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安公主活了多少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章 辽帝后之争(第1页)

花弄影自西门牧雪走后,被元份监视以来,便遣散诸婢,且得萧翰之命,幽居栖霞坊。

达官巨富们知自己出宫后,门外宝马雕车求娶者甚众,不过想自己入府作妾。

萧翰虽喜自己,却不会娶自己,自己来宋多年,亦不能称本名。

花弄影,不过是萧翰喜欢的名字罢了,世人皆知花弄影,却不知高怜儿。

高怜儿,大辽秦王、渤海高公高勋孙女,高勋,后晋北平王高信韬之子,降辽后得辽太宗耶律德光重用,为心腹之臣。

辽世宗耶律阮即位之后,为枢密使,总领汉军。

穆宗即位后,高勋仍被重用,应历初,封赵王,出为上京留守,寻移南京。

应历十九年二月己巳夜,穆宗近侍等六人谋反,杀穆宗。高勋,与飞龙使女里、侍中萧思温等人在耶律贤的率领下,以重装骑兵千人至行在,企图谋弑穆宗,因拥立之功,封秦王。

耶律贤体弱,且幼经大变,曾亲眼目睹父母惨死,患有癔症,即位后,萧思温送女入宫为后。

高勋、萧思温也因为政变的成功而分裂成了帝后两党,高勋、女里等人效忠耶律贤,萧思温、韩匡嗣家族及耶律贤适等人则追随萧后,两党为争夺统治大权而明争暗斗不断。

萧思温由于是萧后父亲的缘故,且为后党夺权的核心成员,被任命为北院枢密使,随后又兼北府宰相,一时风头无两。

世人皆以为耶律贤只爱萧后一人,才盛宠后族,殊不知是耶律贤不得已之举。

保宁二年五月,萧思温跟随景宗在闾山游猎,“乙卯,次盘道岭,盗杀北院枢密使萧思温。”这件震惊朝野的大案,很快于当年九月告破,“得国舅萧海只及海里杀萧思温状,皆伏诛,流其弟神睹于黄龙府。”

此案后,高勋、女里失势后,世人皆认为出于祖父指使。但其实是景宗为了削弱后党,指使高勋、女里派人将萧思温杀害,而萧海只等人只不过是替罪羊而已。

萧思温死后,耶律贤很快填补了萧后党羽的权力空缺,祖父于当年七月任北院枢密使。

后党的另一要员韩匡嗣在景宗登基后,因功“授始平军节度使、特进、太尉,封昌黎郡开国公,寻加推诚奉上宣力功臣。

不久授上京留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临潢尹。”

后来,韩匡嗣又改任南京留守,而其子韩德让也继其先后任上京留守、南京留守。

由于萧后与韩匡嗣之子韩德让曾有婚约,韩匡嗣家族成了萧后所深为倚靠的力量,也是后党的中坚。

此后,帝、后两党呈现相持状态,而帝党略占上风。

作为帝党主要成员的祖父在景宗朝初期执政时期,颇得倚重,此时,帝党内倚景宗,外则以北汉为援,达到了权势的顶峰。

在耶律贤、萧后两党的争端中,祖父有时也会受到挫伤。

保宁中,祖父以南京郊内多隙地,请疏畦种稻,景宗欲从之,林牙耶律昆宣言于朝曰:‘高勋此奏,必有异志。果令种稻,引水为畦,设以京叛,官军何自而入?’

帝疑之,不纳。

耶律昆居然认为稻田会阻碍军队行动,这般无稽之谈,景宗却不纳。

帝党、后党的殊死较量发生在保宁八年,也就是自己来宋的那年。

此年七月,后党陷害祖父,说宁王王妃偷造鸩毒,送给了祖父,而祖父又将毒药送给驸马都尉萧啜里。虽然未明言要毒害谁,但萧啜里之妻是景宗姐姐,谁都不难想象作为驸马都尉,萧啜里很可能要毒害皇帝或皇后。

于是,帝后下令,宁王妻伏诛,宁王、祖父等除名,宁王被流放到乌古部,祖父被流放到铜州随即,女里也被萧后治罪,罪名是“坐私藏甲五百属,有司方按诘。

女里袖中又得杀枢密使萧思温贼书”萧后早已稳坐上风,想到萧翰曾说。

萧后年初,已借助韩匡嗣的权利,杀了祖父,高怜儿仍记得那日,祖父早年曾想送自己入宫,因年幼作罢,自己到底无能,只能逃出大辽,为隐藏身份,还不得不委身萧翰。

忆当年诸事,浮生若梦。那日在门前梧桐树下,偶遇李冲,高怜儿惊喜不已,想不到他也来了大宋。

两人祖父契好,早已有婚约,只是当年徒生变故,南逃大宋,竟不料还有相见之日。

李冲丰神俊秀,潇洒轻灵,凤眼鹰鼻,眉挑若飞,却不知为何,始终透着一股莫名邪气,精于轻功幻术。

高怜儿向耶律虎骨传递信息,便是其所传授的鸟语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