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每晚一个恐怖故事 青灯掌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 虚拟绑架2(第1页)

三。绑匪的电话

“怎么办?我们的手机也不在身边,要不借个手机给他妈妈回个电话?”

高天再次提议,又被我否定:

“不行,打过去怎么解释方杰不能接电话?只能让他妈妈更担心。”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方杰的妈妈打来了电话,而且语气很着急,好像知道儿子有事似的。”

李智航提出的问题比我们都要有意义,“刚才方杰妈妈说的最后一个字是‘绑’,难道方杰真的被绑架了?”

听到这里我们都有些不知所措,想报警,可是没有任何证据,仅凭我们的猜测又怎么能有说服力?

“其实方杰也未必有危险。”

李智航见我们有些乱了阵脚,又开始说一些理想的推断,“在学校里绑架一些学生勒索家长,听着就太不专业了。我想他们大概没有真的绑架人质的胆量,只是想借这个游戏骗一些钱,把我们的手机没收上去,趁我们沉浸在游戏中的这两个小时,按照我们参加游戏时登记表上填写的家庭电话,打给我们的父母索要钱财。如果父母拨我们的手机,他们就会可以很好的掌控,挂掉或以绑匪的身份接听,让我们的父母彻底相信。只是他们没想到方杰的手机并没有交上去,也许是兼职的学生漏掉了他的手机没有上交,再去找他们的时候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大概他还以为真的有绑架事件,怕自己成了帮凶,连警都不敢报。”

我们都觉得李智航说的非常有道理,并未自己即将破获一起诈骗案而兴奋。经过我们的商议,最后决定在游戏剩下的四十分钟内完成游戏,找到方杰,然后向厂商要回我们自己的手机,手机里自会有证据:如果他们打电话后,有家长拨我们的手机,那手机里一定会有未接电话或者“绑匪”接听后的一些威胁的通话记录,通话时间也是一种有力的证据。

可是现在我们去哪找方杰呢?正想着,我们看到另一组参加游戏的同学从我们眼前经过,李智航一拍脑袋:

“按常理,所有的‘人质’都会藏在同一地点,这样比较方便管理。我们看看他们拿到的线索不就知道了?”

我们纷纷应和,追上那组同学,他手里的纸条正是最后的谜题:根据以下三个关键字,找到最后的地点——坦诚相见、热气腾腾、净身出户。

用三个词猜一个地点?看到热气腾腾我立刻就想到了学校的开水房,可是李智航摇摇头说:

“不是开水房,这题太简单了。”

四。我们想错了

“简单?地点是哪里?”

“这还想不通?是学校的澡堂子啊!”

听他这么一说,再一琢磨那三个关键字,还真挺贴切。我们两队人马杀到浴室,果然“人质”们都在浴室门房里呆着,只是他们完全没有身为“人质”的自觉,没有人想过要“自救”,而是和门房大爷打牌打得不亦乐乎,干等着我们来“营救”。尤其是方杰,看我们来了还特热情地打招呼:

“嘿,你们还挺快,咱们组是第一名吗?”

我们把手机交给方杰,并让他跟我们去找手机商要回手机。我们两组一起找到手机商家,宣布我们完成了任务,商家明显感到很意外,并带着一丝沮丧的神情。按照要求把给我们参加游戏用的手机送给我们作奖励。我们听到几个人小声地嘀咕着些什么,不过只听清“没事”、“小钱”、“还有很多赚头”几句话,看来这些家伙真的在密谋一些事情。

提供线索的那一组成员觉得是在我们的帮助下得到的奖励,还用感激的目光看了我们一眼才走,当然临走前我们也不忘暗示他们给家里打个电话。我们又告诉方杰家里来过电话,让他用新手机给家里打回去,之后我们就开始查看自己手机里的通话记录,如果真的有家里的未接,那我们就现场质问并报警,我相信在大学这样一个神圣的地方是不会允许有诈骗的事情横行的。

可是我们几个查来查去也没现家里有打过电话,难道我们的家人都不弄清情况就直接汇款了?还是手机商删掉了通话记录?

我避开手机商给家里拨了一个电话,接电话的是我妈:

“喂,儿子,打电话是不是又要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