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召唤英雄系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章 陈群之才(第1页)

在曹刘联军与袁绍于白马、延津一带激战正酣之时,另一边,刘政已带着荀彧资助的粮草返回沛县。

而曹操的士卒们将粮草运至沛县后,也一同返回了许昌。毕竟,他们的任务仅是运粮,并非协助刘政作战。

对此,刘政并无异议,能从荀彧处骗取五千石粮草,他已心满意足。

若非刘政从系统中兑换了红薯,恐怕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此刻粮草都已告急。

红薯产量远高于大麦和粟米,其红薯叶不仅可供人食用,还能当作草料喂马。不得不说,它确实使曹刘双方实力大增不少。

要知道,在这个朝代,经常闹饥荒,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若非红薯的问世,不知又会使多少人失去生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薯的高产量逐渐被众诸侯所知晓。近期,各大诸侯纷纷派遣使者前往徐州,欲询问红薯的种植之法。

当然,诸侯们在徐州安插的奸细必定不少,他们自然能从平民手中获得红薯。然而,不知种植方法,即使将红薯带回,产量也不会有太大提升。

红薯虽种植条件简单,但若缺乏一些技巧,产量也会有限。不同于徐州百姓,他们已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后续种植自然得心应手。

如今见识到了红薯的价值,连徐州的各大世家也纷纷前来询问。

而坐镇徐州的陈群陈登二人,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借此用红薯的种植方法从各大世家手中换来了不少田地!

而这些田地,最终一部分被他们分给了徐州的百姓,其余的,则是自己留下来,给徐州的屯田兵们使用。

通过售卖红薯的种植方式,从各大世家,各大诸侯手中,都是得到了不少好处,对此,刘政也是喜闻乐见的。

要知道,对他们而言,本就希望红薯可以扩散到大汉的每个角落,因为如此一来,整个大汉的粮食产量都会明显提高,百姓们也再也不用饿肚子了,此举,不知能挽救多少无辜性命。

作为红薯的发源地,徐州的名声如日中天,每天都有许多从其他州郡慕名而来的难民。

对于这些难民,陈群广施恩泽,不仅一一接纳,还为他们建造房屋,分配田地,让他们自食其力。

不过,这也是有条件的,从其他州郡过来的百姓,前三年必须将收获的七成粮食上交给官府。对此,他们毫无怨言,毕竟徐州不仅无偿为他们提供住房,还分配田地,收取七成粮食又算得了什么?就算全部上交他们也心甘情愿!

随着这些民众的口口相传,其他各州郡的百姓也得知了这个好消息。一听说徐州有免费的粮食,还全部接纳难民,甚至分田地,越来越多的百姓如潮水般涌向徐州。有些还是举家搬迁而来,在这段时间的运作下,徐州的人口逐渐恢复。

毕竟,徐州不少县城都曾遭到曹操的屠杀,流失了大量百姓。如今徐州归于刘备,那些百姓也纷纷回归故里。

看到徐州如今愈发昌盛,刘政也不禁发出一声感叹,“陈群,陈长文,你果真是个经世大才!徐州交给你果真没有错!”

说实话,刘政自己,在内政方面其实没什么造诣,也不懂得利用红薯谋利,所以这一切他通通交付于陈群之手,而如今看到成果,他也庆幸自己没看错人。

当然,这岂能是陈群一人的杰作?陈登从旁协助,亦是功不可没。

不过,陈登对屯田情有独钟,尤其刘政还分给他一万屯田兵,他一得空,便喜欢率领这些士兵去屯田,种植粮食。

然而,与徐州地区相比,刘政更忧心淮南地区。历经袁术的统治,昔日富饶的淮南地区已面目全非,人口流失异常严重。

这段时间,陈群和陈登二人也被淮南地区的繁杂琐事搅得焦头烂额。毕竟,淮南地区的红薯种植计划才刚刚起步。而淮南地区的百姓们,粮食几乎都被袁术的军队掠夺一空。

如此一来,他们不得不将徐州富余的粮食全部运往淮南地区,分发给百姓。如若不然,他们费尽千辛万苦攻下的淮南地区,恐怕会沦为人间炼狱。

一踏入政务厅,刘政便察觉到,众人皆是愁容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