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鬼神之说可信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部分(第1页)

“元!”小美答,“元朝的元!”

初时河水很丰沛,据小美介绍,所以元家人起先的意图是想在河边定居。他们顺着河走啊走,一直来到这里,发现山峰样貌奇特不说,此处地理还风水奇佳,‘一水中出破两屻,群峰合围聚乾坤’,此乃龙出穴,神龙隐于此,出之则呼风唤雨。如能占有此地,居之则宁,守之则富,福泽后代,实是不可多得的一个风水宝地。

于是元家族长立刻决定在此安营扎寨,一安一扎便是好几百年的寨繁衍生息。

大家在小美的叙述中开始踏步入河床,踩在那些大小鹅卵石上,不时有人滑了脚,惊呼此起彼伏。

凤卿落在后头,我转头看见他停在河床正中央处,一手遮在眉前两下仰望,一望便望了好久。走过去问他在看什么,他眯着眼回,“山上刻着东西。”

我也学他模样,将眼眯成一线,只觉山石反射阳光,白得耀目,眼都张不开。凤卿让开位置,将我拉到他之前站立的地方,扶着我的脑袋调整视角,几下尝试后,躲过阳光射线,于是我也看见了那刻在山上的是两条细细的曲线而已。弯弯扭扭,下部相交成尖合状。

我摊开手掌,以指为笔按照纹路方向描摹了一下,却看不出什么蹊跷来,“会不会是自然裂缝?”我如是猜测。凤卿摇了摇头,道,“左右都有,形状八成相似,不是自然形成的。”

“会是什么?”我将希望寄托在凤卿身上,他不知活了多少年,见过的东西总归比我的多一点点。

可惜凤卿继续摇头,“这种躲在深山里的东西,我还真没见过多少。不过我猜是某种图腾,可能做守寨镇宅之用吧。”

他这样一提示我立刻有了想法,边说边用手指临空画着,道,“要是这两条竖向曲线中再画一些横向的线,就和陈枫给我们看的照片里吊脚楼的柱子很像了。”

凤卿点头表示赞同,从笔势来看,两者确实非常接近。可惜只能看见图案的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则由于山实在太高,任凭如何极目也无法看清。

“喂~小凤~小魏~快点~”远处传来周陌然的呼唤,“我们马上就要进寨子啦~”

“走吧。”我一拽凤卿的衣袖,“先进寨再说。”

自顾自走了两步,凤卿却没跟上,我觉得奇怪,停步回头看他。只见凤卿面色很是端凝,认真的问了我一个问题,“亲爱的,你知道这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么?”

我瞧瞧四周,再瞧瞧天和地,瞧了凤卿后低头打量自己,然后回道,“总不会是女人吧?”现在这里除了他就是我,他既然敢这样问,说明答案非此即彼。我自然不会认为凤卿这厮想争‘天下第一可怕’的名头,‘天下第一可爱’还差不多。

凤卿扑哧一笑。

作者有话要说:

☆、之十二

沿着河床而行,人工建筑初露痕迹。两壁用石块围砌,凿得相当平整,接缝几乎细不可见,且由缓渐直,快至河底时竖做垂直挡墙。墙上约三米高处镶嵌有兽头一排,间隔亦是三米左右,被侵蚀得相当厉害,面目模糊不可辩认。

一走到底,出现石制台阶一段,居中而设。长约五六米,梯段下低上高,却没有蒙上多少岁月尘埃。

两侧还各有涵道一个,年久失修,叫它们‘遗迹’可能更为贴切。

台阶两头另有栏杆,高至大腿——以霞的身高为参照——每一米距离左右设方形立柱一个,柱头伏卧兽雕一具,保存得相当完好,须眉宛然,栩栩如生。

爬到半道上,霞将手摸在其中一具的头上,问我是什么。

“貔貅,”我道,“镇水用的。”貔貅嘴大容四方,古人喜欢用它装饰桥啊坝啊这些工事,防防水灾,估计那墙上镶嵌的兽头也是貔貅之首。

回身望向我们的来时路,但见整个河床深约四米,宽则有七八米之多,不由遥想当年河流没干时,此地水景想必甚是蔚为奇观。

再蹬几步,来到台阶之顶。众人或聚或散,都在啧啧赏景。

此时我们身处之地像桥也像坝——为了方便,以桥称之吧——大概两米宽,此侧是那道河床,彼侧则是一片长椭圆的低地,斜做45度的陡坡绕了一圈,四条阶梯镶嵌在东南西北四方,直通当中一个月形水塘。

塘中有水,满到塘沿,平静如镜,倒影蓝天白云,看上去真像一巨幅美妙风景画。

水塘的正北面,是一个恢弘的大宅。

大宅坐落在一块开山而凿的高地,目测应当是这里地势最高的地方,北侧阶梯自水塘一路往上,越过我们站立的平面,在半腰处扩展成休息平台,平台两侧各有T型望柱一根,下宽上窄,似守门大将。

以大宅为中心,木制原色的吊脚楼星点分布两侧,一目扫过,大概有二十几座小楼,都和陈枫给我看的照片中那座非常形似,只不知岳玲住的是哪一座。

想着,我走到陈枫身边。

他弯腰理行李,然后掏出水壶仰脖灌着,大概渴得厉害,咕嘟咕嘟的一连喝了好几口。于是我等了一下,一等,等来周陌然的吆喝,“看,那边!”她伸手一指,我们一起转头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