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好看的宫廷古言虐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部分(第1页)

“臣先告退。”晞白惦记着苏拂的病情,自然无暇久留。

安和公主在外面等了一小会儿,见候全等人都退出了,只当有什么大臣在跟皇帝谈要紧事,谁知道却出来一个小小的侍卫。那侍卫气度与旁人不同,并不畏畏缩缩,见了自己,也不过略略行了礼便离去。

旁边一个随行的侍女嘟哝道:“什么人啊,好大的架子。”

其实并非晞白小看安和公主,不过是他心中有事,况且也没兴趣周旋权贵,只是落在旁人眼里便有不一样了。

安和公主倒是没理会侍女的话,只是微微皱眉,扭头又看了晞白一眼,方才进殿面见皇帝。她是皇帝的异母姐姐,年龄居长,皇帝待之一向比较宽厚,不过今日皇帝没有心情招呼,只勉强敷衍了几句。

安和公主极会察言观色,旋即告退,却不急着出宫,而是领着人去了凤鸾宫。及至见了皇后,撵退了周围宫人,只留下玉湄儿在旁边服侍,方才开口道:“娘娘越发不爱惜自己的身子了。”

安和公主的身份不比玉湄儿,可以随意撵到一旁不管,云皇后打起精神来应酬,勉力微笑,“多谢长姊关怀。”

“既然娘娘还尊我这个姐姐,那就容我多说几句话。”安和公主早有一番话说,细细劝道:“娘娘的心思,我大约也知道几分,不过小郡主不比旁人,从前的那些法子只怕不管用,甚至反倒会弄巧成拙。”看了看皇后的脸色,“先前是我们打算错了,照如今看来,小郡主入宫,应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云皇后凄婉笑道:“既然如此,那还说她作甚?”

“不然。”安和公主又道:“唯今之计,娘娘更应该谨言慎行,立稳中宫之位,即便小郡主入宫,也不过是个妃嫔。她的圣眷再重再厚,也还得被你辖制,比方从前太后娘娘,见了仁襄皇后一样也得见礼。况且”唇角勾出一抹笑意,“既然她的心思还未定下来,咱们就有机会。”

云枝一向不大喜欢安和公主,至多只是面上情,安和公主自然不希望她得宠,这些皇后都知道,只是自己却已有些厌倦,兴味索然道:“随她去吧。”

然而安和公主却是不厌其烦,细细分析局面,娓娓道来,劝得皇后终于同意了她的打算,先与云枝示好,稳住关系以后再徐徐图之。

安和公主临走前,单独将玉湄儿叫到一旁说话,因为皇后不在跟前,口气便转为严厉,“送你进宫来,是为了让你邀得皇上宠爱的,不是惹是生非!犯不着为了她,把自己也搭进去!”

玉湄儿一幅十分受教的模样,温顺道:“是,奴婢以后定会更加小心。”

安和公主往四周瞧了瞧,低声道:“皇后怕是已经不中用了,她这个后位,迟早要让给别人的,你心里要有个数。”她说一句,玉湄儿答应一句,又道:“若是有早一日皇后犯了事,你可别跟着搀和,该抽身时要抽身,只要管好自己就行。”

玉湄儿颔首道:“奴婢知道了。”

安和公主不便于她单独说太久,又叮嘱了几句,便领着人翩然离去。玉湄儿站在台阶前目送她走远,直到看不见人影儿了,脸上的谦卑才慢慢褪去,眸光一闪,竟然有几分凌厉之意。

第十章 危局(二)

最近一段时间,太后一直在流光苑颐养散心。明日便是中秋,自然是要大家在宫中团团圆圆,正巧皇帝上午空闲,于是打算过去接人。这在皇帝来说,原是孝敬母亲份内的事,自然不用特意着人知会,换了一身家常衣衫便吩咐起驾。

到了流光苑,径直朝太后住的渚芳洲步行而去,一路上静悄悄的,只有几响零星的鸟儿娇啼声。桓帝只觉今日格外安静,刚到山子门洞时,只见一个小太监正坐在石头上打盹儿,抬头看见皇帝不上前请安,反倒猛地闪身就要溜走。

候全赶紧跑上去,喝道:“站住,跑什么?!”

“给皇上请安。”小太监慌张过来跪下,“奴、奴才刚才睡迷糊了。”

御前失礼的过错不算小,轻则一顿喝斥,重着扣月银或是一顿板子,赶上主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处罚还会更重。桓帝却没心思责罚这个小太监,见他神色闪烁,心中不由更加怀疑,吩咐候全道:“你去前面叫住人,不准出声。”

往前走去,假山屏障前立着两名青衣小宫女,因被候全喝住,只给皇帝无声的请了个安。桓帝越发觉得奇怪,正在思量之间,忽然听见一个醇厚的男子声音,“只一眨眼的功夫,都已经过去三十多年。”

桓帝的心“砰”的一跳,脸色微变,此处并非朝堂,且母亲也早已不管政事,孀居多年,怎么会跟男子单独见面?不论怎么想,都实在说不过去。再细细听那声音,有些耳熟,仿佛是朝堂中哪位臣子,却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候全伺候皇帝年久,极为知机,闻声立时顿步不前,同时朝身后的宫人摆摆手,抬头看了看皇帝的脸色,悄悄退下。假山后面是一汪偌大的人工镜湖,湖中心有个小小的黄竹凉亭,太后的声音便从那边传来,伴着清风水气,沥沥如珠,“是啊,我们也有三十年没见过面了。”

那男子又问:“娘娘今日特意召见,不知有何要事?”

太后曼声一笑,“没甚要紧的,只是上了年纪想见见故人罢了。”

接下来便是一阵静默,桓帝正在努力思索那人到底是谁,又听那男子道:“臣见娘娘的气色有些虚浮,要多注意调养。”说着笑了笑,“因为拙荆一直身体不好,臣也是久病成医,娘娘不要见笑。”

“嗯。”太后轻轻应了一声,然后道:“素心的身体不好,说到底都是因为笙歌引起的,哎……,真是可惜了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