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山的那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第1页)

于是今年这丙班的进度,可以说是历届最快的。

这样一来,自然也叫他们心中隐隐有了些自傲。

周秀才八成就是看出了这点,才特意提出了考校这一茬,好狠狠搓一搓这帮孩子的锐气。

至于秦文启这个人。

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穆空青明显可以感觉到秦文启的家世很不一般。

这种不一般,不是指他家有多富贵,而是指秦文启无意中透露出的,秦家的底蕴。

例如他们在闲谈时,秦文启的章辞用典范围之广,连穆空青都为之咋舌。

据秦文启说,那些典故、成语,大多都是他从长辈处知道的语义,具体出处他却没细问过,更别提研读过该书。

也是因此,在穆空青偶尔被周秀才问露馅之后,秦文启才坚定不移地认为,穆空青必然不是普通寒门子弟。

旁的人不好说,秦文启若当真想要提前升班,便是原本的水平够不上,也必是能有法子给自己补补课的。

穆空青甚至觉得,秦文启家人的学识,未必会比周秀才差。

只是不知这位大少爷的家人,为何偏要将人送来周秀才的私塾了。

不过,既然秦文启不说,他也没心思追根究底。

秦文启要是真能同他一起升班,对穆空青来说,也是一桩好事。

虽然秦大少爷聒噪了一些,可总得来说是个不错的人,秦家在清水镇中,也置办了不少产业。

其中恰好便有一家由食肆改成的酒肆。

若是他同秦文启的交情可以继续下去,选择同秦家合作,总比选择旁人来得靠谱。

看秦文启的为人就知道,秦家的家风必定是不会差的。

而这一届的丙班,将会提前进行升班考校之事,也迅速在私塾内传开了。

与此同时,不仅是乙班诸人心绪不宁,同丙班隔了两个院落的甲班内,也不平静。

“你打听清楚了?夫子最先叫参加考校的,确实是那个年纪最小的孩子?”

李成说话时,又不自觉地眯起了双眼。

旁边的学子凑在李成身边,话语中带了几分不平与讨好:“可不就是他吗。当初咱似乎还曾见过那小子,一眼便知是个破落户。也不知是想了什么法子讨好了夫子,竟当真叫他夺了您的风头。”

李成不耐听他这些陈词滥调的吹捧,挥挥手便将人赶走,手中的折扇一下一下敲在掌心。

他还记得,当初私塾纳新之时,父亲特意差人给他送来了口信,叫他注意丙班一个小童。

若是对方有出头之势,便着手打压一二,莫要叫他将来有机会碍了李功的前程。

李成起初是并未放在心上的。

对那个一天到晚想着追赶自己的蠢弟弟,他可是半分好感都没有,更懒得管有没有人能阻碍对方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