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山下尼姑庵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妙龄*温如言(第1页)

土地庙已经破败不堪,半边土地爷的石像栽倒在墙角边,趴满了深绿色的苔藓。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土地庙里,温暖如茵,绿草仿佛也为之散发出光芒。

妙龄醒来的时候,发现身上盖着一层柔软的被子,被子虽然看起来很旧,甚至上面还打了几个补丁,但仍然很温暖。

在她身下原本铺了一层稻草,现在却垫着一张被单,被单洗得有些发白,但很干净。

妙龄看得有些痴了,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不但救了她,而且还想得如此周到。

她身上的伤昨晚已上了伤药,也包扎完好,然后她觉得太累,就睡着了。

这一觉就睡到天亮,她感觉精神也好了很多,就是半天没有看到那个救了她的蒙面人。

妙龄想要起身,可是一动弹,才觉得身上痛得要命,昨天后背心的那一箭可伤得不轻,而且位置也不是那么对,想到自己的后背全被对方看到了,她又羞又愧,脸红得跟朝霞一样美丽。

土地庙不远处的农田里,有三三两两的农人在忙碌了起来,再不远的茶花湖里,一艘木船轻波荡漾,还可以听得见姐儿欢快的歌声。

这是帝国中州大地,相比较东南西北四境,据说今年起了灾祸,这里的人民要远比他们安静祥和多了。

妙龄静静地听着忽隐忽现的歌声,心里不禁沉浮不定起来,她忽然想起了师傅,想起了师姐妙玉,想起来竹城里的师姐妹们,想起了在竹城里觉得很开心的日子。

竹城旁边是一条河,河的远处有一潭瀑布,夏天的时候,师姐妹都会跑到河里洗澡,看着前方恢宏无比的瀑布倾泻而下,溅起的水花比母亲的吻还温暖。

这时候,有的师姐妹们开心起来,就会敞开胸怀,唱着大师姐妙德编的歌,歌声也那么动听,也那么遥远;

深山里的竹城啊,我的故乡,

你就像孕育我们成长的温床,

风涛已经摇响,雨霖到了何方。

谁人背后又看见你行走匆忙。

陡峭悬崖为你坚挺的胸膛,

长河落日总有你不弯的脊梁,

白云飞瀑透满了灿烂的霞光

竹城因为你总有欢歌笑语夜话绵长。

那金色漫漫的落叶黄,

风色如依旧,八月桂花香,

总是是那么的美丽,总是那么的疏狂,

深山的竹城啊!我的故乡,

她们只不过是一群没有父母的孤儿,她们只不过是被世界遗弃的孩子,她们也跟很多人一样,向往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她们是不幸的,但却幸运的遇到了静虚师太,静虚师太就像她们的再生父母,给了她们孤寂而又温暖的童年,给了她们能够活下去的人生。

妙龄想着眼泪又流了下来,她想起了那个“毁了”她一生的“老男人”,想到被伤在自己手里的四姐,如今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她每次想起这个四姐的时候,心里就充满了怨恨,就觉得是四姐夺去了自己的幸福,她从来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错,从来不觉得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如今,四姐说不定就要死在自己的手里,她却一点也不开心,不知道为什么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她现在甚至有些后悔,后悔回到龙城。

就在这时,一阵敲门声传了过来,土地庙破败不堪,只有半边腐烂的木门,还能勉强斜靠在门框上。

“我可以进来吗?”蒙面人站在门外,一手提着从别处弄来的早点,轻轻敲着门。他的眼神显得很平静,很恭敬。

“进来吧!”妙龄咬着牙起身坐了起来,疼痛让她蹙紧了眉头。在这个救了他,又不知道是谁的男人面前,她显得很拘谨。

“你好些了吧?”蒙面人进来放下早点,取过旁边地上的一个瓦罐,倒了一杯水递给妙龄,“昨晚上睡得可好?”

妙龄想起他为自己裹的伤,他为自己腾挪着身子,脸又红了起来。她垂着头,不让他看到自己的表情,潄完口,她将碗轻轻搁在地上,语若蚊声:“谢谢你救了我。”

“应该的,你千万不要谢我。”蒙面人递上早点,无论是眼神,还是动作,都显得规矩而尊敬,“你的伤很重,你就放心的在这里养伤,官兵不会再来了。”

妙龄没有再说,她的确有些饿了,端过他递上来的早点,是一碗粥,还有两个包子。她浅浅的吃了一口,不觉微微一愣,粥居然略微有点甜,正是她喜欢的那种口味。

她心头不禁有些触动,这种感觉仿佛让她又回到了龙城的深宫,回到了从前金枝玉叶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