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关于狗尾巴草的传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部分(第1页)

未曾想,竟被书房前的侍卫给拦住了,对她说道:“皇上如今正和诸位大臣在厅中议事,谁也不得入内。”

马啸啸更觉憋屈,伸手就要去拨他们竖起的长戟。

那两个侍卫本是武城军营的小将,自然认得马啸啸,见她恼怒,也是慌了,立刻说道:“马姑娘不要为难我们,皇上此际真在厅中议事。这里不比营地,马姑娘还是先行回去,等有了传唤再来。”

马啸啸听罢,又见两个小将急得紧紧握住手中长戟,眉头双双皱了起来,只得作罢。

回到阁楼不久后,一个头上梳了两个圆发髻的宫女便来了马啸啸面前,模样可人,笑起来颊上还有两个浅浅梨涡,向她盈盈福身一拜,道:“奴婢名唤灵儿,是来伺候马姑娘的。”

说着,便把端着的托盘放到了桌上,里面赫然摆着半只烧鸡,一只浇汁猪蹄,一盘清蒸鲈鱼,全是马啸啸的心头最爱。

马啸啸见了便想,小爷且再忍一时。

入夜,那灵儿又端来一个托盘,里面放了两件十分精巧的物件。

其中一件是一方莲花形的瓷托,里面放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物件,形若水滴,中间端端嵌着一片细小的红叶,脉络分明,马啸啸觉得颇为可爱,耳边听灵儿解释道:“这是琥珀腊,乃为百年琥珀而成,里面那片红叶存在其中已有百年,这块琥珀放在百种凝香之中七七四十九日,又浸在百花朝露中七七四十九日,故有异香,燃点之后,更是久久不散。”

马啸啸听罢,凑过去闻了闻,果有一阵暖香。

再看旁侧另一个物件,是个木质灯笼式样,中空,外围雕花,木刻有百花形态立在一个圆盘之上,只见灵儿点燃中间蜡烛,那底下圆盘竟然徐徐而转,烛光透出木刻,在周围白墙上映出百花形态。

马啸啸觉得甚为新奇,灵儿复又解释道:“此物名唤雕花笼,乃为名工巧匠手雕而成,下含磁石,方可旋转。”

马啸啸点了点头,又细细看了看两个物件。

半晌,抬头对那灵儿说道:“替我谢谢皇上,并且请你代为转告,如果明日还不让我去祭堂,我就是硬闯也要去看一看。”

那灵儿怔了片刻,答了一声“是”。

作者有话要说:

☆、大结局

隔天,马啸啸果然听说祭堂已开,灵儿捧了一条白色纱裙,施施然而来,对她说道:“姑娘既要去庙堂,便要合规矩打扮,容奴婢伺候姑娘更衣罢。”

马啸啸连连摆手,只道:“不用,不用。”

却没想到穿这一件层层叠叠的纱裙,竟是一番挣扎。

挣扎到了最后,还是灵儿动手帮马啸啸系了右襟上的珍珠盘扣,又拿起了一条鸢萝松红色的绸带。

马啸啸任命地张开双臂,由得灵儿手中绸带在她腰间缠了一圈又一圈,最后由一条细长的彩绶带系住,紧紧扎成了一个结,差点没让她背过气去。

又用鱼鳔制的凝胶沾了金色花钿,仔细贴在她的眉间,点成一朵桃花的形状。

末了,灵儿不忘赞她一句:“姑娘穿了这一身纱裙,果然俏丽修长,更衬得眉清目秀,就像诗里说的一般,巧笑盼兮。”

马啸啸无暇去答她的赞美,也顾不上照镜子,只随了来迎她去庙堂的小太监出了阁楼。

谁知兴冲冲地走了半路,半路竟然窜出来个青衣宫女,拖住了领路太监的去路。

马啸啸眼看那宫女递给了那领路太监两片金叶子,又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那小太监回头犹疑地看了一眼马啸啸,竟然就这么转身走了。留得马啸啸独自站在长廊之上,与那宫女两相对望。

那宫女开口道:“我家主子请马姑娘前去园中一叙,姑娘若是现在随奴婢而去,并不耽误时辰,方公公待会儿便去园子里迎马姑娘再去庙堂。”

马啸啸叹了口气,只得随那宫女而去,心中默念道,这皇宫肯定是跟她八字不合,走到哪里都觉得憋屈。

绕过回廊,穿过月亮门,眼前便是一处花园,春意盎然,满庭芬芳。

马啸啸踏过细白石子砌成的小径,入眼便是一处亭台楼榭,层层纱帐随风而动,琴声幽幽,待到走得近些,便见苏怡雪坐在凳上抚琴,案几上一鼑香炉,青烟袅袅。

一曲奏罢,苏怡雪抬起头来对马啸啸说道:“昔年你我第一次见面,你让我抚琴,一曲未罢,便停下了,今日一曲就当是还你的未完之音。”

马啸啸想了半晌,却想不起有这么一回事,因而没有答话。

面前苏怡雪亦是一袭纱衣,薄红裙摆下垂着丝缕流苏,墨发披肩,只斜插了一支玉蝉簪子,容貌依旧美艳,却隐隐添了有一分沉着之气。

纵然如此赏心悦目,可马啸啸总会觉得自己站在苏怡雪面前有种莫名的不适感,脸上一丝笑意也无,只问道:“今日你找我来所为何事?”

苏怡雪还未答话,旁边立着的丫鬟却出声叱道:“好大胆,竟然如此称呼贵妃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