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功名路科举番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章(第1页)

回去狠狠睡了一个懒觉,第二日一早,沈陵就饿得不行,沈全提出带他出去吃,这考完就不用吃沈全做的了,沈陵自然想吃点好吃的。

他来建康这么多天,还没好好出去逛过,这考完了自然少不得要逛一逛,父子俩找了家小馆子,那鸭血粉丝当真比他们建业县的鲜一点,又吃了一笼汤包。

这古时的口味和后代吃到的还是有些差别的,可能就是更原真一些,现代的调料加的多。

如今的建康府可没有后世那么大,但从小地方来的沈陵还是觉得很大了,果然是古代大都市,消费也高。

他还是没办法把这座府城和后世的南京城给对上,夫子庙可能就是贡院那一块地方,附近是府学。玄武湖属于城外,秦淮河那一块是著名的酒家以及风月场所聚集地,沈全自然不能带他去那里。

父子俩在建康府买了点土仪,他们这回出来考试没怎么花钱,主要的路费和住宿费都没有花钱。

沈全道:“你给你干爹买一些东西表一表心意,他给咱们省下了大钱。齐家虽什么都不缺,但你的心意总归是不同的,给俊哥儿也买些书什么的。”

沈陵点点头,他们到府城的书局逛了一下,没想到还看到了他们家做的跳棋和走得快,沈全看着就非常高兴,准备回去和家里说一说。

父子俩大包小包地买了一堆东西,沈陵夜里才想起来,夫子来之前交代他,要去拜访一下师兄,他居然给忘记了。

张秀才的儿子在城里给大户人家的孩子启蒙,一边启蒙一边考举人,沈陵第二日上了师兄的门,特地选在了下午晚些的时候,怕师兄白天有事。

师兄和他的儿子一起来接待他的,师兄如今四十上下,小儿子同他差不多大。

张师兄道:“早听闻父亲说起过你,总是在信中称赞你,父亲这回来信说,你要来院试了,怎么不早些过来,住师兄这儿便是了。”

沈陵忙道:“多谢师兄美意,陵如今暂住亲戚家,很是方便,想着考完再来叨扰。”

张师兄瞧他进退有度,言谈举止很是沉稳,难怪父亲这般放心地放他来考院试,想想自己的儿子,再看看面前的小少年,张师兄有些后悔当初没送给父亲去教。

聊到院试,沈陵就把自己的作答说给师兄听,前面倒也还好,说到策论的时候,张师兄就沉吟了好一会儿,没有说话。

沈陵心往下沉,道:“师兄直言便是,我心中早有准备。”

“冒进了一些,这题不好说,我只能这么说,得看运气了,有些悬,不过其他地方答得不错,还是有希望的。”张师兄也不敢把话说太死。

沈陵低落了一会儿,强颜欢笑:“作答的时候也觉如此,但内心这般想的,便也不愿改了。”

张师兄鼓励道:“你第一回考,难免不太顺手。到底还是年轻,能答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张师兄这话是实话,若他这般年纪,还在想着怎么过童生呢,他瞧着这师弟当真是羡慕,他大儿子也是十八岁才过的童生,被他送去书院,火候没到。这孩子十一岁就是案首,十二岁就来考院试了,他想着是该找个时候回去向父亲讨教讨教。

沈陵婉拒了师兄的留饭,沈全还在齐宅等他。

第036章

从张师兄家出来,沈陵和沈全收拾一下东西就要准备回程了。赶在关城门前,他们跟着别的商队出了城门,齐老爷的商队还要留几日,他们找了别的商队提前回去。

这个商队走得急,基本上是连夜赶路,第二天的下午就到建业县了。他们给家里人买了一堆东西,沈全也急着回乡下看顾生意,他一个人先回乡下了。

沈陵给方氏三妞买了一人一根包银的木簪,家里的女人都朴素惯了,大多数都是木簪,方氏最好的一支也是包银的。

给大伯母二伯母买了根木簪,给小侄儿买了点府城孩子玩的玩具,多少都是点心意。

方氏念叨:“你自己也没多少钱,还是个孩子,给你爷爷奶奶买点就算了,还非得人人都给买到。”

现在过年的压岁钱方氏都是让他自己存着的,加上他给家里的生意出谋划策,也会有些奖励,总得来说他手里头是有不少零用钱的。

三妞虽然很喜欢,但也很心疼,她如今织布自己也攒了些私房,道:“铁娃,姐把钱给你,你存钱多不容易。”

沈陵笑着说道:“不值多少钱,三姐,你可别给我,你马上就要说亲了,这钱攒着以后可以做嫁妆。”

三妞整张脸都烧了起来,含羞瞪了他一眼:“什么做嫁妆!”

方氏道:“你个万事通,样样都精通,你姐的亲事倒是记牢的。”

三妞心里是欢喜的,说明弟弟对她这个姐姐上心。

沈陵厚着脸皮讨乖:“我的亲姐夫自然得好好看,娘,你可得告诉我你看中了哪些人,我好打听打听。”

方氏笑骂道:“哪有你去打听的道理,你啊,这种事别管。”

“那不成,娘,我就这一个亲姐,得好好相看。”沈陵这是给方氏打预防针,他可不想三妞所嫁非人,女孩子嫁人是第二次投胎,他希望三妞这一生能过得顺遂一些。

三妞有些感动,脸愈发红。

方氏欣慰他有这一份心,到底亲姐还是不一样的,道:“我和你爹会好好相看的,你啊,别考虑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