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好看的宫廷古言虐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部分(第1页)

桓帝还欲再说,湖阳公主摇头劝道:“哥哥,让母后歇一歇罢。”

桓帝无奈,只得起身出去,走到门口,撞见慕毓藻进来,召他到偏殿,“舅舅你能不能劝劝母后,不要再坚持了。”

慕毓藻叹道:“皇上,没用的。”

桓帝握了握拳,“母后病得如此之重,仍旧一心一意记挂着……,怕一张皇榜召了人回来,全然不顾惜自己。” 一拳捶在桌子上,“都怪太医院的那群饭桶!”

“皇上……”慕毓藻沉吟片刻,劝道:“其实,就算召了什么神医来,毕竟也不是神仙,也是无用。你母后的病并非什么恶疾,乃是多年殚精竭虑,耗了太多元气,如今只是油尽灯枯……”勉力忍住伤感的情绪,“依臣看,皇上与其去劝太后,劝她招贴皇榜,还不如多陪陪她的好。”

桓帝沉默不语,负手走出大殿。

殿外月明星稀,一片云淡风轻的初冬景象。

望着天上的明月,桓帝立时想到云枝,继而又想到晞白,倘使不是为了找晞白,月儿又怎么会下落不明?!左思右想,一会儿是太后的病,一会儿是云枝的下落,一会儿又是晞白等人,只觉脑中犹如一团乱麻。

第十二章 离合(三) 。。。

千头万绪,事情到了三天后终于有了转机。

这天桓帝刚从弘乐堂出来,边听内侍来报,说是南边几州有人回报,州府境内正在招贴皇榜,为太后寻求天下名医。虽说这原也是皇帝的本意,但太后不允,也只得勉强顺从母意,却不知是谁手脚这般的快。

查了半天,原来是有一位巡抚自作主张,为了表功,自行在省内广贴医榜。那巡抚自为得意,却不料马屁拍在了马蹄子上,桓帝本就烦恼,听闻此事不免震怒。正在龙颜震怒之际,又有一人来报,“启禀皇上,翰林院李植大人求见。”

“李植!”桓帝一怔之下,立即道:“快叫他进来!”

当日云枝出事,据李植家的书童回报,李植也去了双隐街,后来失了火,便跟着云枝一起消失了。如今李植出现,桓帝又惊又喜,匆匆免了他的礼,急问:“小郡主有没有受伤,或是碰着哪里?”

李植神色甚是黯然,低头道:“小郡主平安,皇上放心。”

桓帝吃了这颗定心丸,方才渐渐镇定,恢复了平日波澜不惊的模样,赐坐与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慢慢说。”

“臣……、臣死罪。”

李植刚说了这一句,就让桓帝变了脸色,第一反应便是云枝出了什么事,“不要啰嗦这些,不是说小郡主没事吗?”

“人是没事,可是”李植越是吞吞吐吐,皇帝的脸色越是难看,前言不搭后语说了好一会儿,才把事情讲清楚。

云枝留在滁州小镇上,原本没有第二人知道她的身份,李植自以为无碍,因为怕她闷着,便带着去郊外寺庙烧香散心。谁知竟那么的巧,碰上滁州知府的公子,一见云枝惊为天人,第二日便派人登门求亲。

李植原打算连夜逃走,结果周围早已布满了衙役。

无奈之下,李植只好借口云枝父母尚在京中,需要回京禀明高堂,这才得以拖延时日。李植火速回京,直接找到了皇帝,至于若被皇帝问起自己,当时为何要悄悄带走云枝,会不会雷霆震怒,也都顾不得了。

不过眼下桓帝也没心思追问别的,当即下令,让御林军统领即刻赶往滁州,务必要让小郡主毫发无伤回来,至于那胆大包天的知府公子,该怎么严办处置,御林军统领自然心中有数,也不用再细细交待了。

其实论本心,桓帝恨不得自己飞奔过去,然因太后病重,实在□乏术,这才忍耐着在京中等候消息。等到事情安排妥当,静下一想,慢慢觉出不是味儿来,只是没有当即发作,只命人暗地里看紧了李植,一切等云枝回来再说。

在滁州老宅,李植留了一个贴身丫头小环,专门服侍云枝起居,听说知府公子上门提亲,整天忧心忡忡的。云枝仍是一副茫然的样子,笑着安慰道:“没事的,别怕。”

小环跺脚道:“姑娘不知道那孙公子的名声,还悠闲着,等姑娘你醒事了,早就坐不住了。”

正说着话,贺家少爷从外进来探望。

云枝笑眯眯望着他,对小环道:“你瞧,你们家少爷都不急,咱们怕什么。”

这话似有深意,贺少爷不由多看了她两眼,没瞧出什么不妥,方道:“小环,你好生服侍着姑娘,别出岔子,不然仔细你的皮!”

院外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一个家丁慌慌张张进来,“少爷,不好了!外头来了许多拿枪舞刀的人,说是京城来的,连知府的人都抓了!领头的一位大人说,叫少爷你出去说话。”

“好,我这就去。”贺少爷回头看了看云枝,叹气出门。

一阵热闹过去,又是一阵热闹。小环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阵仗,吓得不行,哆哆嗦嗦与云枝道:“姑娘,别是要出事吧。”

云枝“呵呵”一笑,只顾低头拣了片玫瑰糕慢慢吃。

等到终于安静下来时,一个身材矫健的武将走进了院子,神态十分恭谨,只在门口外面道:“我家主子吩咐了,来接小姐回京城府中。”这也是为云枝着想,不然直称小郡主,等到回了京城,少不了会有些风言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