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元狩四年汉与匈奴在什么进行会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恩义(第1页)

市面上又渐渐平息下来。

有人哀叹,有人咒骂,有人对着碎了一地的鸡蛋痛哭流涕。

那可能是他的老母亲攒了半个月,差他拿来换成盐巴,甚或是一包可以续命的草药的——他不舍得扔,也并不嫌脏,只是恨不得把每一点流掉的鸡蛋都收集起来,但它们已经不可能换成钱了。

下市很快就又重新熙攘起来。

摩肩擦踵,大声叫卖,称斤论两,锱铢必较。

刘恒终于缓缓地抬起头来。

郑九龙和他的手下人,都已经走远了。

十步开外有人在对着碎了一地的鸡蛋痛哭流涕。

他看到自己的小妹妹一脸怜惜,已经有些跃跃欲试了,而二弟陈乐也似乎有些无心卖鱼,刚才的笑容早已收起,眼眸深处有着星火般压抑着的愤怒。

刘恒站起身来,迅速吸引了陈乐和三丫的注意力。

“哥。”

他们叫他。

三人身后的墙边,放着一个大大的陶罐,陶罐外面是根据它的体型特意编制的柳条背篓,罐口盖着一个草编的留了豁口的盖子。

陶罐里装了很多水,很沉,但刘恒还是稳稳地一把捞起。

陈乐搭了把手,刘恒顺利地把它背了起来。

然后,他转过身来,说:“约莫一个时辰,我必回来。”

对陈乐道:“看好摊子,莫要与人口角!”

扭头看向三丫,他眼中有一抹宠溺,又有些无奈,但还是说:“不要给他太多。行善不论斤两,多少帮一些,不过尽些心意。”

两人都乖巧地点头答应。

说过这些话,刘恒背着大大的背篓,转身走向下市的门口。

出了下市,沿着宽阔的街道一路向北,过三个街口之后,折向东,再走两个街口,就进入了大野城的权贵之家们聚集居住的北部城区了。

刘恒的身材并不算高大,人亦显瘦弱,但脚步很快,饶是背着一大罐水,似乎也并没有影响到他的速度,不过一炷香的工夫,他已经远远地看到了周家巷子口那一架高大气派的牌坊。

并没有用什么稀罕的材料,基石用的是大堰山里随处可见的大青石,柱子用的是高大笔直的冠松,牌坊上绘五彩腾云,画工精致。正中间是四个刚直遒劲的大字——仙家门第。

整个大野城里,有资格在自家宅第外立这样一道牌坊的人家,只有四家。

路过那牌坊下的时候,刘恒再一次下意识地停步,抬头上望,看着“仙家门第”那四个大字!

阳光有些刺眼。

他抿着嘴,眉峰蹙起,眼睛亦微微眯着。

好一阵子,他才收回目光,继续沉默地快速前行。

这条街道里,就只有周家这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