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梦落红楼一世春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 下扬州(第1页)

翌日清晨,雪下了一夜,至今早放晴。

一季的寒冷,好不容易冒了太阳出来,李瑜早早起来,先在院中舞枪打拳。

待洗漱完后,命范二早早地往城南船运商号询问,今日往扬州去的客船几时启航。

航运发展由来已久,且不说内河水运,早在春秋时期,便记载有吴齐之间的多次海战。

及至前明,无论内河水运或是海上运输,都已经发展得颇为完善。

刘汉因龙兴于荆楚,且东南地区尤为富庶,南北水运往来十分频繁。专门从事客运和货运的商船林林总总,何止万条。

李瑜昨日已命范二购了两张南下扬州的船票,只是昨日风雪颇大,几时启程尤待商榷。

今日天气晴朗,正是出行的好时候。范二回过府来通报,说是未时即扬帆出发。

李瑜转过屋内,怜月和晴雯二女听了,心情都颇低落,没精打采的。

李瑜看一旁榻上摆放了四个大包裹,也是无奈地笑了,道:“待我走后,你们在家里好好保重。

饮食用度虽求节俭,却也不需太过了,常要吃些肉,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到底太过瘦小了,需要多养着点。”

晴雯不比怜月那般难过,听了李瑜的话,心思灵动,倒觉着他似有所指的,不由脸倒红了。

怜月柔声说道:“爷不必太过关心家里,既出门了,早晚照顾好自己。

范二哥毕竟是个粗人,不比丫鬟们心细,若是在扬州那边遇见好的女孩子,再找个丫鬟伺候,总要好些。”

李瑜听了,笑道:“我既是去求学的,早便做了吃苦的准备,哪里需要什么服侍。平日在家,不过你把事情都大包大揽了,反显得我被伺候惯了。

且不说了,待我往老太太那里辞行,在家里用过午饭便走。”

说罢,拿了架子上的披风穿了,出院子顺北往贾母院子去了。

至贾母院内,正堂中,老太太在软榻闭目躺着,兴致怏怏,鸳鸯在一边给她捶腿。三春在一边小声说话。

李瑜迈进屋里,鸳鸯停了手,凑在贾母耳边低语了几声。

贾母遂睁开眼来看,见门口一个人影过来,桃目剑眉的,正是李瑜。

李瑜当先笑道:“老太太整日里光是躺着也不好,总归要多活动活动身子,所谓通气血、活经络,才是养生之道。”

贾母撑着软榻,鸳鸯扶她坐了起来,方露出点笑脸来,道:“人老了便觉着疲懒,不比以前咯。”

李瑜环顾四周,同三春点头见过礼,问道:“怎的不见宝玉?他不是常陪老太太的么。”

贾母听了,脸色一变,带着几分怨气和尴尬,轻咳一声,说道:“头一回除夕的事,最后被他老子罚在屋里抄了一夜的书。

近来被管得太过严苛,每日上午看书,夜里便要寻他去背。倒闹得人还消瘦了几分,哪里值当的?”

李瑜劝道:“老太太,这些倒不算什么,宝玉毕竟年纪大了,是要读书知礼的时候了。

咱们公侯之家,虽不求子孙能有许多的功业,便是凭靠万贯家财,荣华一生也是不难的。

只是如今宝玉过于散漫,总得调教打磨一番。

依我所见,政老爷爱子之心不弱老太太,只是他爱之深,责之切,因有了这遭。

老太太试想,若整日里无人看管宝玉,任由底下那些惫懒贪欲之人、无德无耻之辈同他相处。

长此以往,即便是无瑕美玉,

终陷泥泞,不也成一块无人欣赏的顽石了么?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早些点醒他,也好过往后遭罪。”

贾母听了李瑜苦口婆心地劝她,况且其所言句句诚恳,颇有道理,心下欣慰,叹道:

“可惜以往你在宫中伴读,如今又要千里南下,没时间教管宝玉,否则将他托付给你,老婆子我才好放心啊!”

李瑜笑说道:“各人自有缘法,想来宝玉聪慧,但凡明白了事理,一朝顿悟,来日叫老太太刮目相看,也不无可能。”

贾母眉开眼笑的,额间皱纹堆在一起,道:“你惯是会讨我开心的,如若宝玉有你三分的能耐,老婆子我也能同先国公有个交代了。”

说罢,脸色又转悲,叹了口气,问道:“你今儿个过来,是要南下了么?”

李瑜坐在贾母身旁,轻声道:“李瑜此来,正是同老太太辞行的。未时便坐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