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聚势而强的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生不逢时的母亲(第1页)

上辈子,王母逝世后很长一段时间,王爵都在埋怨姥爷:

“你这么厉害,为什么会把母亲嫁给一个喜欢暴力的父亲?”

“就算你事先不知他的为人,以后也会知道吧?你为什么不替母亲撑腰,狠狠的教训父亲?”

“要是你多多看顾母亲,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

直到王爵渐渐的长大,才慢慢的明白了姥爷的无奈。

姥爷共有二子三女,母亲是姥爷最小的女儿,姥爷是1911年生人,1928年成亲,他去当兵的时候已经是1937年,那个时候,大舅、大姨、二姨已经先后出生,二舅已经怀在姥姥的肚子内。

姥爷不在家,姥姥的日子过的非常辛苦,生小舅舅的时候难产伤了身子,自那以后,姥姥一直没有受孕。

直到姥爷回家,姥姥的日子好过起来。

日子好过了,姥姥的身子逐渐的好转,几年的调养之后,年过四十的姥姥怀上了母亲。

或许是姥姥生身子没有完全好转,又或许是因为姥姥的年纪过大,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母亲出生时非常的瘦小,出生后经常闹病。

姥爷费了不小的劲,才让母亲磕磕绊绊的长大,母亲的相貌很美,但她的身体非常纤弱,在王爵的印象中,似乎有一阵清风吹过,就能把母亲吹到天上去。

若是在二十一世纪,母亲这样的纤弱美人,肯定会受世人追捧,但在那个时期不行,母亲这样的身体,不附和那个时期的审美。

在那个时期,特别是乡下,大家都喜欢屁股大,腰身粗,身板厚实的女人,仿佛只有这样的女人才好生养,只有这样的女人才能吃苦耐劳,只有这样的女人,才能侍候好公婆,照顾好儿女。

当然了,凭姥爷在金县的地位,纵然母亲身体纤弱,找一门好亲也不难,怪就怪大舅只生了四个女儿,二舅舅也没生下儿子。

若仅仅舅舅无子还则罢了,关键的是:大姨和二姨同样只有女儿,没有儿子。

有舅舅和姨妈的先例,熟悉姥爷人都认为;姥爷子女的血统有问题,他们很有可能生不出儿子。

姥爷很想给母亲说门好亲,然而在这个时代,传宗接代是重中之重,就算姥爷的面子再大,也没人敢冒着绝嗣的风险求娶母亲。

也不是完全没人求娶母亲,但是,来者要么有缺陷的残疾,要么是年纪大的鳏夫,母亲是姥爷的小女儿,也是唯一让姥爷操心长大的孩子,她是姥爷的心头肉,姥爷怎能把母亲嫁给哪些人?

就这样拖着拖着,母亲的年纪慢慢的过了二十岁。在那个时代,大部分农村的女子都是在十七八岁的时候成亲,有的更早,过了二十的女子已经算是老姑娘。

随着母亲的年纪越来越大,外面的风言风语也就越来越多,母亲渐渐的成了生不出儿子的代名词。

就在这个时候,钱家村的老钱婆(王爵的奶奶),遣媒来为他家的大儿子(王爵的父亲)求亲!

钱家为什么不惧流言呢?

一个字:穷!

非常的穷!

老钱婆是钱李屯的人,钱李屯位于王寨子乡的边缘,再往西便是一座占地数里的沙土岗,因为紧挨着沙土岗,钱李屯的土地沙土化非常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