道正罡为那些能量水晶“充电”。随着小霞自身能量的增加,“引”字诀运用得更加纯熟,那条引导细线也越来越粗,能量引导得越来越快,片刻间,十二颗能量水晶全都“充电”完毕,那些能量也开始按照小霞的“聚”字诀在她的周身聚集。

当小霞觉得身边的黄道正罡能量团足以与五行大阵的能量相抗时,猛的运起“发”字诀,口中大喝一声“破!”

好象平地响起一连串的焦雷轰轰隆隆的滚过,震荡得山鸣谷应,湖水也被震的波浪涌动,不断的拍打着湖岸。周围陡峭的山壁上也是浮石滚动,顺山体滚落在山脚之下,飞溅到湖水中。

这阵焦雷还在山谷中回响不绝,顷刻间围绕在小霞身边的飓风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小霞因祸得福,不但破除了五行大阵,而且还将自己身上的两处丹田也锻炼成了黄道正罡结成的金丹,那些能量晶体球中的巨大能量就更不用说了。

小红老郎青和唐棣在阵外,从小霞被困到小霞破除阵法,都一样没落的看得清清楚楚。三人都看得简直是惊心动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随着那阵巨响,包围着长春谷的能量罩也消失不见了。三人直冲谷内,与小霞汇合到一。,小红拉着小霞的双手,眼中喜泪长流,哽咽着说:“主人,你可吓死我们了。”

小霞笑道:“这是个威力无比的五行大阵,好在我李小邪也不是脓包,总算被我给破掉了。”

“走,我们在谷内各处找找,看看那个世外高人到底长得什么样,为何布下这样一个阵法,他究竟要隐藏什么东西?”——小霞的好奇心还真是不小。

在湖岸的左边山坡一道悬崖下,终于被他们找到了一个山洞。

洞口旁的山崖上刻着“长春洞”三个大字,两扇厚重的石门紧紧闭着。看样子,刚才那阵巨响并没有引起洞中人的注意——他还真能沉得住气。

唐棣上前用“赶牛鞭”柄敲了敲石门,等了一会不见有人回应,更不见有人来开门。唐棣又使劲敲了敲门,高声喊道:“长春子,来客人了,为何不开门哪?”等了好一会,还是没有人答应。

〖第三卷道术与法宝〗第九十七章长春古阵(三)

小霞过去双手运力使劲一推,那道厚重的石门应手而开,里面竟然没有落栓。

洞内漆黑一片,杳无人声。

四人都是修为深湛,可以暗中视物如同白昼,一边运足目力观察,一边向洞内深处走去。

小霞恐怕洞内另有机关或阵法之类的东西,便将天罡宝刀拔了出来,提在手中。天罡宝刀光芒耀目生辉,将洞中照耀得纤毫毕见,四人各自运功提防,小心翼翼的搜索前进。

进入洞内三十多米,他们处身在一个方圆五十米左右的宽敞大厅之中。大厅里有一些石床石桌石椅石墩之外,没有其他摆设,显得很空旷。正中一个宽大的石椅上端坐着一位白髯过腹的道装老者,面容枯槁,双目深陷,左手平放膝上,右手垂在一边,食指指向地下的一块石板。

小霞四人目光锐利,看出老者已经死亡很久了,这只是他遗留下来的尸体,但经过这么久远的年代仍旧栩栩如生,看来老者生前也不是平庸之辈。

唐棣走上前去,围着老者转了个圈,再顺着老者的食指指着的地方看去,发现地上石板与周围的石板一模一样,看不出有何不同之处。蹲下身子伸手敲了敲,石板发出“空,空”的空洞响声。唐棣弯身伸出右手,将手掌平放再石板之上,用力向上一提,那块二尺见方的石板应手被提了起来,露出石板下一个方方正正的石坑。

唐棣见坑内摆放着一个白中泛青的昆仑玉制成的玉匣,玉匣尺半长,八寸宽,五寸高,色泽光润,光亮油滑。唐棣在当牛郎之前就是珠宝鉴赏专业研究生毕业,对玉石鉴赏更是大行家。看得出,这个玉匣也是一件价值不菲的珍宝,加上年代久远,是个古玉匣,那就更是价值连城了。

小霞可不懂玉匣的珍贵,让唐棣将玉匣打开,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宝贝?

唐棣摆弄了半天也没弄开,怕将玉匣弄坏了,便将玉匣交给老浪郎青。

老郎青小心翼翼的用拇指上尖锐的指甲在玉匣上的缝隙中一划,玉匣紧密扣合的上盖扦开一道缝隙,郎青再一撬,玉匣盖子便被撬了开来,露出里面装着的一本绢册和五块四寸见方的黑黝黝的金属方牌,老郎青还认出五块牌子上各写着“金、木、水、火、土”古篆字;那本绢册封皮上写着“昆仑混元五行阵法”篆字。玉匣中还有一块单独的绢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老郎青将玉匣中的东西取出来交给主人小霞,小霞对绢册和绢纸上的字几乎都不认识,便让老郎青读来听。老郎青不免面现得意之色,先读绢纸上的字。

“贫道长春子,俗名周处,乃晋人也。”结结巴巴的念到此处,再往下就连不成句了,有很多字都不认识。

小丽探出身子,白了老郎青一眼,说道:“没多少文化,不要充大文豪,还是我来念吧。”

老郎青被小丽抢白了一顿,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但小丽是主人的心腹,又入门在自己之前,不敢对小丽发作,只好将绢纸交给小丽来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