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契约休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部分(第1页)

下有五千精兵强将。这些将士,都是跟随了他多年的忠勇之士,可以说是他的生死兄弟。五千将士之中,有五百人是骑兵营的,还有三百人是兴国公主府邸的卫队。

清河县,位于浩瀚沙漠中之中,面积大约有三万平方公里。有三条较大的河流,其中孔雀河是最大的一条。和鸾家族所在的桃花源,也在清河县的地界,距离清河县城大约有五十里。

清河县是蔓儿的封地,当初是她是主动提出,将这片广袤的沙漠作为自己的封地的。她计划把清河县当成沙漠和戈壁滩的一个试点,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发展新农村。并且,以清河县为中心,向四周成扇状发展,逐渐的让沙漠戈壁淡出连国人民的视线。

清河县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种植的瓜果蔬菜,含糖量都比较的高,清脆香甜。美中不足的,就是砍伐和放牧过量,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沙漠化了。

河流的水量,也逐年减少,据说就在三十年前,这里原本还有一个很大的湖泊和一条很大的江河,如今都被黄沙给掩埋了,无影无踪。

清河县的名字,是蔓儿亲自取的,原本叫黄沙县镇。顾名思义,就是希望这片土地的河流,永远清澈,长流不息。

蔓儿来到清河县,下达的第一个指令,不是修建兴国公主府,而是下令大量的种植可以防风固沙的沙漠植物和耐旱、耐碱的植物。比如梭梭、胡杨、胡颓子、骆驼刺、蒺藜及猪毛菜等等。尤其是胡杨和梭梭,更是大量的种植。

梭梭是一种长在沙地上的固沙植物,也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名贵中药苁蓉就寄生在梭梭的根部。苁蓉具有独特的补肾、抗老年痴等十多中药用功能,被誉为“沙漠人参”。胡杨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也被人们誉为‘沙漠守护神’,是一种神奇的植物。

蔓儿出钱,和正出力,召集了全县的军民齐齐上阵,植树造林。此时,正是阳春三月,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

清河县一共有五个镇子,六十个村子,八千多个老百姓,三千将士。其中,和家留守在桃源村的村民,有一千余人。新黄连村,也在清河县境内,有六百五十六人,是清河县第二大的村庄。最大的村庄,自然就是桃源村了。

其余的村子,有五个是移民村,剩下的都是“土著居民”。那些村子的规模几乎都很小,除了三个稍微大一点的村子之外,基本上都只有五六户到十几户不等,绝大部分是牧民,也有一些是猎户。然而,村子虽小,几十个村子的人加起来,大约有六千多人。

和正派出衙差,和鸾派出士兵,前往每一个村子张贴和下发蔓儿起草的告示。告示内容如下:各位乡亲父老,清河县境内沙漠化严重,河流断流现象也愈来愈严重。本公主决定带领全县父老乡亲和将士,植树造林,保持水源,防风固沙。

希望各位父老乡亲能够积极的响应号召,一起植树造林,为改造恶劣的生存坏境,做出应有的贡献!热烈欢迎经验丰富的治沙能手,来县衙的治沙办公室,报名参加治沙研究小组,待遇从厚!

告示一贴出,百姓们顿时都沸腾了!

治沙防沙,建设美好家*园,发家致富,是好几辈人的夙愿了!如今,兴国公主如此的重视,那可真是全县人民天大的福分啊!

一场造林运动,很快就轰轰烈烈的拉开了序幕,造林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蔓儿亲自去了桃源村,成了桃源村的“驻村干部”,和乡亲们一起战斗在一望无际的沙海里,还有那璀璨的绿洲上。

植树造林工作虽然艰苦,但是却也乐趣无穷,蔓儿过得非常踏实,也非常愉快。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京城却掀起了狂风巨浪——

很抱歉,成绩不理想,影响写作的激情,一直都找不到灵感。而且,这段时间老去外省出差,很累。更新确实不给力。今天开始回努力的,不会让亲爱的们失望。谢谢大家的一路相随,拥抱一下。

第19章 回京

蔓儿的阿娘,苏王后被李贵人给欺负了!

话说,连国建国之初,蔓儿心疼自己的阿娘,跟连如山有过约定:后宫的女人不能超过五个,后宫无妃嫔,最高的位份只能是正八品的常在。

换言之,但凡觊觎后宫之位的女人,就只能做“贱*”,甭指望染指“平妻”(就是皇贵妃)和贵妾(四大妃子)的位置,就连良妾(九嫔)的位置也绝无可能!

还有关键的一点:绝对不能“宠妾灭妻”!每个月陪伴苏王后的日子,必须满二十天,而且得避开苏王后的小日子。另外,所有的节假日,都必须陪伴在苏王后的身边,不得以任何的借口和别的女人在一起!

连如山自然是满口答应了。

按理来说,连国的皇帝宝座,本应该是属于蔓儿。如果没有蔓儿,压根就没有半点的指望,可以过上温饱富足的好日子。就凭他自个儿的能力,如今早就变成一杯黄土了!

他很清楚,蔓儿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如果不是为了给他这个做父亲的一点面子,她就自立为王了!

本来,蔓儿是想要连如山答应,今生今世只有阿娘一个女人的。然而,阿娘太贤良,太小白花了!

“蔓儿,胡说什么哪?这天下的国王,后宫的女人哪能只有一个?传扬出去,没得你父王被天下的人给笑话死了!父亲的后院,也不是一个做女儿的抗议干涉的,那像啥话啊?快别这样了,让外人知道的话,阿娘也没有脸面,会被世人的唾沫星子给淹死的!你这样的话,日后也嫁不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