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天不由人愿是什么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部分(第1页)

然一个内侍都没有,素日不离身的陈九也不知去了哪里。

良久,萧皇听到脚步声,“父皇,您是要喝水么?”来人正是大皇子萧梓翊。

萧皇看了看四周:“翊儿,你怎么会在这里?”

萧梓翊倒了一杯茶端到床边:“别看了,九公公有事耽搁了,让儿子来亲自侍奉您不是更好吗?

萧皇动了动身体,还是没能坐起来:“翊儿,你长大了。”

萧梓翊眼眸幽深,嘴角浅笑:“是呢,翊儿长大了,真是不容易呢。”

萧梓翊拿出一包药粉洒到茶杯中:“来,父皇喝水。”

萧皇抓住床幔:“你往里面放了什么?”

“当然是好东西,是能让你早点见到母妃的东西!”

当年母妃就是让萧皇一杯鸩酒赐死,那时候年幼的他偷偷躲到帘子后面,看着母亲就那么痛苦的死去,暗自发誓,母妃今日经历的,有朝一日一定要让父皇还回来!

萧皇闭了闭眼,似乎不愿意想起芮妃,那个让他一生头痛的执拗女人。

萧梓翊的母妃原为钺伮的公主,是钺伮王最疼爱的小女儿,在萧皇向钺伮借兵时一眼相中了这位年轻的帝王,便不顾一切也要嫁到萧国。那时萧皇早就有了自己的意中人,只是还未来的及封妃。钺伮王答应借兵,条件就是让他的小女儿迦娜芮嫁到萧国做皇后,萧皇自是不肯,迦娜芮却是认定了他,即便做个侧妃也情愿,无奈那时内忧外患,萧皇只得答应了钺伮王的条件,将芮妃迎娶进宫。

“当年赐死你母妃,并不是朕的意愿,只是她做错了事,就一定要得到惩罚。”萧皇的声音听着苍老了许多。

第六十七章 宫变

更新时间2015…5…4 19:56:09  字数:2381

“做错了事?”萧梓翊恨意万分:“母妃一个人嫁来萧国,她心心念念的人却顶点儿不喜欢她,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你只知母妃骄纵蛮横,你有没有见过她为你收起她最爱的弓箭,一心一意学起女红用绣针刺的自己满手是伤的样子?”

萧梓翊干笑两声,又自问自答道:“您怎么见过呢,您十天半月也不会去看母妃一次。”

萧梓翊细细回想起来,那时母妃学了中原女子,绣了顶好看的香囊给父皇送去却又被退了回来,退还香囊的小公公还出言嘲讽:“这东西惜妃娘娘绣的够多了,皇上戴都戴不完,娘娘就留着自己用吧。”萧梓宸至今记得那小公公嘲讽的神态还有母妃失望泛白的脸色。

母妃爱惨了父皇,便是被拒千次也还有继续下去的力气,就连他也看不惯鄙视起母妃来,将她千辛万苦绣好的东西全部烧掉。

那日父皇竟然破天荒的来看母妃,母妃欣喜的做了一大桌子菜,这当然也是她千辛万苦学成的。母妃听说近来钺伮和大萧为了一座城池闹的局势紧张,便与父皇说起此事,希望两国能和平解决,不料父皇大怒:“果真是你么?”

母妃不明白父皇在说什么,便道:“什么是我?”

父皇的眸子变的比那十二月的冰棱还要冰冷刺人:“朕听闻你与钺伮私通,钺伮不费吹灰之力便夺了我大萧两座城池。”

钺伮是来人找过母妃的,让母妃在军中安插眼线助他们胜利,却被母妃回绝了。如今父皇却在这里对着母妃咄咄逼人:“果真是你么?”

那是他所见的母妃第一次对着父皇大发脾气:“你觉得呢?既然你这么问我,是认定了一定是我报了信是吧!”他从来没有见过那样厉害的母亲,将一桌子饭菜掀翻在地,那白玉碗中的莲子羹是母亲每日采集的晨露熬成,在地上阵阵的冒着热气。

屋里的人跪了一地,母妃气昏了头,直呼父皇名讳:“萧黎,你滚,我再也不喜欢你了,我再也不要见到你!”

那日萧皇拂袖而去,芮妃致死也不曾再见过萧皇。

“来,父皇,把这个喝了,有什么话去地下跟母妃说吧。”萧梓翊将萧皇扶起,把茶碗送到萧皇的嘴边。

早就被下了药的萧皇早已没有力气挣扎,心底万分凄凉,难道他真的要死在被自己的儿子手中吗。

萧皇看着那清澈的茶水,道:“七年前与冰国的误会,是你一手做成的吧,不久前差点害你二弟丧命的刺客,也是你派去的人吧。还有这些年各国的贡品,百姓的赋税你也收罗了不少了吧。”

萧梓翊面色一紧:“你早就知道?”

萧皇道:“自与冰国一战,朕就看出端倪,所以要亲手彻查,革了你的职是想给你些教训,谁知你更是变本加厉,竟是想置宸儿于死地。”

萧梓翊的手晃了晃,萧皇的手无力的抚上萧梓翊的手:“翊儿,你不要再执迷不悟了,终究你是朕的儿子,朕已经拟好了圣旨,赐你一块封地,那里虽不比乐都富庶,也可保你一世荣华。”

萧梓翊甩开萧皇的手:“一世荣华?呵…然后呢,把我支开了然后您的二皇子就可以顺利登基了是吧!从小您就不喜欢儿臣,人人都道萧二皇子三岁能文,五岁能武,您可知儿臣一点儿也不比他差,可无论儿臣怎么努力,也不能引起您的一丁点注意。既然这么不喜欢,为什么当初还要生下儿臣呢?”

萧皇叹息一声,“朕知你文韬武略比宸儿只胜不输,只是你的性格太过狠劣,实在不适合作为帝王人选,帝王要有一颗心怀天下的仁心。你还记得你六岁那年跟朕展示射箭吗?”

当然记得,那年他六岁,听闻二弟一手的好箭发引得父皇龙颜大悦,他便也想讨得父皇欢心,而且借此也想让父皇来看看母妃。

求了好久,才让九公公将父皇引到院子里,他便在院子里拿着小弓射落了树上空中的所有鸟儿,而且箭无需发。

这可比二弟射靶子高明多了,他满心欢喜的等着父皇夸奖,不料父皇看着满地掉落的鸟儿,竟是拂袖而去。他自此才算是真正的心灰意冷,也不再想尽办法讨父皇的欢心,无论怎么样做,父皇都不会喜欢他。

“你知道当时朕为什么会生气离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