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闺女嫡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部分(第1页)

现在变成了九歌……九歌为了参加寿筵,不惜拉下脸来和她示好……

微娘心里计算着,一桩接一桩,面上却声色不露。

“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摆什么架子。”九歌低声咕哝了一句。

微娘淡淡一笑:“她便是这个样子,我与她初见时,她对我亦没说什么好听的。说起来,我们不过是商户,这些真正的诗书之家,见了我们就算面上客气,心里多是瞧不起的。阮姑娘不过是更直率点罢了。”

九歌没说话。

微娘看她一眼,又道:“之前几次你提过想和我到陆府来,我那时没有应你,并非是出于别的原因。只是我想到结果会是这样,怕你受不住,终是委屈了。”

九歌面上摆出高兴的神色,道:“大姐姐这是说哪里话来?你我手足情深,大姐姐一心为我着想,我原是知道的。”心里却不屑地想着:“嘴巴上说得这么好听,不就是怕我来了抢走了你的风头,耽误了你和陆公子结亲?我偏偏不让你如意。等下我非让你们全都出个大丑不可,不但是你,还有那个没眼色的什么阮桐。哼,无缘无故在陆府赖着住了这么久,说对陆公子没什么心思,鬼都不信!”

微娘虽然不知道九歌心里的真实想法,但她对这位堂妹的性子了如指掌,一看她眼珠微动,就知道她定是在心里又打什么鬼主意了。

陆府的水榭上下来,绕过园中的一条花径及后面的荷花池,就是一个极大的亭子。此时亭子周围都围着轻纱,各府的夫人太太们在亭里端坐着,微风吹动,轻纱拂起,衬得里面的人宛如仙子一般。

姑娘们进了亭子,各自坐下来。微娘抬起头,这才发现主位上坐着的竟然不是在清华寺见过的那位陆府的老太太,而是一位穿着暗紫花袍的妇人。这妇人看起来有四十来岁的年纪,瞧着有几分眼熟,微娘想了想,才想起来她和那位王守备夫人有几分相似。

陆老太太头上戴着朵红花,正坐在这妇人的右手边,王守备夫人则坐在她的左手边,其他的人依次而坐,看上去竟有几分众星拱月的意思。

☆、第 29 章

微娘一边在心里思索,一边进了轻纱罩着的亭子里。其他姑娘们亦都是有眼色的,看到了亭中各人面上都带着谨慎恭敬的意思,猜度出主位上坐着的这位妇人应是身份不凡,至少比王守备夫人还要高很多,便都敛了脸上的笑意,一脸端庄,眼观鼻,鼻观心地迈着细碎的小步,坐到了亭子里。

王太太笑眯眯地道:“看这些姑娘们,水灵得都跟朵花似的,今儿啊,我可是饱了眼福了,快坐下,都坐下。”却没有介绍主位上的妇人。

那妇人虽然脸上带着可亲的笑容,却终究于不经意间透出些上位者的冷淡与疏离。

微娘在记忆里搜索了一番,确定前世里见过的那些权贵们的家眷中确实没有这个人,便放下了心思。

王太太见姑娘们个个敛气凝神,便开口笑道:“你们不用这般紧张。虽然等下会有些公子们过来,但他们毕竟是男客,不会和你们混在一起,只是在那边河里泛舟而已,惊扰不到你们。”

放在一般的商家,虽说男女大防,不过毕竟公子和姑娘们都到了适婚的年纪,完全的盲婚哑嫁也不是很好,所以基本都会找借口在聚会上安排到一起,彼此间偷偷瞥上几眼,心中有个数儿。

陆家却极重规矩,与那些商户作派完全不同,就算男客们到了后院,也绝对会和女客们隔开,只能在离亭尚有些距离的河里坐坐画舫饮饮酒。

听了她的话,姑娘们的脸色渐渐有些放松。王太太挥了下手,立刻便有丫鬟们排队上来,每人手中捧着一个匣子,放在亭子中间的大理石桌上。

匣子摆了一圈,盖子都被打开,放在一边。

微娘看了眼其他的姑娘们,只见她们脸上都现出几分好奇之色,就连顾九歌都多了几分激动。

顾府自然不缺银子,但陆府这种人家,讲的是雅致,那种一看就暴发气十足的东西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

她转首看了看石桌,首先映入眼中的是一件小小的木屏风,屏风的正面绣着童子祝寿,背面怎么样看不出来。虽然还没来得及细看,但这屏风给人的第一眼的感觉就是:大气,精美。

旁边的匣子细长形状,里面装着一个卷轴,不知里面是画还是字。

第三个匣子里装着一个淡黄色的观音像。

最后的匣子装着一柄绢扇。

王太太道:“这四样东西,便是婆母收集来的心爱之物。等下姑娘们赏玩完了,别忘了留下赏鉴的话,让我们也听听,开开眼儿。”

能进陆府且被冠以“宝贝”之名,哪个不是好东西?说是让姑娘们赏鉴,其实不过是想考考她们的眼力罢了。

陆文秀笑道:“我和阮桐妹妹就不参加了,在一边凑个趣,看个热闹就是。姐妹们要加油,若是猜出了哪一个最贵重,祖母还会有赏赐的。”

听了这话,姑娘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能得到陆家老太太送的东西,就算是不起眼的东西,传了出去,名声上也有极大的好处。

“至于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就不和你们小姑娘凑这个热闹了,当个评判的就是。”王太太道。

她这话说完,姑娘们就站起了身,排成一排。丫鬟们将盒子里的物事都拿出来,托在手里。那个卷轴由一个丫鬟捧着,另外两个丫鬟拉开,展示在姑娘们面前的是一副青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