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被炮灰的年代文女主[快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9章 回到现世当导演14(第1页)

之前观看成片的时候,赵导就发现林知言的导演水平涨的非常快。

在拍摄《温柔的羔羊》时,还可以看出林知言的拍摄技巧有些生涩。

但到了《老兵》这部电影里,他的导演技术却已经臻于成熟,对剧情和场面的把控能力都比之前强出太多。

便是赵导这样向来被外界誉为天才的大导演,对林知言惊人的进步速度也不免震惊。

当初他靠着一部处女作《红灯笼》成名,但直到拍摄了好几部电影,个人风格才慢慢稳定成熟。

现在林知言才拍了第二部电影,就赶上他拍好几部的水平了。

对于林知言这样年轻的天才导演,赵导不免见猎心喜。

已经将他当成可以提携的后辈,想要多照顾着点。

也是因此,他才会这么给林知言面子,喊了好些圈内的老朋友过来给他捧场。

旁边跟赵导同时期成名的于导这两年一直在国外,刚回国就被赵导拉来参加首映,对林知言自然是不太了解的。

“你就这么看好他?他不过才二十岁出头,也太年轻了些。第一部电影能成功,大概率是运气和天赋灵光一闪,他的第二部电影作品,很不该选这种战争题材。”

于导的观念有些偏保守,总觉得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导演,需要岁月的磨练和经验的积累。

像林知言这样年轻的导演拍摄这种战争大片,于导并不觉得他能够驾驭的住。

“我已经看过电影成片了,对片子质量如何还能不清楚?真要拍的不好看,我肯定不会把你们拉来,等看完首映后,你们可要记得跟记者多捧一捧小林,咱们第五代全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能拍几年?后辈导演要是还接不上的话,这对咱们国内的电影圈可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国内的电影拍摄本来就比国外差了不少,是靠着他们这些第五代导演不断在国际上争荣誉,才勉强没掉队。

等他们彻底退下来,新一代导演没人能接得了班,赵导都不敢想那个结果会如何惨烈。

“那也得他经得住捧,不然名不副实还要硬捧,那就是捧杀了。”

“你可别小看小林,这年轻人的天赋可比你我还高,等看完《老兵》你就知道了。”

赵导跟身旁的几个朋友信誓旦旦的道。

眼看着首映马上就要开始,他这才坐正身体,安静的看向前方的大屏幕。

电影画面徐徐展开,年仅十六岁的宋长征听自己爷爷说,他的名字是当年从家门口路过的红军取的,便对成为一名军人充满了执着。

后来半岛战争爆发,国内要派遣大批志愿军前往半岛作战,听到消息后的宋长征踊跃报名,终于成了一名新兵。

刚参军的宋长征经过短暂的新兵训练,便被分配到一个曾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无数功劳的英雄连。

然后由于半岛战场形势越发严峻,匆匆跟随大部队前往北方边境。

在一群老兵的带领下,宋长征熬过了一段艰难的战场适应期。

不再畏惧对抗和隆隆枪炮声,学会了如何跟敌人战斗,也学会了如何在战场生尽可能的活下来。

只是那场持续了三年的战争,打的太过惨烈。

经历了数场残酷的战役,身边的老兵们一个个倒下。

受到他们不少照顾的宋长征,倒是侥幸的活了下来,并将自己也磨练成了一名合格的老兵。

等到战争结束,从半岛战场上撤退下来的宋长征,抚摸着一只只已经失去了主人的军帽,沉默着敬礼。

电影进行到尾声,跟随着年迈的宋长征的回忆,一个个牺牲战友的身影开始褪色,最终变成了一排排烈士碑上的黑白照片。

他们或是青春洋溢,或是成熟稳重,他们操着天南地北完全不同的口音,家中有妻有子,还有年迈的父母。

每个战士都是从新兵期开始的,能从战场上活着走下来的,称之为老兵。

而阵亡的,则称之为烈士。

林知知跟几个朋友也来参加了首映会。

她出生的时候,家中就已经富裕了起来,她根本没吃过什么苦。

且国内和平已久,她也很难体会到战争的残酷。

对老一辈军人的印象就跟时下的年轻人一样,颇有些无感。

除了上小学的时候,每年清明会在学校老师的组织下,前往烈士墓祭拜。

等到大了些,连这种祭拜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