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女学霸在古代作者坐酌泠泠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完结(第1页)

这凉菜摊,他们是按批发价称斤卖给了这些摊主的。bjkj66既过了手,这生意就跟许家无关了。许永益帮人称菜,纯属帮忙。

许永益笑道:“我这不是看他们买卖太好,忙不过来,帮把手吗?没事没事。”

他跟女儿说着话,眼睛却看向许熙,关切地问:“熙姐儿怎么来了?侯府那边不打紧吗?”

“不打紧。”许熙笑道,“买卖很不错呢,其他摊子也如此吗?”

“对,凡是尝过的,就没有不买的。反正也不贵。我跟你婶婶今天在家拌了有二百斤凉菜。”许永益说着,笑得合不拢嘴。

他做了这么多年小贩,也是有生意头脑的,考虑事情也很周全。

本来按他原来的设想,在村里雇人给洗菜切菜,这样用村里自己的宅子就够了,雇佣人的成本还低。

但后来想想,如此不光运输不方便,也不容易控制量。而且因为沾亲带故的缘故,还难以管理。有那偷奸耍滑的,想要辞退都得惹一身麻烦。

后来许熙投了二百两银子作本,他有了胆气,干脆就租了离家不远的一处有水井的院子,叫中人介绍,请了几个大妈大婶来帮忙,不光洗菜、切菜,有些不能生吃的菜,还得弄熟。

这些人他也不论天数给钱,而是按斤算。手脚麻利勤快能干的,洗切煮的凉菜斤数多,拿的钱就多;手脚慢且懒惰的,拿的钱自然就少。生意好,这些人就有事做;生意不好,她们能做的事就少。

如此一来,管理上的麻烦少了,请人的成本也控制住了。

第107章找上门来

今天谢氏在那院子做管理,活儿就轻省许多,只管看菜弄得干不干净,煮的菜有没有煮熟,大小合不合标准。做好一批,她就叫一个人板车送过来一批。

许永益就专门在家里拌菜。他常年挑担行走于乡间,很有一把子力气。用个干净大缸和大铁铲,把菜和调料放进去搅拌,一次能拌十几斤,一点儿也不麻烦。至于调料,因为不容易坏,他跟谢氏头天晚上就能熬制配好。

“二百斤其实都不大够。”许永益指着正忙着给客人称凉菜的夫妻两个道,“现在正是晚饭时分,凉菜最好卖的时候,但他们这摊子就剩了十来斤。这还是我想把口碑打出去的缘故,特意将最后一批凉菜都给了东、西市这两摊,其他三个摊子都没供应。否则,他们现在都没得卖了。”

“那您明天有什么打算?”许熙问道。

“我打算明天再添五十斤。”许永益道。

说完他又迟疑:“我觉得有五十斤就差不多了。实在少了,就少卖点吧,总比剩下了浪费的强。”

许熙一再强调要保证凉菜的卫生与质量。变质的东西千万不要卖出去,以免坏了口碑。许永益也觉得应该这么做。因此为了不浪费,干脆就宁愿量少些。

许熙不置可否,又问道:“京城那边,您打算什么时候开摊?”

许永益叹了口气:“县城这里,我都忙不过来。京城那里都不大敢想。”

许熙点点头:“别的我就不说了,我只想问问叔叔您,你一天拌二百五十斤凉菜,成本几何,得利几何?等别人把凉菜学会了,您还能挣多少?”

许永益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我算过了,一天的利润有二两多呢。”

这一天的利润,他在心里不知算过多少遍了。

素菜原料便宜,洗过煮熟又重了一些,一斤素菜售价十文钱;除去原料和人工成本,一斤的利润是五文钱。素菜今天弄了一百五十斤,净赚利润七百五十文。

荤菜原料成本高,也费工人来处理,售价六十文一斤,利润三十文。因着拿不准市场,荤菜今天只弄了五十斤,净赚利润一千五百文,即一两五钱银子。

也就是说,他跟谢氏一天就能赚二两二钱银子。一个月下来,就有六十来两。除去给许熙那四成利润,他们还剩三十六两。

三十六两啊,他以前做小货郎,天天风里来雨里去的,肩膀都压塌了,一年也不过是挣这个数。

所以许永益特别满意。

许熙看到他脸上的笑容,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

本钱她也给了,市场也帮分析过了。当时许永益也表示要把生意做大的。可如果把摊子支得太大他有压力,只愿意小打小闹,许熙也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

其实小富即安也没有什么不好。这样的人易于满足,知足常乐,倒比贪得无厌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