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崽的亲爸竟是顶级豪门大佬格格党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知道他好好的活着就行了(第1页)

我知道他好好的活着就行了

正值初春,研究所外细雨濛濛、淋漓不尽,一个年轻男子背着黑色书包,撑一把伞快步行至门口,输入密码,自动门往两边打开。他将雨伞放到前台旁边的置伞架上,上面已经晾了四把。没想到师兄师姐们来得比他还早,王诚川这样想着,用手掸掉右肩的雨丝,走进右边过道的第一个房间。

师兄,师姐!

沈科和关悦彤在各自位置摆弄着实验器具,见小师弟来了,回头打招呼:早啊,小川。

时间还早,王诚川把书包里的论文拿出来,放到一边,先去看看有什么能帮的上忙的。打了一会儿下手,两道脚步声从门外传来,随即推门而入,分别进来的是另外两位师兄。

作为最小的那个,王诚川没多少要紧的活,一个上午忙活过去,师兄沈科招呼着大家伙儿走去八百米外的烤肉店搓一顿。王诚川当然没什么问题,吃饱喝足的时候,师兄师姐们便开始聊起了手头上的重点项目,聊得差不多了,顺带会问上他一句,最新小师弟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啊。

王诚川最近准备发表一篇论文,名字叫做《连续性犯罪者童年创伤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关系》。

沈师兄,我最近在研究J市的那个案子,就是那个连环杀人犯XX。他属于非常典型的反社会人格障碍,主要是由于童年创伤,导致杏仁核、眶前叶等脑区损伤,进而影响共情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我昨天看了王教授的分析,他提出了天生犯罪人的概念

天生犯罪人理论。沈科立马接话说道,具有不可抗拒的必然性,这类人所具备的一些基因,会导致他不得不陷入犯罪。这个案子我也看了,从王教授给出的构想来看,XX无论童年时期是否有过被虐待的经历,他最终都将走向犯罪道路。

J市的连环杀人案在几个月前宣告结案,凶手也已认罪并供述所有罪行,警方以犯罪心理学家的分析为基础,认为其为反社会人格障碍。

这么轰动的案子,这些高材生们当然都时刻关注着进展。

沈师兄,你未免太过绝对了吧。关悦彤放下可乐,双手交握放在桌前,身体往前倾,我们都知道,生物的发展是基因与环境的共同产物,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群的脑部结构不同于一般人,他们与生俱来就携带危险的基因,他们无法体会别人的痛苦,没有道德感,甚至会产生虐待别人的欲望,但是关悦彤猛地一拍桌,旁边几桌的客人都望了过来。

但是真正起决定性因素的,是教育和环境,优良的教育与包容的环境,可以战胜先天的缺陷!

这什么火药味啊。旁边有人小声说,沈师兄和关师姐昨天又吵架了?

我知道。沈科推了推眼镜,面色平静地对她说,我们只针对个体案例。

大战一触即发,另外一位师兄连忙按住沈科的肩,给他倒了杯可乐:都吃快点哈,吃完还得赶紧干活呢。导师两点左右过来,沈师兄,等会还要你帮我调一下

关悦彤:你拿的是我的可乐。

吃完将近一点,几人慢慢步行走回研究所。快到门口时,沈科突然开口对关悦彤说:小关,你说的确实没错。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群通常有着远超于常人的智商,他们心思缜密,在强压下极度冷静。但是他们拥有无法矫正的性格缺陷。如果,他们能在幼年时期得到正确的引导,那么这类人很有可能会成为各行业顶尖的人才。

旁边的人点头:无法遵守伦理和社会规范,又不能体会别人的痛苦,甚至难以抑制虐待他人的欲望这样的人,恐怕连亲生父母都不能对他无限包容吧。

有人又说:其实国外有不少优秀的科学家都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而正是刚才关师姐所说的环境因素使他们向积极的一面发展,这不利的基因反而使他们面对科学研究更加狂热。

我怎么觉得,你说的人,很像是有人突然说道。

一行人都陷入沉默,众人脑海中不约而同浮现同一个身影。车门啪的一声关上,几人都吓了一跳,转过头去,见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男人朝他们走来。几人自觉分开成两批,中间让出一条道来,挺直背脊,各自叫一声江教授。

年轻男人点了点头,径直朝研究所正门走去。江教授的穿着跟他们也没什么区别,蓝色卫衣,牛仔裤,运动鞋,看上去就像个普通大学生。王诚川想,这样说其实也不对,江教授开挂的人生履历时常让人忽视他的真实年龄,其实他也才24岁,在场的五个人,江教授只比王诚川一个人大。最大的沈科都28岁了。

A大的论坛有一半的表白帖都是写给江教授的。

一米九,高颜值,逆天智商。

A大论坛热帖中有这么句话当他那双独一无二的眼睛望向你的时候,你会想要将整个世界都捧给他。

肩膀被人撞开,林江慕趔趄了一下,她一时没反应过来,站在原地,迟钝地看着朝前涌动的人群,一起出发去教室的舍友也没发现她没跟上,过了好一会才回头。

林江慕怎么回事?傻站在那里干什么?

喂,林江慕,你干嘛呢!有人招了招手,前方的人也纷纷回头看向杵在路中央的林江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