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穿之贵人升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 第 74 章(第1页)

因康熙对曹家以及曹老太太的特殊对待,马佳芸兰在和曹家女眷们开聊不久,便发现她们不像先前遇见的女眷那么拘谨小心。≈lt;p≈gt;

她们不知不觉中聊起了江南诗社。≈lt;p≈gt;

也是恰巧曹家的一位三夫人与她名下两位待字闺中的姑娘,都与诗社有关,而且还是所有女子诗社当中最出名的一个。≈lt;p≈gt;

听到荣妃提到了她们所在的蕉园诗社,曹三夫人她们一开始是怕的。≈lt;p≈gt;

世间女子能够聚集交流的地方本来就少,假如受到来自荣妃这样皇权者的打击,女子诗社可能也办不下去。≈lt;p≈gt;

谁知荣妃不仅汉语说的不错,常常言之有物,胸中竟像是不止一点文墨的样子,和她们平时常常接触的达官贵人并不一样,而且甚至对于诗社非常推崇。≈lt;p≈gt;

“蕉园诗社?”≈lt;p≈gt;

可!太可了!≈lt;p≈gt;

很多人不了解蕉园诗社,先科普一下,是从顺治时期到康熙历时四十余年的女子诗社,最先倡导人正是顾若璞的侄女顾玉蕊,期间优秀作品很多。≈lt;p≈gt;

马佳芸兰心生向往:“也曾听过蕉园五子的名声,诸如‘愿岁岁、春光不老。看遍上林花,著意怜芳草’、‘无端输却玉搔头,倚屏笑撚花枝嗅’,实在爱极了这些诗词,不知是否有机会见一见现任的林社长?”≈lt;p≈gt;

曹家女眷面面相觑,曹三夫人上前一步回:“若荣妃娘娘欲见,自是可以。”≈lt;p≈gt;

“太好啦!”≈lt;p≈gt;

马佳芸兰喜上眉梢,康熙在此处停留的时间少说也有五日,见面还是有机会的。≈lt;p≈gt;

关于这个,她之前趁着康熙心情不错时,提过一二。≈lt;p≈gt;

江南女子诗社全是女诗人聚集,与官场无关,影响不到、也不敢影响时政,她们的诗也基本上都是游记,见一见不过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儿。≈lt;p≈gt;

最麻烦可能是再次查一查这些文弱女子们的背景资料等,而在受到南巡通知后,各地官员们早已一遍又一遍清理过城内诸多人与事。≈lt;p≈gt;

但对于其他人而言,荣妃这仿佛随口一提却是件大事儿。≈lt;p≈gt;

曹家内部自是不必多说。≈lt;p≈gt;

曹老太太一遍又一遍嘱咐曹三夫人与曹家姑娘们,切不可得罪荣妃,强调荣妃能在皇宫里生下三子一女,还全都平平安安养大,心机手段绝对不是她们能比的巴拉巴拉之类。≈lt;p≈gt;

“媳妇儿怎敢得罪荣妃娘娘?”曹三夫人面露苦笑。≈lt;p≈gt;

她匆匆忙忙去通知蕉园诗社的社长林以安。≈lt;p≈gt;

林以安自然是震惊不已,冷静下来后,她也在这件事上看见一丝转机,或许这能影响到蕉园诗社的存亡的。≈lt;p≈gt;

不可否认,很多时候,世局越混乱,女子生存更难,但出头的女子也更多。≈lt;p≈gt;

焦园诗社便成立于清朝还不稳定的这一时刻,把不甘于后宅的女人们聚在一起,彼此交流,互相学习,谈天说地。≈lt;p≈gt;

但这并不符合男人们的主流思想,女人写什么诗,女人写诗被流落到外面去,简直有辱斯文,贻笑大方。≈lt;p≈gt;

也因此,当时政逐渐稳定,焦园诗社被迫关门过一次。≈lt;p≈gt;

然而,她们心中仍有不甘。≈lt;p≈gt;

于是康熙四年,蕉园五子之一的林以宁又组织闺中密友将诗社重新开办起来。≈lt;p≈gt;

只是这一次她们面对的流言蜚语更为严重,即便诗社早已将全部作品遮得严严实实,不像过去一样“放浪形骸”,依旧有黑心人在背后作妖。≈lt;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