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水浒之我是方腊最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八章 包康来了求追读收藏(第1页)

三日后,建德城北门口来了一名外乡客,此人胯下骑着良驹,腰间系着盘龙棍,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

虽是外乡人,但门口的军士也没有故意为难,“秀才也是来应试的吗?”

包康略微诧异:“什么应试?在下游历至此,并未得知应试的消息。”

军士手指告示,笑道:“那里有咱们太平将军的招贤令,秀才一看便知!”

包康看后眼前一亮,“太平将军真是好大的气魄。”

“秀才有意应试的话现在赶往府衙还来得及”

包康抱拳致谢,“多谢指点。”

虽然相谈甚欢,但军士还是仔细查看了包康的行囊,确定并无利器之后便放行了。

过了城门洞,宽敞的石板路便映入眼帘。

在道路路两侧,正有不少人在忙着开挖沟渠。

包康过去攀谈一番,得知这是在疏浚水渠,防止涝害。

又往前行了没多久,只见路上行人如织,包康仔细打量,发现这些人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太平军真有如此魔力?

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竟然没有半点愁苦之意。

这跟包康在其他地方所看到的大为迥异。

大至杭州,小至泾县,包康走南闯北,四处游历,眼中见到的都是权贵嚣张、富人得意、穷人困苦之态。

像建德城这般生机勃勃的景象却是从未有过。

包康对方腊更好奇了,他忍不住想要见一见这位太平将军。

如果包康自曝包拯五世孙的身份,想必方腊不会拒绝接见,可那样的话,包康觉得有违初心。

要知道,出身官宦世家的包康看惯了世态炎凉,对朝廷的,地方吏治的无能,捐税繁多的种种情况,极为愤慨。

现在,方腊明明提供了应试入仕的条件,那为什么还要抬出家世来拔高自己呢?

想到这里,包康决定参加应试。

很快,在热心乡民的指引下,包康来到了府衙门口。

门口的书吏很是热情:“这位秀才这便请,我在这里负责登记籍贯、名姓,登记完成之后你需要到里面查验一下行囊,确定无事之后即可进去等候了。”

与官府的科举相比,太平军这样的过程简直像是在走过场,实在是太过简单了。

包康很聪慧,他轻易便看出了方腊的苦衷。

眼下太平军刚刚占据建德城,正是百废待兴,需要各色人才的时候,如果这时候设立种种繁琐的门槛,很有可能会让那些原本打算投靠的人望而生畏。

大道至简!

如果包康猜得没错,方腊肯定会录用此番应试的所有人,这样就可以起到千金买马骨的效果。

虽然猜透了结果,但包康还是认认真真完成了文武两场应试。

通过文试,包康对方腊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文试的题目很简单,一是以方腊的立场阐述如何应对朝廷;二是假如太平军夺得天下,该如何应对西夏、金国以及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