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周末很好 锋镝弦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定国12(第1页)

回忆到此,崔子产突然一惊,侧头看去,只见单元丰和吴老泉正一先一后端着酒杯走过了,笑吟吟的,显然是敬酒来了。他收摄心神,起身相迎。

单元丰虽站在前头,却并未吭声,吴老泉则一迭声地又道辛苦,又说久违,还拿着酒壶酒碗抢着给他满上了酒。

三人轻碰酒碗,皆一饮而尽,绍兴府上好的花雕,崔子产心里暗道:“久闻天下好物云集京城,甚至有‘出处不如聚处’之说,现在虽然兵荒马乱,但就这碗酒而言,确是上好的江南佳酿。”那吴老泉临走之际还朝他挤了挤眼,道:“三爷,上次你得那瘦马,实在是这个!”说着就竖起来大拇指。崔子产嘿嘿一笑,得意之色溢于言表,但接着又是一惊,想起十天前的晚饭后,大哥跟自己的交谈。

那是后院的一间密室,烛影摇红,房间只有三丈见方,除了中间摆了一张六仙桌,配了四把椅子,桌上有油灯和茶具以外,更无他物。

崔子产进屋的时候,崔子健正坐北朝南,闭目养神,听到他进来,崔子健眼睛一睁,目光如电,发问道:

“三弟,我问个问题,你此生为甚?”

崔子产虽然名满天下,可从小就有些惧怕自己的大哥,这问题又问的突兀,他慢慢坐下,打了个愣才道:“勤练武艺,管好外围,辅助大哥,让咱灵隐崔家在八大家中……”

“说实话。”

“这个……”崔子产知道不可隐瞒,“还有,立业之外,就想好好享受享受这花花世界,呵呵。”他脸皮不禁微微有些发红,他知道,在大哥面前,吐露实言比藏着掖着强百倍,不管在外头多威风,回家就得把身位放低,甚至要故意多露出些窘相。

果然,崔子健反倒笑了:“自魏晋衣冠南渡,我江南便逐渐成为天下最殷实之地,有明一朝,盐也罢,丝绸也罢,陆上江上的生意也罢,跨海的生意也罢,都是咱江南居首。生意大了,白花花的银子多了,床头黄金堆的高了,岂有不好好享受之理。那张岱写书说‘着一丝寒俭不得,索性繁华到底’,这话,愚兄也很是赞同。是以,你在外头逛窑子、选瘦马、摆宴席、闹茶会这些事,我从不过问。”

头几句话说到崔子产心坎里去了,正乐呢,最后这句像热酒里加了大块的河冰,面上还是热的,嗓子眼里可堵上了。

“午后我跟你说了花木的枯荣,贤弟,你可知道那花木即算在寒冬枯萎,似一切生机皆断,但地下的种子却和天上的星辰遥相呼应,生生不息,来年春风一吹,又是满园的青翠朱红。但你我呢?人生七十古来稀,眼看我已快届知天命之年,可对这个世界,我连不惑都远远做不到。”崔子健有些感慨,但很快声音又严肃了起来,“有句话你听说过吗?”

说着话,崔子健从袖口掏出一张纸笺,子产看去,上面正是大哥的笔迹,龙飞凤舞写着十八个字:“水次鲸江,太行连观霜,赤县狮梁,黄山应波臣”。

“这是无知鼠辈胡写,大哥应该领衔才是。”

“你我经营多年,自认在江湖八大世家中已成魁首,傲视群雄,可你看江湖人怎么说,武林中的魁首没有咱哥们,而是水次帮帮主司徒鲸江、太行派掌门连观霜、赤县教教主马狮梁和黄山派掌门应波臣这老四位呀。是以,光盯着八大世家这一亩三分地没甚意思,甚至当了武林的盟主也没甚意思,生逢乱世,咱们哥们也到了建功立业的时候了,再不试试,哥哥就真该老了。”说到这里,崔子健凝目望向三弟。

崔子产确实这些年来醇酒妇人席丰履厚,如今得大哥反复提醒,虽然还是老大不情愿,但听了大哥年华老去之言,心头一热,道:“大哥,哪里话来,咱哥们方当壮盛,你更是内功深湛,以后内丹结成,自是白日飞升的仙体,老这个字,跟你不搭界的。需要老三做甚么,大哥尽管直言,我有半个磕巴,让我名字倒着写。”

说到这,哥俩都笑了,因为崔子产确实妻妾满门,子女不少,外头有人就拿他名字颠倒过来开过玩笑,叫他“崔产子”。

崔子健点头,按了桌旁一个机关,不一会儿,外头传来橐橐的步声,接着敲响了房门,崔子产打开房门,不由吃了一惊,见门外站着二人,正是自己的四弟崔子良、五弟崔子远。

这灵隐崔家本代“子”字辈有七兄弟,老大子健乃家主,老二子云主管内务,老三子产主管外务,老六子起主管财政,老七子聿主管武艺,而老四老五二人一贯疏懒,放浪形骸,家族中并无具体职责,平日里也常常不见踪迹,族人都说他二人经常在外游荡,是崔家的不肖子弟。

但今日看来,崔子良精神抖擞,崔子远抖擞精神,二人都是劲装结束,一派精明强干的样子,不由得令人刮目相看。

四兄弟围桌团团而坐。老大发话了:“四弟你先说。”

崔子良相貌堂堂,说话像连珠炮一般,颔首道:“承蒙大哥厚爱,令小弟监视那江湖九大门派,这一年来,数点苍派最为忙乎,因为李定国已经跟孙可望分兵,隐隐有独立为王之势,点苍派素来支持李定国,一帮大西军中的点苍高手皆集中到了李定国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