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1页)
不就是一些黑料嘛,他换个重新开始不就得了?
原马甲上的黑料现在洗不掉,不代表以后洗不掉,他宁景,不可能一辈子顶着这些污名。
宁景从带来的包袱里面取出一物,扣在脸上,那是一个玉制面具,薄薄的一层,有些分量但算不上重,戴在脸上有一股玉石特有的冰凉感,但戴了一会儿就变得温润,并不难受。
在吴先生三人看来,一身白衣的身材高而修长的人,脸上戴着一个白玉面具,玉并不是纯白,还有淡淡青色流云一般停留在玉面上,像山水墨画,面具后方露出一双温柔的眼睛,明若点星,绯唇微勾,如含春花。
很多人戴面具并不好看,但不包括眼前的这个人。
君子看骨不重相,行若风,站如松。
戴上面具确实可行,只要小心一点,也不怕别人知道宁景的身份,先瞒过这段时间,再慢慢想办法洗白宁景的名声就是了。
但既然要隐瞒,就隐瞒得天衣无缝才好,这些天宁景一直在望春楼,不少人知道他的存在,若他登台后,别人自然知道不是傅青鸿,那慢慢猜来,还是有可能猜到宁景身上。
现在,需要给“宁景”这个人,安排一个去处。
吴先生用折扇拍了拍掌心,道:“去外城走商吧。”
宁景几人不解,看向吴先生。
吴先生道:“我妻弟常年在飞阳场、淮山城等地走商,一去就是个把月,正好今天中午他就要收拾收拾动身,宁先生就光明正大跟着去,便说一起入伙做生意的,然后夜晚再回来,从此后这一个月,玉周城没有宁景,只有宁先生。”
三人恍然,对这个主意不由点头,觉得可行。
宁景看向冉书同,笑道:“我觉得冉兄最好也跟着去走商。”
冉书同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他和宁景来玉周城后经常一起出行,要是宁景“离开”了,他还在玉周城给人做了录笔先生,难免有有心人联想猜测。
“好,”他道,然后想了想,又道:“那我也得准备一个面具了。”
事情到这里就商议的差不多了,细节处就只能到时再慢慢补充,现在要做的,就是行动起来了。
中午,宁景装模装样收拾东西,还退了房,和人说他要跟人去走商做生意了。
他想了想,拿来纸笔,给柳静秋写了一封信,言说自己跟着人去行商做生意,下个月争取按时回来,家中之事劳夫郎多操心,要是有事就给他写信,如果事急解决不了,就去听风楼找苏先生,其他一切等他回来再说。
宁景写完,想了想,写道:静秋若是想念为夫,可写信来往,为夫若看到,必回。
他看了看最后那句话,觉得自己真有点不要脸,但写都写了,也不能划掉,不然白写了那么多字,是吧。
第57章望春议事
八月十五,中秋节。
一大早,宁景就起来准备,他换上柳静秋给他做的那件白色长衫,扣上面具,出了门。
门口站着一个一袭蓝衣,身影修长的人,听到动静转过身来,却见脸上带了个木雕彩绘的狐狸面具,露出一双清列冷淡的眼睛,狐狸面具只能遮住上半张脸,下部分脸露了出来,能看出这个男人的俊郎。
正是冉书同。
“宁兄。”
宁景轻摇头,笑道:“这里没有宁景,只有景先生。”
冉书同意会,点头又道了一声景先生。
宁景看着他的面具,有些好笑,道:“你怎么买了这么个面具?”没想到这小子看着正经,实则还是个闷骚。
冉书同无奈,道:“时间紧迫,只能买到这个,等日后再找人定做一个。”
昨天分开后,他去市集寻了一圈,找半天才找到个有面具卖的铺子,他挑选了许久才挑中这个,因为其他的要么样子更奇怪,要么就是价格贵的让他舍不得买。
只能等赏月会结束,找人定制一个了。
这些都是小节,两人没有多说,一起出了门,往望春楼走去。
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往来的人都是锦衣美服,往日街上都是男人居多,今日却可见很多女子哥儿结伴同行,他们多是以彩纱遮脸,或是戴着斗笠,少有几个人露出脸来。
这倒不是其他女子哥儿长得不美不敢露脸,而是多年前的“规矩”影响至此。
姜朝现任皇帝为淮帝,往上数两任则是雍帝,其对女子哥儿颇多偏见,在位期间发布许多针对女子哥儿律令,比如出行必须有男人陪同,不然出了什么事就是该女子哥儿的错,和犯事男人无关;再如除了丈夫和家中父兄,不能被别的男人看到外貌,有外人在此都必须佩戴面纱或斗笠,若被陌生男人看到容颜,则为不洁;如果未出阁的女子哥儿被男人摸到手,那男人便能直接将他娶回去,若女子哥儿家中不同意,男人还能上报官府,由官府带人来把那女子或者哥儿押到男人家中成亲。
其他法令不一而足,那段时日可谓是女子哥儿的炼狱,普通一点的人家生了女子哥儿甚至直接溺死,也不会有人来指摘什么。
后来,新帝逸帝登基,废除了雍帝诸多律法,严令不准再溺杀女子哥儿,若犯直接以命抵命,同时鼓励女子哥儿勇敢出行,不需要再佩戴面纱,也不需要男人陪同,如果有男人胆敢上去骚扰,直接可以上报官府,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