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与南宋同行2k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章 大宋也有碰瓷的(第1页)

每二天,大家分头忙乱起来。

吴大鹏先找好了牙郎,要领着他和万士达去联系日本商人和高丽商人。

其实就是其它什么地方的商人也行的,这个是必须要接触的,让牙郎领着去找总比自己去找强。

他们需要大量的海外之地的农民,特别是在他们还不把农民当人看的时候。

如果没有农民的参与,开台湾的台南平原是一个笑话。

吴大鹏一点也没有人种歧视的意思,因为大宋农民更适合后期开工作。

大宋的双季稻种,确实是从占城传来的,但是,从大宋双季稻的亩产在一般情况下能达到二石左右的水平看,大宋农民更适合精耕细作,而不是野蛮开。

事实上,吴大鹏事先已经向牙郎确认了一下,问他能不能雇佣到日本农民或是高丽农民。

那牙郎是一个中年人,经历不少,专门给别人的各种生意牵线搭桥,特别是买货雇人之类的。

其实女人也有从事这一行的,就像《水浒传》里的王婆了,她就靠着这些杂趁养口,为头是做媒,又会做牙婆,也会抱腰,也会收小的,也会说风情,也会做马泊六……

那牙郎说:“某虽然没有听过要雇佣倭国农民的事情,但是想必不难。许多大户都找过倭国使女来用,农民嘛,也应是可以……”

大宋时朝,江浙地区尤其是明州、泉州等地有大批商人到日本贸易,往往为了等待信风要在日本停留半年以上。

这时的日本尚流行走访婚,晚上任何男人进入某个村庄,村庄里的女人都会开门延纳,何况是外国人,这让她们感觉更新鲜更好奇。

更何况这些外国商人都很富有,不仅不会空手而来,而且比日本男人更温情脉脉,所以宋朝宁波等地的商人来到日本,走访当地的女人,和日本妇女结婚生子是司空见惯之事。

但是这大多是包**的性质,至于说可不可能扶正,看大宋商人的心情了。

当然,也有随船而来充当外来妹的,可以挣到比在日本多多的工钱,若是有大宋人收留,就留下来,若是找不到接盘的,就回家乡。

好在“大和民族也不计较血统问题”,当时的乡村和庶民家庭仍然保留了不少母系氏族社会的传统,“孩子等于是村落共同财产,谁当父亲都无所谓”。

这里有一个度种的事情,想必是真实的。

当年大宋人周辉偶然碰到一些漂流到中国的日本人,他顺便询问了日本的风俗,并记在他的笔记里:

辉顷在泰州,偶倭国一舟漂泊在境上,一行凡三二十人,至郡馆之。

或询其风俗,所答不可解。

旁有译者乃明州人,言其国人遇疾无医药,第裸病人就水浜,杓水通身浇淋,面面四方呼神请祷即愈。

妇女悉被,遇中州人至,择端丽者以荐寝,名“度种”。

他所云,译亦不能晓。

后朝旨令津置至明州,迩便风以归。

如此说来,“度种”即借种生育,对于当时的日本人来说的确是非常可能的,就像那面世界不少中国女人争着找老外一样,因为那时中国经济文化远比日本达,中国人自然是“优等”人种了,度中国人之种自然可以改善日本人之种,在被人轻视的日本庶民看来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身份。

前文说过,这个时期日本正是镰仓时代,武士阶层正式登上了舞台。

日本在农业经济上也生了变化。

原先庄园内的大名主、土豪,成为了幕府的地头。

他们倚仗幕府的势力,居住在庄园内,代表庄园领主管理庄园。

庄园领主把庄园的一切经营全部托于地头,地头每年向领主缴纳一定的年贡和租税,这种形式称为“地头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