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公主训夫手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章(第1页)

小孩儿呜呜咽咽哭个没完,啥也不说,就是一个劲儿的拽着她的衣角,自己不回府,也不让她走!

嫪婉又逗他:“你是觉得府衙的饭不好吃?还是床不好睡啊?为什么不愿住在这儿?”

小孩儿哼哼唧唧终于出了点声:“我……我要……跟着姐姐……”

嫪婉:……

这能怎么整?这是在梁国,不是在悉池国。她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她自己在大梁宫都是个寄人篱下的‘客’。再同情这孩子也不能私自做主把他带回去啊!

嫪婉刚想再哄哄他将他骗回去时,两个大婶走过来了。两位大婶围着这孩子仔细看了看,终是惊讶道:“哎呀!这不是九娘家的欢儿吗?”

嫪婉一惊,太好了,若是找到这孩子的亲人她就能放心的走了。便急忙问道:“这孩子的亲人你们认识?”

一个大婶说道:“哎,咋个不认识!俺们村儿里哪个不认识九娘啊,苦命的女人啊……”说着,她语重心长的长叹了口气。

另一个大婶也跟着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哎,这孩子啊,叫欢儿!他娘叫九娘。年纪轻轻嫁来俺们村,可大喜的第二日她男人就过了会试中了举!”

听到这儿,嫪婉不解为何要说命苦了:“这不是双喜临门的好事儿?”

大婶摸了摸欢儿的小脸儿,哀怜道:“这原是好事儿,可谁知道欢儿他爹进京赶考,一走就是三年杳无音讯……这孩子都三岁了,连他亲爹都没见过!”

听到这儿,嫪婉觉得这些对孩子来说太过残忍,便转身唤过巧彤:“巧彤,你将欢儿先带到那边去玩儿。”

直到看着欢儿被带远了,嫪婉才对那两大婶说道:“你们可知欢儿的娘亲为何要投河?”

两个大婶脸色顿时变的难堪:“九娘投河了?”然后两人面面相觑,皆是脸青唇白的哀叹状。

过了一会儿,其中人一说道:“这……这倒也是!原本欢儿他爹走了三年没音讯也罢了,偏巧前几日又从京里传来消息,说他进京的头一年就病死了!”

另一个又附和道:“可不,这还不如没音讯呢!九娘撑了这么多年都过来了,闹了两个月的水灾她家没米没粮的都硬挺着!偏偏连最后一点儿盼头都给弄没了!她哪还活得下去了?”

爹死娘亡?嫪婉转身看了看一旁的欢儿,眼眶不由得湿润了……

她转回头时,却意外扫见了也已下来马车,站在车前的萧寐。

萧寐只看了她一眼,就好似什么都看明白了,然后有些疼惜的淡然一笑,远远的冲她点了点头。

嫪婉的视线彻底模糊了……她知萧寐这是允了。

……

马车里坐着嫪婉和萧寐,还有巧彤和欢儿。而马车外,张为民被侍卫们骑马带着。一行人就这样快马加鞭的驶在回京的途中。

……

而大梁宫玄清殿中,二皇子与工部尚书常大人,此刻正在书房密谈。

萧驷背对着常大人站在窗前,脸色有些阴郁的看着窗台上那盆儿蝴蝶兰,悠悠问道:“你侄子跑了?”

常尚书面露窘色,双手一拱愧疚道:“这回幸得二殿下的飞鸽传书,才能那么快的将京城这边儿的消息传去容阳城。不然怕是想跑都跑不掉了……”

萧驷以手轻抚着那娇艳的兰花,饱满的花瓣中淬满了露水,亵玩间不由得黏了一手……

“啪”!萧驷将整枝兰花折断,然后狠狠的连根拔起摔在地上!又用脚踩上去狠捻了几下。嘴里骂道:“恶心人的东西!”

一旁的常尚书顿时吓的额间细汗冒出!心道,哎,这二皇子的性情可真是阴晴难料啊……

萧驷喊人进来将满地的污迹收拾干净了,才坐下来眼睛一阖,有些忧心的问道:“我们的事,那个容阳城知府知道多少啊?”

常尚书连忙答道:“二殿下放心,那个容阳知府张为民,虽然是个胆小如鼠的家伙,但是有关殿下的事儿他是一概不知。”

萧驷舒了口气,缓缓道:“不管怎么说,你侄儿跑了就好。若是他当真被捉,恐怕我们也只有灭口一条路可走了……”

常尚书一听立马跪了下来,哆嗦的谢恩:“谢二殿下给下官侄儿留条活路!殿下放心,下官早就叮嘱过他,即便日后真出了事,也断不能牵扯出有关殿下的一丝一毫!”

“常大人这是做何?快快请坐。”萧驷有些慵懒的伸手虚扶了下,见常尚书坐回椅子里,他才又说道:“若是此次水患乃人为促成的事儿捅出来,怕是他常宏义一人的脑袋不够砍啊……届时估计你们常氏全都要株连去凑人头儿了。”

常尚书连连点头,不住的以袖子擦拭着额头的吓出的汗珠。此次水患之事造成的后果,怕是瞒不住了。但是如今要避免的是引火烧身呐,切不能牵扯出自己。

“二殿下,咱们当初也只是想人为制造点儿堤坝缺口,好让朝廷拨款赈灾……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恰巧又赶上一连数日的暴雨!假灾成了真灾……如今捅了这么大娄子,死了这么多百姓!这可如何收场是好啊?”

萧驷警惕的瞪大眼睛看了眼门口和窗外!幸好没有下人在守着。

继而怒道:“常大人!这种话是可以随时随地说的?”

常尚书连忙抖着手道:“下官一时情急失言……殿下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