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娼门女侯结局太简单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部分(第1页)

“是。”

这名弟子刚刚退下去,另外一名弟子便又赶紧进来︰“师傅,一位患者吃了过量的食物,胀气很严重。

弟子已经连续给他开了三天的消食方子,却是依旧没有见效。”

太无先生皱了皱眉头︰“跟你说过很多次,诊治的时候要对症下药。凡是药物都有三分毒性,寻常不要开方子。只是胀气,让他自行回家,用焦三仙熬水喝就好,三日后,若是没有好转再来。”

弟子满面涨红了,悄悄退了下去。

江小楼若有所思,傅朝宣轻声解释道︰“把山楂、神曲、麦芽给炒糊了,就是焦三仙,这三样东西中,山楂偏重消肉食之积,神曲偏重化痰、消金石和稻谷之积,麦芽消面食之积,三样各十克,乃是消食良方。”

接连又有三四名弟子先后进来,诊的都是不同的病人,只要说出脉象和症状,太无先生便能准确判断病情并且开出药方,不但速度快,而且极为精确,这种诊疗方式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像是猜到江小楼心中所想,傅朝宣再度轻声道︰“我师傅年逾花甲,精力有限,这种方法可以治更多的病人。”

江小楼笑着点头,在她看来,这是太无先生设计的一种精妙的授徒方式,许多学艺不精的大夫未及出师就开方治人,耽误了许多病人,但若是不让他们诊治,又会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太无先生让学习中的弟子自己诊治,不能明白的即刻求解清楚,既有利于弟子的成长,又不至于延误病人,实在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大夫。

一个时辰之后,太无先生才看见傅朝宣,不由脸色一沉︰“朝宣,我早已说过不救女病人,为何还要带着女眷前来?”

傅朝宣上前两步,恭敬行礼︰“师傅,请您看在弟子薄面上,为她诊治。”他言之凿凿,神情恳切,太无先生仔细打量了他一阵子,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他很了解这个弟子,对于女人素来敬而远之,怎么会无缘无故跑来恳求他治病?再认真看看站在那边的两个年轻姑娘,都是花容月貌、锦绣绮容,尤其是站在前面的蓝衣女子,笑容温柔,眼如明星,叫人见之难忘。

心中隐隐约约明白了什么,他叹了口气道︰“你是知道为师为什么不肯救治女病人的,为何还要为难我?让你的师兄师弟去看看吧。”

“弟子的医术师傅最清楚,如果弟子尚且没有把握,他们又怎么可能医治?师傅,您曾经说过,见死不救形同杀人之举,今天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就在你眼前,难道你真要眼睁睁的看着吗?弟子觉得,师傅不是这样的人,也请师傅不要让弟子失望。”傅朝宣一字字地说道,神色出奇郑重。

难得见到温文儒雅的师兄如此咄咄神态,一名年轻弟子正欲劝阻,却陡然瞧见江小楼一双含笑的眼楮,原本要冲出口的话一下子噎住,莫名的脸红了。

太无先生只是皱着眉头,凝目不语。

“在我看来,傅大夫多虑了,太无先生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仁者,他一时不肯医治女病人,不过是一时想不开,不会一生如此。”江小楼突然开了口,一下子吸引了满堂的目光。

太无先生和药堂的弟子们都好奇地看着她,一个年轻的姑娘竟然敢在先生面前说这样的话,实在是太大胆了。他们哪里知道,江小楼更大胆的事情都做过,怎么会少这一桩?

太无先生用一种审视的眼神看着江小楼︰“此话何意?”

江小楼神情温柔,语气如水︰“一路走进来,我看见大夫你在家中悬挂的牌匾。第一块上面写着味蓼二字。这蓼字出自雅经,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蓼是一种苦菜,而味蓼则有体味艰辛之意。太无先生用这两个字,其实是寓意百姓们多灾多难,自己应有甘于吃苦、为人分忧的精神,我说的对吗?”

太无先生略感惊讶地看着江小楼,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你书倒是读了不少,还知道我的真意。”

“刚才我还听说,先生年轻时候读书非常刻苦勤奋,每次读书,不仅口诵并且亲手抄写,次数竟达七遍之多,所以您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七录斋。您是在勉励自己勤写勤思,研习天下医书,不可做一个庸庸碌碌的大夫,这一点让我十分敬佩。在走到院子里的时候,我看到太无先生将弟子们的居所命名石斋,事实上,先生是为了告诫弟子们,钻研学问要心坚如石,为人处事要有刚正磊落之志,是么?”

太无先生点了点头,不得不承认她句句不差。

江小楼形容美丽,眸子闪闪动人,语气越发平和︰“但这些不过是告知弟子要勤学好思、努力上进,做一个好大夫。可我认为真正体现了太无先生想法的,是挂在您的药堂门口的含灵二字。”

太无先生越听越是惊异,这些牌匾挂在那里已经有几十年,却从来没有人多看一眼。所有人走过就是走过了,甚至不曾多问他一句到底是什么意思。哪怕是勤学好问的傅朝宣,他真正感兴趣的也是医术,而非医道。要成为天下名医,只用钻研医术便可以。但如果想要求得化境,却必须明了医道。

可惜他将真正的医道挂在那里太久太久,根本没有人留意过。

太无先生慢慢变得表情严肃︰“你说说,真正的医道是什么?”

江小楼微微含笑,俯首扬眉皆是婀娜风情︰“请恕我斗胆猜测,太无先生取含灵二字,应是您在告知所有的弟子,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夫,必须发大慈恻隐之心、树立普救含灵之苦的信念,在这种信念的引领下,一个大夫才可以专心于救治,竭诚提高自己的医术,百折不回,不畏万难,这才是进入了医学的至高境界。”

江小楼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她不仅仅是聪明,她还非常认真。当她一路走进来的时候,仔仔细细地揣摩着看到的一切,分析着太无先生的言辞和行动。

这世上有太多爱拍马屁的人,但擅长拍马屁就不容易了,其中精通此道的更是凤毛麟角。真正的奉承,是要对方明明知道你在奉承,但也照样次次中招,毫无意外。江小楼这样的风度和姿态,不说话的时候赏心悦目,说话的时候气度高雅,更别提她还在众人面前表现了她的学识,以及对太无先生的深刻理解。一时之间,连傅朝宣都愣住了。从前那么多次都走含灵二字下头走,却没有一次认真思考过这两个字的意思。是他太疏忽了,竟然埋头于医书,从未理解师傅的真意。

在场的人除了傅朝宣和太无先生,其他的弟子都因为年纪太轻,皆是面颊泛红的盯着江小楼。年轻美貌的女子见得多了,少见这样说起话来引经据典、神采飞扬的,偏偏不会让人有丝毫的掉书袋或者卖弄的感觉,长得漂亮又会讨好人,可说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太无先生看着江小楼,逐渐明白为什么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会对她另眼看待。傅朝宣常年埋头医学研究,视治病救人为人生第一要务,不管女子如何挑逗勾引,他却不解风情,不苟言笑。明明年少轻狂的年纪,不爱风花雪月,不喜应酬交往,整日里研究医书和佛学。如果不是母亲强烈反对,他极有可能会剃度出家……却偏偏是这样刻板的人,居然对眼前这个女子格外青睐。

可惜,眼前这一位江姑娘,聪明又狡猾,心思颇深,这对于傅朝宣而言并非是好事。他应当配一个贤妻,一个全心全意支持他投身医术的人,而不是眼前这个美貌过甚,心机深藏的姑娘。思及此,太无先生笑了笑,道︰“我可以治你,不过只此一个,下不为例。这——一来是看在朝宣的份上,二来则是因为你说中了我的心意。”

傅朝宣不由狂喜,依师傅的医术,只要他肯医治江小楼,绝没有治不好的道理。他刚要叩谢,却听见江小楼突然道︰“那就请先生医我的朋友。”

一言既出,石破天惊。

傅朝宣一脸震惊地看着江小楼︰“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