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捡漏王(第1页)
四爷难得脑子空了片刻,本不想谈论这个话题,不过李恬提起来了也就随便聊几句。
“这事情确实不好办,我明天就得把章程递上去。怎么,你关心这个是想说什么”?
李恬回忆着历史上四爷的追债滑铁卢事件,慢悠悠的说道,“爷,我觉得吧,这追债还是得把债务人分成几种情况来追”。
这事情本来戴先生和一众幕僚也给了建议,可是各有各的说法,四爷急的上火,但乱七八糟的事情集中在一起,还没想清楚。
“爷,我虽然是内宅女子,可是也明白个道理。这民间有个说法叫,欠钱的是大爷,讨债的是孙子。”
四爷也没否定李恬这说法。“嗯,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李恬回忆着后世追缴欠债的办法,“皇上虽然下旨讨债,还定了十日的期限。可是谁都明白,不可能在十日内就把所有欠款追的完”。
四爷不置可否,依旧听着她怎么说。
“我认为官员借银子的分为几类,千万不能一刀切。您看我说的是不是有道理。”
“先把最难的一类,皇亲国戚放一边,这个最后再说。满朝文武,我认为最好追债的是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这种官员应该先查清楚他们的违法乱纪问题,拿着证据追债应该是最容易的。”
“第二类的是那些喜欢摆阔气铺张浪费的,这类人很多都是跟着皇上的重臣老臣,喜欢做张做骄,倚老卖老。这些人我建议您不要硬碰硬,不然老臣们有个病死或者其他原因猝死的,这些人家肯定要把过失推到您的头上,说您追债逼死了人。那您这追债之路,没开始就得叫停了。这些人大部分都有些不成器的子孙,查清楚他们那些子孙的问题,参照前一条,应该也能还一些。”
这可是四爷的黑历史,追债逼过程中,一个老臣病死了,硬生生诬赖是四爷追债给逼死的。
“第三类就是那些真的没钱支撑日常开销的小官,这些人数量可能不少,但是金额应该不高。适当给个长一点的期限,要是期限内还没能还清的,就暂停了官职由替任者去追债。替任者追到债才能上任。”
反正大把等着空缺上位的准官员呢。
四爷一开始还只是听个乐子,可是听着听着就严肃起来,话虽然糙,甚至还有些不怎么光彩的法子,但是眼下却不失为追债的好办法。
这比自己那群幕僚,开了一天会商量出来的东西要好多了。
“那皇亲国戚呢,怎么追,有什么建议”?
李恬还在发散思维,想着各位皇子带头不还钱,各种骚操作秀下限。老十当街卖家当丢人丢到满京城的事情。支了个狠招儿。
“皇亲国戚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我觉得您可以请皇阿玛,把其他已经成年的皇子们都邀请到这个差事中来啊。每人负责几十个皇亲国戚,尤其是他们各自的姻亲啊。毕竟这国库亏空的是大清的国库,你们这些兄弟也要出一份力嘛。他们身为追债大臣,自己总的起表率作用,先把欠款还了吧”。
免得你那些兄弟站干岸不说,还故意拖欠银子使坏。
李恬笑呵呵的说道,“你们兄弟齐心协力把最难啃的骨头先啃了,其他的自然好追了呗。”
四爷听完话,立马站起来认真的看着李恬,“行啊,你这都能当个小诸葛了。我先去前院,你今儿别等我了。等办好差事,爷要重重赏你。”
狠狠地啃了一口甜甜的脸蛋,四爷风驰电掣回到前院,才刚吃完晚饭的幕僚们,又被四爷召集回来继续开会。
然后书房里响起了四爷的咆哮声,方案全部推翻重来。
这群幕僚之前商量的是
先从那些底层官员开始追缴,大家认为这部分官员没什么后台,追起来最容易。
可是要按照这个逻辑,那基本上追债的事情是进行不下去的,自己反而还落一个欺软怕硬的名声。
一个通宵过后,四爷拿着追债的方案和章程去了乾清宫。
康熙看着老四递上来的方案,频频点头。这下基本就稳了,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第二天李恬就递了话给哥哥,问了家里一共借了多少银子,她先给还上。
得知李家一共借了一万两银子,李恬大气的拿出银子来,交给他哥哥。“四爷如今收债艰难,很多人都在观望。咱们家是和四爷捆一条船上的,肯定要和四爷共进退的,这钱先拿去还了,给满朝文武开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