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靠嘴炮刷副本快穿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完结(第1页)

张熙贯迫切又往后翻了一页,却只看到了光秃秃的桌面。kanshupu

他愣神一会儿,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已经把手上的文稿全部看完了!

于是正在抓心挠肺猜测文章后续剧情的平虞编辑就见他们一向派头十足热爱说教的主编满头大汗形象全无地跑进了编辑室,铜铃一般的大眼睛狠狠瞪着他:“稿呢?!”

“啥?”

主编不耐烦地扬了扬手里的稿纸,“我问你接下来的稿纸呢?”

平虞郁闷道:“没有了,这就是作者全部寄过来的了。”随后他难掩好奇地问主编:“主编,那徐望穆到底来到了哪个朝代啊?他是怎么过去的?是不是神仙的法术?”

张熙贯沉着脸,急迫问道:“寄信人地址呢?你快把信封给我!!”

该死的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一定要去找作者问个清楚!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给基友聊天,聊起自己都遇到过什么样的沙雕操作,我就想起了那件足足可以让我笑一辈子的沙雕事哈哈哈哈哈哈

事情是这样的。

因为晋江和谐你懂的,某作者在微博开小黄车,然后贴了几天就删了。也就是在这种时候,高潮来了!

于是就有一个读者私信了作者的编辑,私信大意是我看你之前在大大的微博下面留评知道你也是粉丝,想问一下之前大大发的小黄车你有没有存,能不能共享给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然后这段私信被编辑截图发了微博并艾特了原作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原作者真是太惨了哈哈哈哈哈哈心疼她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22章民国之写文(21)

日头西斜,街上都是收摊的小贩,乐景也从图书馆下班回来,和李淑然一起坐黄包车回了家。

他刚敲开家门,就见门房周大一副如释负重的模样:“老爷,您总算回来了,一个先生自称是《北平小说报》的主编,已经在屋里等了您一个下午了!”

乐景昨天才把稿件寄出去,今天《北平小说报》的主编就找上门来了,看来他们报社是对他的稿件特别满意了。

乐景走进前厅,就见一个面白有须的中老年文士正百无聊赖地坐在椅子上,见到乐景后他先是惊喜地站了起来,待看清乐景的面相后这份惊喜就变成了失落,但还是客气地给乐景拱了拱手:“我是《北平小说报》的主编,这次是来见昨日给我们报社投稿的林钟七先生的,不知您是林钟七先生的什么人,可否替我引见先生?”

被人晾在了这里一下午,这位主编行为举止都没有带上一点火气。要么就是这位主编的涵养非比寻常,要么就是他对乐景的稿件格外满意了,从这个主编的话看来,显然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点。

只是他的年龄看起来就那么具有欺骗性吗?先是杨经纶,后是这位主编,两人不约而同很有默契的都没把乐景当成真正的作者。

乐景回答:“我就是林钟七,你找我有什么事?”乐景的生日是六月七日,林钟是六月的别称,林钟七故此得名。

张熙贯到底比杨经纶年长,倒没有像杨经纶那般惊讶,不过他随后的狂喜就如杨经纶那日般热烈真挚了,他捋了捋胡子,边笑边摇头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没想到老朽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乐景也笑道:“也是我年纪太轻了,先生之前误会也是正常,先生若有事,不妨先坐下来,我们细细说来便是。”说罢他看了一眼主编身侧光秃秃的桌面,拱手致歉道:“我喜静,所以家里也没什么伺候的人,怕是唐突了先生。我前日刚买了二两上好的碧螺春,如今正好让先生品鉴一番。”

张熙贯哪怕心中还有一丝火气,在乐景这番话下来也只觉得说不出的熨帖,他也是个爱茶的,如果是平时肯定要好好品尝,只是此时他的心宛如猫爪在挠,迫切地想要知道《王朝崛起》的后续剧情发展,所以就阻止了乐景起身的动作,不好意思的说道:“实不相瞒,我上午看过先生的文稿后就茶不思饭不想,迫切想要得知后续的剧情发展,所以才贸然上门拜访先生。”

乐景恍然,只是地主家余粮也不多啊!在乐景告知了主编他手里也只有两万余稿后,他看起来明显十分失望,但是还是要来了乐景接下来的稿件饥渴地看了起来。

两万字并不多,所以张熙贯看得格外珍惜,每一个字都要含在嘴里半天,待看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他猛地抬起头,眼神火热地看着乐景,一系列问题连珠炮似的问了出来:“这个故事莫非是徐望穆的南柯一梦?那个大华莫非就是另一个槐安国?徐望穆接下来会如何做?他带领百姓们捕蝗虫来吃可撑不了多久!”

自古以来大旱都是和蝗灾联系在一起的,古书有云“旱极而蝗”,所以徐望穆所待的村落自然也遭遇了严重的蝗灾,本来就因为干旱而收成欠佳的农田更是遭受到了灭顶之灾。再加上百姓愚昧,不仅不敢捕杀蝗虫,反而在当地神婆神棍的带领下祭拜蝗神,把阻止蝗灾的希望寄托在了虚无缥缈的超现实力量上。

徐望穆是无神论者,又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教授,自然对此嗤之以鼻。所以他就打算借用自己神仙下凡的身份,让百姓接受以蝗虫为食,暂时缓解一下饥荒。

对于张熙贯的疑问,乐景神秘一笑:“保密。具体的情节发展现在告诉你就没有意思了。”

接下来无论张熙贯怎么恳求乐景都铁石心肠不为所动,张熙贯只得作罢。然后他便给乐景说起了正事:“我们打算明天头版刊登您的《王朝崛起》,稿费的话,我们报社给您定为千字三元,您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