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官家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部分(第1页)

刘囘伟鸿这话,倒也不是奉承薛志民,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如同刘囘伟鸿自己说的那样,整个夹山区党囘政班子里的领囘导干囘部,除了他刘囘伟鸿是大学本科毕业,就数薛志民学历最高,正经是大专生,而且不是工囘农兵大学生。还有几名干囘部,也有大学学历,不过那种学历,谁都知道,是做不得数的。工囘农兵大学,除了搞政治运动,正经的东西没学到什么。

刘囘伟鸿很清楚,搞企业,还是要有点文化才行的。那种混世魔王式的富一代,因为社囘会剧烈变更的原因,打擦边球、浑水摸鱼,甚至违法经营,或许也能成气候,但更多的是折戟沉沙,很快就被时代淘汰了。譬如九十年代曾经名噪一时的某位所谓首富,靠轻工产品从俄罗斯换回四架飞机的那位,风光不了多久便银锋入囘狱。他一手创建的那个某某集囘团,也被证实只是一个空壳子。

刘囘伟鸿不需要这样的人。饲料厂和机械制囘造厂,是夹山区的第一批母鸡,刘囘伟鸿希望能够在筹备之初,便打下坚囘实的基础,创下良好的制囘度。惟其如此”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能为夹山区源源不断地提供建设资金。

仅仅钻法律的空子,乱中取胜,不是长欠之计。

毕竟这些企业,不是私人的”而是公家的。私人企业,因为领囘导者的固定,能够长久发展。公家的企业,却是会不断地更换领囘导人。谁也不能保证每一任领囘导,俱皆大公无私或者都是经营奇才,要想长久发展下去,制囘度便显得至关重要。当然,在一个人囘治的社囘会,制囘度的约束力极其有限。但有一套完整的制囘度总比没有制囘度要好。

到伟鸿希望薛志民能够体会他的苦心。

此外,薛志民良好的个人操守和善于团结同志,也确实是刘囘伟鸿所看重的。大政方针,刘囘伟鸿自己会把握。具体的工作,就需要薛志民这样的人去协调。大伙都只顾着往前冲,善后工作,谁来收尾?

刘囘伟鸿这样安排,其实也是缘来有自。

眼下最高层的政治格局,也是这般模样。

最高首囘长和董老,一动一静,便是这样“搭配”的。外媒有一个很形象的描述,说共囘和国这台汽车,最高首囘长负责掌握方向盘,董老则负责踩刹车。让汽车高速行驶的同时”又能保证安全。

到伟鸿这算是学习伟人的治囘国智慧。

第202章 端的好手段!

“刘书记过奖了,我真是愧不敢当,惭愧惭愧一一·一一“

薛志民连连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在这个比自己小了一倍的年轻人面前,薛志民丝毫也没有那种“绮老卖老”的心态。

“刘书记,真心跟你说吧,我心里是真没底。以前也没搞过企业,这么重的担子,我还真害怕担不起来,万一搞砸了,可就麻烦了,对不起组织和刘书记的信任啊。”

薛志民“惭愧“了一阵,谈到了正事上面。

刘伟鸿注意到,薛志民只提了“组织和刘书记”,并没有提熊区长。这就说明,在薛志民心目中,唯有党委书记才是他的上级,区长不是!薛志民平时和熊光荣关系还不错,那也只是同志之间良好的关系,与上下级不相干。

“志民同志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你主要是担心那些方面呢?可以提出来,咱们商量着办。“

刘伟鸿脸上继续带着笑意,不徐不疾地说道。

薛志民略略愣怔了一下。实话说,他还真没理出个思路来,就是心里比较忐忑。要说具体担心哪些方面,一时也说不好。人都是这样,对于自己未曾接触过的领域和工作,总是会有一些畏惧感。他今天来,主要还是想要探探刘伟鸿的口风,不料却被刘伟鸿反客为主,“将了一军”。这位年轻的书记,似乎就有这种本事,总能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不经意间便完成了主客转换。

实逼此处,薛志民也只能好好理一理自己的思路,向刘书记做个汇报了。

“呵呵,主要是以前没搞过企业,对这一块很不熟悉。不知道该怎样着手。刘书记是新时代的大学生,见多识广,还请书记多多指教啊。”

薛志民也给刘伟鸿来了一招“反守为攻”。

刘伟鸿摆了摆手,说道:“志民同志客气了,指教不敢当,就是相互商量,相互学习。你知道,我从学校毕业没多久,以前也没搞过企业。不过这个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主要还是看我们有没有搞好这个工作的决心。不管是搞企业,还是搞其他工作,都有两个基本的前提,第一是一心为公,心底无私天地宽嘛。第二,就是认真。凡事只要认真,就能办好。志民同志,是这样吧?”

这话问得!

志具同志能说不是这样吗?

薛志民便连连点头,装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

“我认为,饲料厂也好,机械厂也好,企业创立之初,就要形成一种文化。要向所有干部职工,灌输这两个概念。一心为公,办事认真的概念,要深入人心。这个就是所谓的企业文化了。”

刘书记娓娓道来,志民同志听得满头雾水。

实在的,所谓“企业文化“这个提法,在当时真是个新鲜词。志民同志听不明白,也是理所当然。

刘伟鸿不去管他懂不懂,径直按照自己的思路阑述。这个,其实就是一种概念的灌输。在理论上确立了优势,自然就能在心理上确立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