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发明家丹斗谁创作的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0部分(第1页)

面对面的交流。

“这里的蓝图让我很向往,”巴斯德眺望梅拉伦湖的对岸,那里只有一些很普通的房子,但是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研究中心,对此他从未怀疑。

“但是,我的祖国需要我。”巴斯德不容置疑地说道。

叶枫心底微微一颤,他想到了自己那个多灾多难的祖国,它是不是也需要我?自己是不是应该、也能够做一些什么了?

“埃尔文博士,这次前来,除了汇报研究所当前的状况,还有一件事想请教博士,”巴斯德很绅士地行礼道,完全将叶枫看做了自己的老师。

“不久之前,来自南方的丝绸商人曾经找过我,他们说那里的养蚕业正面临一场危机,一种病疫造成蚕的大量死亡,使法国的丝调工业遭到严重打击,他们请求我们,像解决啤酒变质的问题一样,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伟大的拿破仑皇帝也询问过这件事,并表示政府可以出一笔钱,您看,我们是否能够接下这件事?”

叶枫笑了笑,巴斯德专门为此事来到斯德哥尔摩,想必已经决定接下这件事,他摇了摇头:“巴黎的事情你负责,只要完成中心交给的任务就可以了,而且,这是一件好事,不是吗?”

巴斯德点了点头:“我想请教埃尔文博士,这些蚕的病,难道也是因为微生物?病菌?病毒?”

“是的,我可以肯定,”袁文点了点头,他记得巴斯德曾经解决过类似问题,这种大量蚕病死的情况无疑就是一种发生在蚕身上的瘟疫。

“那么,博士有办法解决吗?”巴斯德皱了皱眉头,他是做微生物研究的,自然知道那些看不见的小东西有多么的难缠,酵母菌在稍高一些的温度下就能被杀灭,有的却能在沸水中存活,无论如何,高温灭菌对蚕来说是没有用的。

“这个你需要请教南丁格尔女士,”袁文笑了笑:“对付这种小东西很难,因为我们的了解太少。唯一的方法就是避免疫病扩散,染病的蚕,以及被污染的食物都必须销毁,焚烧然后深埋,防止传染,淘汰病蛾,从根子上控制病源,还有就是注意养蚕的环境、工具卫生,病菌这东西,容易传染,也不容易生存,只要控制了,使其无法传播,也就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对蚕如此,对于人也如此。”

“埃尔文博士的意思,发生在人类身上的瘟疫,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控制?”南丁格尔问道,一旁的巴斯德则陷入了沉思。

“道理是一样的,但我们显然不能将患病者毁灭,所以防止传染性疾病就需要隔离患者,”叶枫缓缓道:“至于治疗的方法,则需要我们一起去研究、发现。”

望着梅拉伦湖起伏不定的波涛,叶枫突然想到发明史上的一个传奇,那就是病菌的克星——青霉素戏剧性的发现过程。

第四集 电的革命

第211章 … 祖国需要我

斯德很快赶回法国,他的那句“祖国需要我”却让叶了整夜整夜。

他忍不住要想,自己重生了一回,来到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是要做什么?

有时候,他觉得这样一个时代,能够参与到那些深刻改变人类历史的事情中去,是一件很让人兴奋,很有成就感,用那辈子的话来说,是很爽的一件事。

可是,巴斯德的那句话,让叶枫发现自己一直不敢面对,一直刻意回避的一件事,那就是无论从内心深处,还是自己现在的模样来说,他都是一个中国人。

虽然,他在诺贝尔这个家庭里生活了十几年,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与老诺贝尔、卡罗莱娜母亲,与路德维希、诺贝尔之间的感情也很深厚,但是,午夜梦回,他总觉得自己很孤独。

哪怕是握着韩雯冰腻的小手,走在斯塔德湾的海滩上,吹着海风,听着海浪,他还是觉得很孤独。

再没有乡音,再没有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在这个美丽得令人发指的地方,他感觉自己就是个外人,哪怕他一直在竭力改变这个世界,让它变得更加熟悉。

他发现自己无法接受这里,不是因为生活条件比较差,虽然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但他的财富,足以让他过上比前世更奢华的生活。

他总是不能适应的,是因为这是异乡,这里不会成为自己的根。

“我要回去。”袁文喃喃道,话一出口,整个人像是卸下了一座大山,顿时变得无比轻松。

他甩开韩雯地小手,向着大海的方向跑了几步,大声喊道:“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我要……”

“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我要……”大海送来了回声,叶枫兴奋得像小孩一样,又蹦又跳,泪流满面。

韩雯温柔地看着叶枫,脸上带着微笑。和叶枫不同的是,她从小就成长在这片土地上,也没有一个关于那个国度的意识。但看着叶枫又蹦又跳,突然之间,她就像明白了什么似的,带着微笑,流着眼泪。

1856年,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卷半个中国。可以说,那片土地正处于极其混乱的状态,正在逐渐步入最黑暗的年代。

那不是一个生活的好地方,甚至也不是做事业的好地方,尤其是对叶枫现在的事业来说。

但是。正如巴斯德说地那样,祖国需要我,正是因为祖国的落后。祖国的动乱,她才更需要自己。

面对大海,叶枫作出了自己地决定,他现在需要考虑的是:我可以做些什么?我能够做些什么?

而在此之前,他还要将欧洲的事业夯实,这里,将是他前往中国奋斗的大本营,他相信凭着已有的技术积累,和已经形成的研究力量和环境,他们一定能始终站在这个时代地前列。

送走巴斯德后的第三天,叶枫在斯德哥尔摩又迎来了一位伟大地人物,他就是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者: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达尔文在报纸上看到叶枫关于“自然选择”的论述时,他很惊讶,几乎在同一时间,一个曾经与他保持通信的航海家和动物标本搜集家华莱士给他寄来一封信,和他地一篇论文《论变种无限地离开其原始类型的倾向》,并明确表示希望,如果达尔文先生认为它是崭新的和有意义地话,那就请把它转交给查理。赖尔爵士,使其得以发表。

达尔文惊讶地发现,华莱士的很多观点和自己极为像似,也已经抓住了进化论的核心,其中很多观点在他的《一八四四年概要》中都有。

作为一个在信仰上很传统的英国人,达尔文陷入了两难,如果他在华莱士发表他的论文后出版自己的著作的话,那就会形成这样的印象,即达尔文抄袭了华莱士通过选择和生存斗争而进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