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同桌partner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章 欣宜姐请让我抱抱你的大腿吧(第1页)

1996年,三个以色烈人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聚在一起,决定开发一种使人与人在互联网上能够快速直接交流的软件。

三人凑了五万米元租了个地下室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并于次年11月发布了着名的ICQ即时聊天软件。

9个月时间,ICQ的正式用户达到100万,10个月的时候ICQ的用户增长到150万。

1998年,ICQ被米国在线以2。87亿美元收购,此时其用户数超过1000万……

另一个故事的主角。

1995年布林和佩奇在斯坦符大学计算机博士候选人的春季聚会上首次见面。

1998年,两人募集了100万美元租下位于加州一个车库,组建谷哥公司,当时加上两人才四名员工。

1999年谷哥得到两家风险投资基金的2500万美元注资。

一年后谷哥每天进行1800万次查询,成为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

后来扑了街的牙虎选择谷哥作为默认的搜索结果供应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好吧,每个强大的创业公司都有一个狗血的发展过程,不是在仓库里就是在小平房里奋斗,要不就是负债累累生活困苦然后绝地反击,ICQ和谷哥自也不能免俗。

陈生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国内外好像都差不多尿性,不过有些东西表面看看就行,不必太较真。

“按照你的委托,我派人刚接触了ICQ和谷哥公司的人,他们对你的风投意愿非常感兴趣。”

霍欣宜拿出一份资料递给陈生,这是他离开香江四天前往以色烈和米国所获得的成果。

陈生接过资料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他们怎么说!”

“ICQ的三个创始人拒绝了你的收购,但对你的风投计划非常感兴趣。”

ICQ是个新兴事物,霍欣宜也看不透它的前景,但显然陈生很看好它,不然也不会给出两千万米元的收购价格。

她当然不知道,如果不是米国在线后来发展策略有误,ICQ很可能能成长成为世界级的庞然大物,那可能是千百亿米元级级的存在。

ICQ是互联网时代第一款支持在Internet上聊天、发送消息、传递文件等功能的软件。

华国后来的企鹅号就是仿照它,ICQ出现得早但在华国的用户占有率严重不足。

主要原因是本土化严重不足,不符合华国人的使用习惯,而麻花腾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也是他成功的原因。

“他们的意思是?”

太犹人全世界出了名的精明,ICQ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不广为人知。

但以目前的用户增长速度前景一片光明,他们不大可能把手里的项目卖了。

陈生也没想过能把ICQ买下,两千万米元只是试探价,他的最终目的只是想掺一脚进去分蛋糕。

两年后ICQ卖出的价格将近三亿米元,如果那三位创始人能听听他的意见,加上他的风投促进它的快速发展,这个价格不定还能更多。

“25%的股权换1000万米元的风投。”

在霍欣宜看来,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一个未知前景如何的软件这个比例能拿到500万米元已经顶天了。

风投的成功故事很多,但只有她们干这行的知道,风险投资就是一种另类的赌博,十有八九都亏得投资者掉裤子。

那百分之一成功的案例会被人们拿出来大吹特吹,就如买六合彩的人千千万万,中六合彩大奖的人百万中无一一个道理。

陈生连对方的面都没见过就敢进行风险投资,这简直是乱来,但看他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样子她说什么都没用。

“这么少?”

还嫌少…

陈生眉头微皱,才25%的股权显然是无法满足他的胃口。

“2000万米元换取他们45%的股权,只要同意钱我可以马上到位,你和他们说我有让让ICQ散得持续赢利点生存下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