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山的那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章(第1页)

周秀才话锋一转,复又问他:“我先前予你的那些策论,你可都看了?”

穆空青点头。

策论这一项于他来说,反倒比四书文更简单些。

到底是曾经吃过前人智慧结晶的人,论起政治敏感度,穆空青的比多数人都要高得多。

唯一的问题便是,他现在消息闭塞,对国家大事的了解,几乎全部来源于周秀才。

“你既已都看了,这些时日便可自己动笔写一写了。”

“如无意外,在县署公布考期之前,钦差抵达清江府的消息便会传出。届时你再去礼房报名,便无人再敢动作。”

语毕,周秀才起身,将桌上一摞装订成册的东西递给了他。

穆空青接过一看,正是近些年的邸报并一些策论题。

“待你过了县试,今年四月便可前往府城。”

“届时,我会让周勤与你同路。”周秀才道:“带上秦家交予你的东西。”

周勤便是今天早晨将他接来周府的那个小厮。

眼看着天色将明,周秀才也不多留他,直接唤了周勤进来。

临走前,穆空青忽然想到了自己昨日的疑问,忍不住多问了一句:“那昨日,为何要由秦家的人告知我此事?”

周秀才身边有周勤这样的人,昨日却让秦文启那么大咧咧地上门,这是图什么呢?

周秀才话头一顿,难得显出几分恼怒。

“你既已知晓,还不快走!”

穆空青印证了心中的猜测,笑得好不得意。

那天夜里投入他房间的信封中,装着两封信。

一封是他入门的“凭证”,叫他一直悉心保存着。

而另一封信,他在看过之后却将其毁了个彻底。

被毁了的那封信上,写的便是一桩本朝轶事。

前朝末年,有一周姓小子,因被宗族驱逐沦为流民。后追随□□皇帝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成了本朝的三大开国功臣之一,获封国公爵位,并得御赐“安”姓。

但据穆空青所知,现在的大炎朝,可是一位国公都没有的。

尤其是安国公自请除爵一事,甚至被编成了戏文,时不时便会出现在说书先生的口中。

要是他没猜错,这消息怕是由秦家率先得知,然后同时告知了他,还有早已远离权力中心的周家。

同时,这也带代表着,真正处在旋涡中无法脱身的,是秦家,而不是他的老师,周行博。

也是直到这件事情被印证,穆空青才真正地对周秀才交付了全部的信任。

之前的穆空青不是不信周秀才这个人,而是不信任周秀才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