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尼姑去哪个山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 妙龄*妙云之死(第1页)

看完信,妙龄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也许这只是早已预见的结果,但没想到的是,当大哥何远之派人送信的时候,居然也给她送了“一封”。

之所以说是“一封”,是因为何远之根本不知道九妹妙龄住在什么地方,于是在分别给其他兄弟的信中提到了妙龄,让他们谁若是知道妙龄的行踪,务必通知到妙龄,一起赶往东陵望海楼聚会。

至于目的,妙龄不用想,就知道是何远之可能要造反了。信中说就在今天,与何远之同乡的王志方已拉扯起一支队伍攻克了当地县城,开仓放粮,从者如众,声势极为浩大。本来就有反志的何远之哪会坐等寂寞,这才分别给十个结义兄妹送了信,招呼大家齐聚望海楼,共同筹谋起义事宜。

但没想到的是,可能是送往西境给严广河的信出了意外,被官府截获,从而导致严广河一家尽数被抓捕入狱,这才押送前往龙城。而同在西境的李双双得知信息之后,顾念结义情谊,这才单枪匹马前来半路营救,奈何势单力薄,终致双双丢了性命。

妙龄看了信,只是望着远处模糊的山景,半天都没有说话。温如言也不知道她心里想着什么,站在旁边默默的也没有问。

直到雨势停了下来,妙龄才收了信件,重重的叹了口气,说:“我们走吧!”温如言觉得心情有点沉重,他在心里说:”我越来越像个人了。”

真的,他发觉自己已经从一张空白的纸,变得越来越像有血有肉有感情,但这到底是好还是坏。他也不知道。

他听创造他出来的那个老人说过,在他之前的一位承平者,也同样有一个跟他一样的画中人。不知道那一位同伴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

他驾着马车,暗暗地想。

地面由于大雨冲洗,积了很多泥泞,所以马车行走的很慢,眼看天色渐渐转暮,温如言望着前边绵延不断的道路,田野间或有活无的庄稼地,似乎很是凋零。

“看这天色,怕是又得露宿荒野了!”他很是歉意的说着,他觉得很是自责,妙龄如今身上有毒,肯定很不舒服,却又不能让她住的舒服点。虽说从着安全考虑,这可能也是最好的选择。

“没事,就找一处靠近河边的地方夜宿吧。”妙龄倒觉得没什么,虽说有些疲累,但对于她来说,荒郊野外可能更舒适一些。毕竟这几年在竹城的深山老林,少了诸多人间喧闹,反倒也是一种自在。

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后悔了,后悔这一次莽撞的跑来龙城。那次和妙玉师姐在城门口看到四姐大婚的公告,她心里的确积累着一股怨气。可是现在想来,自己或许是真的太率性了些。

她慵懒的靠在车厢板壁上,车厢的珠帘已卷了起来,她可以看得见雨后苍翠的山烟水汽,是那么的美丽。

“也不知道妙玉师姐怎么样了,她会去找我吗?或者是她找不到我就会回去竹城,也不知道师傅又会不会怪我。”她静静地想着,望着车外温如言的显得并不怎么高大,但却无疑让人放心的背影,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又觉得这个人渐渐的变成了远在天边的那个丑人何远之。

“好!他日再见之时,勿忘今日结义之情。”记得那天第一次见到何远之,也是最后一次,临去之时他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令她没想到的事,这次他还派人给自己送信,确实让人意料之外,“看来江湖中人果然是有讲究,一诺千金,决不食言。”

妙龄嘴角洋溢着一丝微笑,似乎内心深处弥漫着一股温馨。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莫名的想起这个人,而那种感觉又淡然舒适。

马车不知不觉间在一处小河边停了下来,虽然刚下过一场大雨,但雨过天晴的燥热又浮显出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是河道纵横,这条河流流过的水量似乎不大,因此河水倒也清澈。

或许是温如言细心的找了处河水干净的地方吧,她想着不觉朝温如言望去,只见他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些干燥的枝叶木柴,正在点燃烧着一堆篝火。“奇怪,这下雨天虽说天晴了,可哪里会有干燥的木柴呢!”

火势烧得老大,火堆上架着一口铁锅,铁锅是温如言在乡间弄来的,还不知道他给人家付钱了没有。这些天来,他们都是用这口铁锅煮的吃食,味道虽说不怎么样,但至少不会饿肚子。

红红的火苗像魔鬼一样扭曲挣扎,像是要将铁锅吞没,远处山边的太阳已渐渐西斜,夕阳的阳光将山道渲染得晶莹剔透,枝叶野草上残留的水珠仿佛都发着光。

温如言很快煮好了面食,又亲手盛来端来就放在一块山石上,妙龄坐在那儿,就那么静静的看着他。“你又不吃吗?”妙龄终于还是问了出来。这一路走来,他极少看到温如言吃东西,每次问他都说不饿,又或者说没胃口,实在不想吃。

果然,温如言正在旁边不远处砍树准备搭建一个围子,这是用来给妙龄沫欲用的。他回答的就是现在不想吃,也吃不下去。

“好吧,是不想吃,也吃不下去,可餐餐吃不下去吗?”妙龄“愤恨”地想,不吃东西,也不知道他拿什么来支撑身体内的力量,似乎也没看到他有疲惫过,反而每天都显得精神饱满。或者是说,他练功已经到了无上之境,只有那样的人,是不需要怎么吃东西的。

妙龄想着自嘲地笑了笑,便也不再说。待吃完晚饭,围子也搭建好了,全是用手腕粗的小树围成一个空间,缝隙间又绕满藤草。

随后又烧了一大锅热水,温如言知道妙龄这个时候就会用温水擦身,于是如同往日一样办好一切,这才找个借口走到一个拐角的不远处,谨剔着为妙龄守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