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宅小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部分(第1页)

“长安侯府上的?”苏文瀚有些震惊,但是转念一想,虽然长安侯一向是出了名的公正耿直,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他这是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我记得长安侯夫人的嫡亲女儿嫁的就是西北青海府的总兵万年,听说当时长安侯夫人极力阻止过,但是长安侯一心一意地要把女儿嫁过去,为此,当时长安侯夫人还气得回娘家了。”朱氏想了想说道,按照这样看来,昨天那些蒙面人很有可能就是长安侯府的人,就算不是,应该和长安侯也有点关系。

赵云煊听了朱氏的话,不由得真心佩服起来,作为一个深闺中的夫人,能够一句话就把两者联系起来,难怪琬姐儿那丫头这么聪慧,果然有其母必有其女。

苏文瀚沉思了一会儿,说道:“长安侯?贤侄知道昨天那些人怎么会出现在那里吗?我听了璟哥儿的话,觉得那些蒙面人不是冲着他们来的,应该是另有其事。”

“长安侯这两年私下里和平顺侯走得近,听说平顺侯有意和长安侯结亲。听家父说,昨天长安侯有意迎娶平顺侯庶女的庶长子失踪了。”平顺侯是德妃娘娘的嫡亲哥哥,也就是四皇子的嫡亲舅舅。

“长安侯的庶长子失踪了?”苏文瀚听了赵云煊的话也很是疑惑,难道平顺侯还会派人去刺杀自己的亲生儿子不成。

“与他一起失踪的还有陈国公府二房的嫡次子。我当时让柳山看了,附近只有一具被毁了容的尸体和几个侍卫的,柳山说,那具身体应该常年习武的。”赵云煊又接着说道。

常年习武的?那就不是长安侯府的庶长子,而是陈国公府的人。长安侯府的庶长子是科举出身,并不会武功,反倒是陈国公二房的都是身手好的,都在军营中当任要职,特别是嫡次子在永宁二十八年春那次对南安国的战争中,也是风头出尽的,皇上还特意下旨表彰了陈国公二房。

难道,这是平顺侯和长安侯合谋好的,打着庶长子失踪的名号,实际上是为了对付三皇子?

虽然大家都明白了其中的关节,但是谁也没有说出来,毕竟这些事情只要心里明白就好了。而且,在座的这些人对于这件事情,最关注的还是长安侯府的这些蒙面人伤到了苏家的人,而不是三皇子和四皇子之间的你死我活。

“老爷,难道这件事情我们就这么算了?”朱氏说这话的时候,虽然劲量保持平静,但是她右手紧紧的拽着衣角的手还是泄露了她的情绪,尤其是想起琬姐儿这两天晚上每次都从睡梦中惊醒的样子,不由更加恨。

“算了,怎么可能?”苏文瀚听了朱氏的话,不由恨道。难道自己家的孩子就要吃了这个闷亏,怎么可能?我们威远侯府的人也不是好惹的。

苏宜璟听了苏文瀚和朱氏的话,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赵云煊,意思是你看着办吧。

赵云煊接收到了苏宜璟的眼神,虽然为了苏宜璟此刻毫不留情的利用而有些啼笑皆非,但是却又很是高兴,这说明苏宜璟是真得在考虑了。而且,那些人胆敢伤了她,就要准备承受这个结果,虽然是偶然的,但是还是受伤了。

过了两天,苏宜璟和苏文瀚已经回去了,苏宜瑜倒是被朱氏留了下来。琬姐儿的手上已经完全看不出被烫过的痕迹了,虽然大哥拿来的那两瓶无瑕膏自己还只擦了一次。

朝廷上,上书说长安侯府纵然府上侍卫伤人、长安侯爷贪污公款等等这样的奏折纷纷飞进了乾清殿圣上的面前,最让人惊讶的是陈国公府上书长安侯庶长子杀害了陈国公府二房的嫡次子。

为此,圣上亲自召见了长安侯府和陈国公府的几位老爷,但是,长安侯府和陈国公府各执一词,谁也拿不出什么有力的证据。为此,圣上一度想要把这件事情压了下来,私下出来,毕竟这背后牵扯的都是自己的儿子,公开丢的是整个皇室的脸面。但是,朝廷百官继续上书,纷纷要求圣上彻查。

听说皇贵妃为此在乾清殿前跪了一个多时辰,求圣上为自己的侄儿做主,还陈家二房一个公道。最后,圣上亲点了福亲王、九门提督和大理寺寺卿彻查长安侯一案。这样,那些上书弹劾长安侯的折子这才停止上书。

73第七十二章

长安侯府和陈国公府的事情渐渐落幕之后;已经是一个月后了。

这时候,琬姐儿和朱氏已经搬回了威远侯府;因为再过半个月就是侯府嫡长子苏宜琛和王元霜的亲事了。

本来宋氏是想着只要苏宜琛中了进士;到时候再结亲也就双喜临门了,现在看起来倒像是在给苏宜琛冲喜一样了。原来;苏宜琛看着一向不如自己的庶出弟弟居然中了榜眼,而自己却落榜了;觉得没有脸见人了;就整日闷在屋子里喝酒,这样一个多月后,就病倒了;这一病;就病了一个多月。眼看着原本定好的好日子就快到了,但是苏宜琛还是卧病在床。

王尚书家本来就对苏宜琛落榜了这件事情很是介意,但是已经定亲了,也就没有办法退亲,现在听说那个苏宜琛更是卧床不起,王元霜的母亲都想着要不要退亲,但是被王尚书和王元霜的父亲压了下来。后来宋氏和苏文浩又亲自登门拜访了王尚书一家,不知道怎么谈的,让王家答应把婚期提前,定在了八月十六。

王元霜进门的时候,王家陪嫁了一百零八台嫁妆,只比年初福川郡主的嫁妆少了二十台,如果不是规矩压在这里,琬姐儿觉得王家怎么着也要超过一百二十八台。但是琬姐儿和姐妹们去看晒嫁妆的时候,却发现每一台都是严严实实的,恨不得掉几件出来一样,比一般的每台都只有六七成满实诚了很多,估算起来,她的嫁妆比起福川郡主的来说只多不少。

王元霜嫁过来不到半个月,府里的下人都在说,大奶奶是个和善的主子。

是的,确实是个和善的主子,大奶奶进门头一天就赏了苏宜琛和她自己住的由惜福居翻新而来的院子里,每人赏了两个月的月钱,就连其他院子里的人只要碰到了大奶奶也要赏个一钱、两钱的,因此,现在府里的这些丫鬟婆子都喜欢到大奶奶面前献殷勤。

当然,这些都是双儿说给琬姐儿听的,就连双儿前前后后也得了王元霜一两多银子的赏赐。琬姐儿听了之后,不禁咋舌,这到底是古代的贵女,出手不是自己这个冒牌的能够想象的。

不过也是,王元霜在新婚第二日敬茶的那一天,送给自己这些姐妹的,可没有一件不是珍品。光是送给自己的那支蝶恋花金镶玉发钗,听母亲说,就能值个二三百两,这还是自己这个隔了房的堂妹,出手不是一般的阔绰。

只是,也不知道王元霜出手这样阔绰到底是谁教她的?难道堂堂尚书府就没有人教过她过犹不及吗?

不过,这也不关自己的事情,别人送到手里的钱白痴才不要呢?又没有做什么不道德、触犯律法的事情。

这一日,琬姐儿上了课,带着双儿慢慢地从怡兰轩回栖云阁,在经过小花园的时候,刚好碰到了从荣景堂出来的王元霜。

王元霜身边只带了一个丫鬟,和平时身边前拥后簇的前面完全不一样。而且,王元霜主仆两人走出荣景堂的时候,似乎都很沮丧,连琬姐儿带着双儿从旁边的小道走过去都没有看到。

宋氏对王元霜这个新媳妇貌似还是蛮满意的,相貌好、家世好,还有这么多嫁妆伴身,对宋氏也是孝顺,总是隔三差五就派人送些好东西过来,怎么看都是令人满意的。因此,宋氏和王元霜这一对婆媳相处起来倒是融洽得很,不知道得还以为是两母女呢。

但是,今天王元霜怎么会垂头丧气地从荣景堂出来呢?

“姑娘,你说大奶奶这是怎么了?怎么今天看起来和平时不大一样。”双儿等王元霜走远了,这才凑在琬姐儿身边小声的问道。

琬姐儿虽然也很好奇,但是也知道这里是后花园这种大庭广众下,隔墙什么的是最多的了,指不定现在那块石头后面就有人呢,因此再好奇也要等到回了自己的院子里面再说。

回到栖云阁的时候,朱氏正带着人在厨房做菜,说是要亲自下厨,好好给几个孩子补补身体。

琬姐儿看着在小厨房忙上忙下的朱氏,心里暖烘烘的,有人惦记的感觉真好,也就把先前遇到王元霜的事情忘到了脑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