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红楼之风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委屈去?好了没事了,你们下去吧,我有事情和玉儿说。”伺候的人全都出去了,李嬷嬷和贾敏身边的嬷嬷坐在外面守着听着传唤。

黛玉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一定是贾家出了什么事情了。黛玉亲自给贾敏端来一杯茶,“娘亲这是干什么?难道娘亲生气了,找着女儿出气也不行了?女儿伤心什么?叫娘亲开心也就是我的孝心了。娘亲还是保重身子,父亲的事情多,家里还是娘亲支撑着。”贾敏拉着黛玉坐在自己身边,沉默半晌慢慢的说了事情经过。

贾琏要娶王家的女儿,王夫人现在当家,只说是家里用度不够,王家的女儿自然是娇贵的,要是婚事办得不体面,聘礼赶不上人家送来的嫁妆,一定要没面子的。还有宫里的元春现在得宠了,需要银子打点。周瑞来的意思根本不是收地租,而是卖田地!折变出来银子拿回去。周瑞家的来的意思是叫贾敏帮着看看有什么大方的买主没有。那些都是南省最好的田地啊,竟然要卖出去!真不知道将来贾家拿着什么给儿孙使用?

听着贾敏的话,黛玉沉默了,贾家真的要走下个衰败了。老太太还在他们既偷着买田地了。听着林如海的意思,贾家前几次接驾已经是借钱了拿着国库的银子充胖子。借钱不是捡钱,要是等着皇帝想起来借钱的要还的时候。贾家拿着什么过日子?敢欠皇帝的钱是个什么下场?谁都知道江南的天地是天底下最贵的良田,那事一本万利的事情。竟然把这些变卖了。也不知道王夫人的脑子里面装的都是什么。

但是转念一想,前些天贾敏有意无意的在自己面前讲宝玉的事情,黛玉想着千万不是贾敏的小心思,把自己和要沉船的贾家连在一起。于是黛玉对着贾敏说:“田地的事情是一件大事。可能是外祖母家里和别家不同,家底丰厚看不上田地的小出息也是有的。可是前些天我跟着娘亲听那些太太夫人讲话,只有买田地的没有卖的,冒失的讲出去不是叫人笑话的?还是等着爹爹来了商量一下好了。”

贾敏想起这些更是生气,这些豪门大户都是大地主,谁家要是传出来要卖地的话叫人看不起。这个嫂子真是糊涂人一样,自己要是帮忙了连带着林家的名声也跟着被沾污了。贾敏想起自己刚和林如海生成亲的日子,心里不由的对着贾母的想法有点糊涂了。

给黛玉讲了一些账本上面的事情,叫黛玉在一边的花厅上看账本去了。看着黛玉身边的一天婆子跟着去了。贾敏叫住了李嬷嬷,自己有些事情要和心腹商量一下。今天发生的事情李嬷嬷和贾敏身边的福嬷嬷都是知道了,看着夫人不能决断的神情,福嬷嬷先说了:“刚才大姑娘劝夫人的话倒是字字珠玑,咱们这样的人家虽然不敢和京城的王爷,宗室贵人比,可是在眼前的地面上还是有头脸的。要是万一传出去卖地的话头。就算是和咱们家没关系的,老爷的官声还是要的。再者这也不是好听的事情。家里的事情,夫人出来这些年了,真的就就能难道那里去?依着奴婢看这都是二夫人捣鬼罢了。”福嬷嬷从小着贾敏,最看不上的就是王夫人。

对啊,贾敏心里一闪,自己当初小选的时候,娘亲求了皇帝,自己被指给了林如海,要不然凭着自己娘家的包衣身份,最好的了就是花钱免选,弄不好就是进宫当宫女了那里就能攀上高枝。包衣的身份在汉人看起来就是主子,尤其是跟着皇帝身边的,皇帝家的奴才,虽然人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自己家里岂不是更加煊赫?可是规矩放在那里,包衣出身的女孩子只能是参加小选,进宫做使唤的宫女去。自己能够和林如海结亲,还都是皇帝看在母亲的面子上求来的。这些年自己婚姻生活美满,夫妻两个情投意合。难道自己就忘记了新婚的时候自己小心翼翼的时候?林家是满洲的亲贵,就算是书香门第可是那些规矩身份还是在的,自己虽然家里富有,还得皇上的恩宠,但是身份悬殊。好在公婆早逝,旁支亲属也不多。林如海倒是没有很在意贾敏的出身,日子才好过些。其实贾敏对着自己的出身很矛盾,一方面觉得自己母亲很伟大,一方面有痛恨自己包衣的出身,在京城的时候,面对着那些福晋们总是觉得低人一等。现在好容易出来了,贾敏可不想重新被人指点着过日子。

想到这里贾敏忽然明白过来,王夫人的事情自己要摘出去,还有玉儿的事情,玉儿是要选秀的。那可不是内务府的小选,拿着银子就能不去。就是选上了也不宫里的使唤丫头,那是后宫的主位,和皇子宗室的福晋。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贾敏对于幸福的理解是更世俗一些。皇帝身边的贵人还是算了,皇子和宗室里面的福晋,自己的玉儿很配得上的。就是谁能配的上自己玉儿的问题了。

听着李嬷嬷和福嬷嬷两个的话,贾敏下定决心说:“这个事情你们看着办就是了。我身体不好,玉儿年纪小身子更弱,家里的事情还请老爷做主就是了!”那就是要不管了,李嬷嬷两个交换眼神出去了。

周瑞家的等来的是贾敏身体不舒服的消息,吃了一顿丰盛的客饭,周瑞家的带着贾敏给贾母人等的东西,怏怏的走了。

晚上黛玉从李嬷嬷的嘴里听见这些话的时候,只是淡淡的点点头,不做任何的表示。和往常一样黛玉早早的休息了,林如海和贾敏的房间灯火倒是亮着直到 半夜甚至比子瑜房间的灯火亮的时间还晚。

周瑞家的无声无息的回去了,贾敏也不再有意无意的在黛玉耳边讲宝玉的什么事情,只是一门心思的教导黛玉管家的事情。林如海和贾敏竟然又给黛玉请来两个嬷嬷,专门教习黛玉一些规矩和礼仪。这两个嬷嬷全是从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那些规矩更是繁琐的厉害,就连着黛玉现在穿着的江南富贵人家小姐的衣裳,也变成了刺绣精美的旗袍个大氅,脚下更是要踩着花盆底练习走路。黛玉看着眼前三寸高的鞋跟还是在中间的,心里那个流泪。自己上一辈子穿过高跟鞋还是能健步如飞的,可是这样的古董看着浑身哆嗦,好在以前的林妹妹也没有穿过这样的东西,自己现在走路歪歪扭扭的也不会叫人起疑心的。

更要命的事情还在后面,贾雨村不教书了,黛玉的学生生活还在继续,练习针黹刺绣,还有下棋弹琴,反正是琴棋书画这些东西要一样一样的练习好。康熙皇帝很喜欢西洋画法,林如海甚至神通广大的从澳门找了一个教会的女子叫黛玉跟着她学习西洋画法,一边还有一个国画大师,教黛玉画山水写意和白描花鸟!眼看着自己的悠闲生活一点一点的被挤占,黛玉咬着牙,狠狠地想着自己好歹是顶着林妹妹的身体,要是不学无术,叫林妹妹情何以堪?还是专心学习好了。自己有的是时间也没有人考试,还算能忍受。

中午的时候,黛玉低着头跟着手下的牡丹图较劲,以前自己上过不少的兴趣班,现在有高人指点着,也没有了升学压力,黛玉倒是学的高兴。只是针线活是黛玉的最弱项。现在好容易找到一点学习的窍门,还是要勤奋练习。要是以前,自己这个时候一定是在舒服的卧室里面睡大觉的。穿越的日子也不是想象的惬意,一个标准的贵族小姐可是比一般的大学生要可怜多了。现代社会的孩子只要考上大学找工作就行了,可是这个时代的小姐,花在自己身上的力气完全能上到博士后了。黛玉叹息一声,沉下心思慢慢的把一根丝线分成五份!

一阵脚步声,接着是外面嬷嬷的声音:“大哥儿来了,妹妹这个时候正休息呢,等着妹妹醒了再来吧!”黛玉扔下手上的东西,还不忘了拿着绢子把已经绣好的部分盖起来省的弄脏。“大哥来了,谁睡觉呢?你们真是做梦呢,我绣了一中午的花了。还不叫人休息一下?”黛玉站在院子里看着子瑜身后跟着一个小丫头抱着一个锦囊站在那里。

婆子们赶紧请子瑜进来,教养嬷嬷过来有点埋怨的说:“姑娘喜欢学习这是好的,现在天长了,还是中午休息一下。”

子瑜指着那个锦囊说:“爹爹专门找来的琴,你看看合适不合适?”黛玉看那个锦囊打开,里面放着一把比一般古琴短小一些的琴。“这个叫做绿漪,宋朝时候的东西了,你现在身量没长足弹 这个正好!这个东西还是爹爹从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张唐朝古琴换来的。你道那个人是谁?”

第五章

自己的爹爹竟然拿着唐朝的古琴换宋朝的一把不太之名的古琴,简直是暴殄天物啊,这个和林如海不是很精明的?难怪书里面林如海一个大松心的把林妹妹扔在贾家自己撒手人寰,连点后手都没准备真是坑死人了。黛玉对着子瑜说:“谁?一定是个奸商无疑了,白白的得利便宜还卖乖!爹爹把唐朝的九天风雷换出去了?”那个才是绝世好琴,黛玉现在身量没有长足,两只胳膊够不着。林如海倒是真的爱女心切,直接换了一把短些的。银子啊,黛玉心里嘲讽的想着,自己还是没有真正的林妹妹那样洒脱啊。

伸手在琴弦上拂过,水声泠泠,不愧是叫绿漪,也是一把好琴了。看着妹妹的样子子瑜笑起来“还是爹爹看的清楚,刚才爹爹叫我吧这个送来的时候讲了,你妹妹一定是嫌弃咱们把九天风雷换掉了。其实你一个女孩子还是这个琴合适你。换琴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张相公子,他来江南是跟着江南名家念书的。后年的时候也要进就那个成考试的。人家可是个正经读书人,别看这自己父亲是当朝的宰相,可是为人谦逊刚才见了一面没有深谈,单单看言谈举止就是超凡脱俗的。等着那天叫你见识一下。他的琴艺浭水了得。”黛玉听着这话瞪着眼睛说:“哎 ,这就是大哥讲出来的话。什么人我都见?这成了什么了?”

子瑜忽然发现自己讲错了话,赶紧一笑上前赔不是:“只想着学问上的事情了,我和衡臣还是同年得的举人,也算是同年了。忘了这些事情还请妹妹宽恕,衡臣看你比编写出来的东西赞不绝口的。我哪里敢说是妹妹的手笔,只是敷衍过去了。”子瑜想着衡臣看着自己超级教材的时候那个羡慕吃惊的样子心里一阵痛快。虽然早熟可是孩子心性还是有的。林如海事前和子瑜反讲那个张廷玉是多认真,多厉害的,子瑜心里存着不服气的念头,谁知见了面一下子就服了张廷玉的认真和老城。两个人详谈甚欢,张廷玉被林如海和子瑜邀请住在家里一起研究学问好明年一起进京城去赶考。

听着子瑜的话,黛玉沉默一下,从明朝开始,朝廷的科举考试,比较发达的南方考上的人都是很多的,以至于挤占了别的省份的名额,甚至要闹出全国性的事件出来。张英 是安徽人,张廷玉也算是京城的高干子弟了,高考前的复习冲刺阶段还要来江南,可见是这里的教学水平是相当高的。那个张廷玉可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大红人,自己的爹爹真是有眼力啊。

黛玉看着这张琴 对着子瑜说:“人家来咱们家里当客人,你上来就是要跟人换东西这不是明摆着趁人之危?还是换回去算了。我刚刚学琴随便找一张新的也好那里要夺人所爱!”说着黛玉叫秋雁把这张琴 包起来交给子瑜。“君子不得夺人所爱,哥哥讲的那个人能够从京城把它带在身边,可见是心爱的东西,咱们这样子岂不成了土匪了?哥哥还是还回去!”唐朝的一定比宋朝的值钱,黛玉跟着贾敏这些天总是有点经济头脑了。爹爹的算计错了,就算是拍马屁也不能这个样子。

看着子瑜闷闷不乐的样子,黛玉接着说:“哥哥和爹爹的心意我领了,刚才厨房做上来的小点心不错哥哥带回去尝尝。人家既然是来咱们家做客的,住的地方可安排了?母亲怎么说?”张英的儿子住在林如海的家里,宰相的儿子算不算一个特派专员检查林如海的工作?黛玉拿不准主意,看着子瑜说:“衡臣有自己的地方,那里真的住在咱们家里?人家可是谨慎的很。既然是这样,我回去和爹爹商量一下,看看爹爹的意思。”子瑜觉得今天的事情自己也是有点冲动了,三个人聊天讲学问,谁知一转就聊到古琴上了。看着张廷玉很喜欢那把九天风雷的样子,又想着黛玉用这一张有点大了。随口冒出来交换意思。爹爹也在一边同意了。难不成自己老爹是要求张家的事情?

带着那张琴,子瑜满腹心事的出去了。黛玉被子瑜这一闹,也没心思练习针黹,但是教养嬷嬷们才是不管这些,接着穿着花盆底练习走路请安!

几天之后贾敏带着黛玉和子瑜吃饭,林如海忽然进来了。往常林如海上班的话,对然都在盐政的衙门里面,也是不赖后院和家里人吃午饭的。今天怎么忽然进来了?贾敏和黛玉子瑜全站起来看着林如海有点惊疑不定。但是林如海神情自若还带着高兴的样子,贾敏放下心。亲自的捧杯:“老爷几天可是得闲了,进来吃饭。也不知道老爷进来什么都没准备,你们赶紧从新摆上来!”那些伺候吃饭的下人赶紧传饭菜不提。林如海很轻松的坐下,拉着贾敏在自己身边坐下说:“没什么要紧的事情进来看看你们。你们就吃得这样简单?难道咱们家就到了这个境况了?”看着桌子上的全是些新鲜的蔬菜,只有一个鱼,一个酱肉的拼盘。林如海看着贾敏有点不满意了。

“这都是玉儿闹的法子,说现在天气越发的热了了,老是油腻腻的不舒服。叫厨房不要拿着荤油做菜,这些都是庄子上新鲜的东西,清清淡淡的做出来我尝了味道也好。天气委实热些,老爷也要注意身子才是这些清淡的东西正合适现在先吃。”贾敏觉得自己的女儿很有美食家的天赋,每天恨不得转圈子的弄出来美食。反正自己这样的人家不就是讲究这些的?将来玉儿出门子多陪送些庄子和果园湖面的不就成了?谁家姑娘出门子连厨子也不带着?

黛玉指着一碟子龙须菜说:“这是刚从地里摘下来的,父亲尝尝。那些淮扬菜看着精致,可是天天吃未免油腻些。爹爹现在天气热了尝尝这些。”说着待遇亲自端来一个苦瓜核桃仁,看着青翠碧绿的苦瓜和雪白的新鲜核桃仁,林如海尝尝满意的点点头。一边的子瑜捧上一道羹,“这是松仁玉米羹,听着妹妹讲是补脑子的东西。”林如海满意的吃了一顿饭,一家人在一起气氛融洽。

等着吃了饭,拿着白菊水漱口之后,稍停片刻端上查来。林如海漫不经心的对着子瑜说:“琴的事情,你先头过于孟浪的,后来听着是你妹妹说了你才醒悟过来。我看着你是书本读的太多了,说话做事之前要仔细想想,你看看人家张相的公子,比你就是大几岁,可是看着老成不少。那个琴的事情也就是算了,没得来来去去的叫人以为你轻浮!”

林如海一发话黛玉和子瑜前站起来听教训,贾敏知道这个事情,赶紧出来护着孩子,“子瑜年纪小,也是以前就是念书,这些事情要慢慢的讲了。老爷讲的很是,玉儿以前何尝不是更骄纵一些。现在跟着我还好些,只是担心孩子被教坏了。以后子瑜不要没事只念书,跟着你父亲学习一二还是要的。”顿一下看着林如海摆摆手,“罢了你们坐下吧。天气热了,咱们家里的荷花开得不错,你请了人家来赏花吧。”

屁股刚坐在椅子上的子瑜赶紧站起来答应下来。贾敏说:“定下来日子我好好地安排一下。”林如海点点头看着妻子和儿子如临大敌的样子,说:“那里这样严重,我只是教导子瑜为人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