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功名路科举番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章(第1页)

张秀才也见识过许多年纪轻轻就中了童生,被冠上神童、文曲星的称号,然而却一直卡在秀才的门槛前,最后都一事无成。

所以,他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学生能中,一方面又觉得年纪轻吃点亏也是好事情。

沈陵也告诫自己,这越往上坡是越陡的,他这还在山脚上呢。他觉得自己已经够努力了,可这第一试还有有人比他更优秀,这越往上走,对手只会越强。

第二试的时候,他特地留意了一下,还好那位脚臭兄没和他分在一起了,倒是上一回坐他对面的这一回坐他斜对面了,也学着他备了一个铜锅喝起了姜汤,沈陵想起上回他喝姜汤时,对面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表情,可能是学到了一招。

所以他拿出那锅子的时候,还得意地朝沈陵看了一眼,好似在说,这回我也有了。

沈陵有些好笑,朝他点了点头。

那人瞧着也不大,不过应该是比沈陵大的,瞧着有十五六岁的样子,瞧着有些傲气,从衣着上看,家境应是不差。

周围没有了臭味,就舒服多了,第二场果然如同预料之中,难度更大了,考场上竟然有考生因为做不出题目,愤怒撕试卷,哭着被抬了出去,无疑增加了大家的焦虑。

沈陵感受过高考,还能承受得住压力,沉下心按照自己原本速度来,遇到难题也不多纠结。

原本第一试中了的百人,第二试取七十人。第二试的时候气温好了很多,没有第一试那时候这么冷了,可第二试考完出来,许多人都是腿脚虚软的,沈陵猜测可能是心力憔悴的,主要是这一场真的很费心力,沈陵都估不准自己的答案行不行。

出考场的时候,他又碰到坐他斜对面的少年了,没想到站着对方这么高,沈陵默默地离他远了一点,安慰自己还在长身体当中。

那少年又贴过来:“你多大啊?这么小家里就让你考科举了?”

沈陵不解:“学差不多了不就可以考了吗?”

少年驳道:“那怎么行呢,学艺不精必定是走不远的。”

沈陵笑了笑反问:“可你怎么知道我学艺不精。”

他想了想,道:“好似也是,不过你还是太小了一些,家里应该压一压才对,毕竟童生试有三场,不能直接三场全过就得重新来过。”

沈陵猜测他家里头可能是书香门第,对科举应该了解比较多。

“诶,你叫什么名字?”

“沈陵,你呢?”

“汤鸣则。”

两个人大眼对小眼,异口同声:“你就是第一试的第二第三?”

沈陵好歹了解了一些排在他前头的人是谁,没想到就坐他对面。

俱笑了,汤鸣则道:“难怪你家放心让你上场,我原想着我晚了两年,指不定能中个小三元,谁知第一场就出师不利。”

他这般直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一点也不畏惧周围都是人,自信得不成样。

沈陵看到了沈全,朝汤鸣则笑了笑:“汤兄,下回聊,我先走一步了。”

后来沈陵才知道,原来汤鸣则是汤家的嫡孙,汤家是建业县的大户,祖父曾做过六品京官,虽不算大,可在建业县这地方,就是青天大老爷了,汤家是当之无愧的书香门第。

他们这样的人家,读书比吃饭还平常。从汤鸣则的话语里也可以听出,他们家的孩子都得压个几年,准备充分了再上场,像汤则鸣都是冲着小三元去的。

沈陵头一回能感受到士人阶层的存在,原来那些上层阶级的人都是这般想的,果然是不一样的追求。像汤鸣则这样的人,肯定是奔着科举入仕去的,那肯定得学扎实了,等到了年纪顺利考上去。

而他们这样的平民百姓,都是希望科举改变命运,只要中一个秀才,就能够变得不一样。说不失落是假的,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他在古代如今就是底层,这种郁闷等第二试的榜出来了才有好转。

他中了第二,汤鸣则中了第一。

第030章

沈陵向来不是自怨自艾的人,很快就调整了情绪。命运都是自己拼搏出来的,他已经不算太差了,至少父母给了他改变命运的机会,他能为自己的后代提供一个不错的。

受过刺激后,沈陵就更努力了,教育资源本就不公平,他曾经很幸运有姐姐为他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他大学里也接触过家境贫寒的同学,都是拼了命地学习,他们都是通过学习才能改变命运,此时他也一样。

同样受刺激的还有张伯礼,第二试张伯礼排到了第六十八个,吊了车尾。他也很奇怪,平时做题目,都是比吴端和齐子俊好的,和沈陵差不多水平,一旦到了考试,就成了虫,连齐子俊和吴端都不如。

齐子俊就是典型的考试型选手,心态好,碰上好运,放现代可能就是逢考必爆的典范。张伯礼可能就是考试渣,平时学得很不错,奈何心理素质太差,承受不住考场的压力。

走到这一关了,大家都更加努力了,平时嬉皮笑脸的吴端和齐子俊都认真了起来。

尤其是如今已经考过了第二场,这第三场不过就很可惜了,大家都是这样想的,所以第三场肯定是拼尽了全力。

到第三场的时候是真正的春季了,夜里也没那么难熬了,最后一场是本县的县令主持的,卷子的风格又换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