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影帝每个角色偷练1万次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级演绎级中级(第1页)

第三百二十二章升级!演绎级—中级!

[爱笔楼]:最快更新!无广告!这个时候不行也要行啊!徐横舟当即毫不犹豫地进入系统空间,然后到了训练场,开启了自己的训练。说起来有些惭愧,自从系统不强制性要求他训练一万次,而是改用驴前吊萝卜的形式——说是训练一万次之后就能够得到一定积分。从那个时候开始,徐横舟就已经很少会将某一个角色,某一场戏训练一万次了。人都是有惰性的。徐横舟虽然觉得自己已经是很卷的一个人了,但卷一万次确实是他很难独立完成的事情。除非遇到真的非常难演的一场戏,或者是要求非常高的一场戏,比如说现在。他才能够强迫自己持续性地投入地训练一万次。至于为什么是一万次,而不是更少或者更多,只要达成训练目的就行。那是因为一万次这个次数在他心中已经成为了一个标杆。只要训练了一万次,那么他一定是对这个角色了解的非常透彻了,所有表演上的基本线都已经达到了,该做的努力都做了,剩下的就是天赋以及顿悟的问题了。只有训练了一万次,他的心中才有了底,才能够以更好的起跳姿势去跳跃,去够那一闪而逝的灵光。徐横舟知道眼前这场戏可以说得上是整场电影的灵魂,他只有把这场戏演好了,这个角色才是真正成立的。并且才能够与大话西游中的角色相呼应,也才能够达到导演的要求,将导演想要在电影中表达出来的东西加以完美传达。他把做这件事情的必要性给想明白了之后,深呼吸一口气投入到训练当中。因为这一年来的磨练,他的演技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所以当他训练到第次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拿到了双的高分。无论是肢体语言还是眼神中传达出来的情绪,都能够妥帖地贴合当前的角色。但是徐横舟知道这还不够。这如果放在别的演员别的表演中可能会是一个相对优秀的分数了,可是放在这一场表演中放在周星驰导演对他的期待里却远远不够。没关系,还有次!徐横舟这样告诉自己。不着急。慢慢来,一次一次训练下来,总会得到成长。于是他再次沉下心继续训练,当达到次的时候,他才恍然脱离出训练的状态,然后就看到自己当前的分数,仅仅比之前训练次的时候提升了一分。而可以预见的是,分数越到后面,要增加会越加困难。而他现在只有次的机会了。这让他忽然之间有一种紧迫与焦虑感。这是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他不几乎不会拥有的感觉,他只会觉得说怎么还有次,这训练怎么还没完。可是眼下,他却确确实实的是觉得次可能还太少了,他训练完一万次之后,真的就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吗?能够拿到自己想要的相对比较高的分数吗?能够做出让在场所有人觉得满意的表演吗?能够让自己的表演在观众的心中与周星驰的原版表演不相上下吗?徐横舟不知道,他只能埋头继续训练,先不问结果,努力打磨过程。他呼出一口气,拍拍自己的脸,让自己清醒一点,同时也更加投入一点。清醒地投入,认真去分析自己每一场训练的好坏,并且针对性地做出改变。而不是浑浑噩噩地一遍一遍消耗掉这些训练次数。等到他训练完整整次的时候,查看自己的分数,发现依然是分的时候,努力压下自己心头的焦虑,深呼吸一口气,不让自己有多余的思考的空间,直接继续投入到下一场训练当中。就这样一场一场训练,一晃而过,本来也就是一两分钟的表演,当他训练到次的时候,就算成天数,也就是不眠不休的训练了十多天的时候,再次查看分数发现是分。还不够,这还不够!但徐横舟却忽然停了下来,他没有再次训练。而是在训练场又花了整整一天,仔细复盘之前,自己次的训练所得。然后用自己之前攒下来的积分购买了一次性道具,直接让周星驰的人物形象投影,给自己重新演绎了一遍这一场戏。当他在系统训练场训练完次,拿到了分之后,再次重新观看周星驰的表演,发现自己能从中收获到更多的东西,窥探到更

多的细节,理解到对方种种表演中想要表达的情绪以及想要传达的感情。徐横舟深刻的发现了自己与周星驰之间的差距。周星驰的表演起码在这一段上面可以说是已经臻入化境了。恐怕对方不仅仅是在当初演戏的时候将这一段表演演到透彻,这些年来估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不少琢磨这场戏码的时候。甚至根据他听到的八卦消息来说,周星驰自己的人生也许都是对这一场戏的一种印证。徐横舟是觉得就凭这一场戏而言,周星驰是能够拿到满分的!所以如果想要表演到对方的程度,那么他也得在训练场上拿到满分。太难了。次的训练也只换来从分到分,这期间五分的提高,剩下的五分恐怕远不止次。如果是以往徐横舟知道自己可能还要再次训练次,估计会立刻摆烂,觉得说分就分好了,就用这个状态去演。也不追求什么极致了,反正他演不过周星驰也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这一场戏上面,其实大家都不会对他有太多的苛求,毕竟是卖情怀的电影嘛。大家看看情怀就好了,也不至于说要让他演到多么惊天动地震撼人心。可这一次徐横舟却说服不了自己了。或者说他压根没有想过要说服自己。他只是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很空明的状态当中。很神奇的,根本没有想过除了表演之外的其他杂事。心中没有动过杂念,所以想法就单纯的很。他只是想要训练,并且通过训练达成目标而已。甚至例如这种在他看来有定数的训练,正是系统给他的馈赠。因为他知道自己只要训练到一定的次数是可以突破极限的。这并不是一场看不到希望,看不到终点的努力。要知道系统对他的帮助远不止于单纯地训练然后提升。按照之前的惯例,每当他训练到极限的时候,系统都会给他一点馈赠,让他看到那一闪即逝,却确实有迹可循的灵感所在。这才是系统对他最大的帮助。他只要坚持下去,达到了自己的极限,那么就有很大的概率能够突破。他并不会长久地在最后的零点到……之间徘回。徐横舟抱着这样的对系统的信任与期待,继续投入到训练当中。当他完成第一万次训练,听到系统提示音给出的积分奖励之后,并且给出的激励说是再次训练次、次能够给到什么样的积分奖励时,并没有动容。因为这是之前就知道的东西,但是当他第一次训练完一万次之后,又额外训练了次之后。紧接着训练了一次,也就是在训练完次之后,忽然就意外地听到了系统传来的提示音——【恭喜宿主突破训练极限,请宿主再接再厉,当宿主训练到两万次,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意外的收获?徐横舟立刻就把这个收获与一闪而过的灵感相对应上了!他所猜想的没有错,只要当他抵达了自己的极限,系统会给他助力一把!徐横舟立刻再接再厉,继续训练,当他训练到次的时候,已经达到了分。而在次的时候,也是分。徐横舟有一种预感,再训练几次,他可能就要突破到分了。果然,当他训练到次的时候,成功突破了分,达到了分。这个分数对徐横舟来说已经是很高了,是他之前设想过的,能拿到的最高的分数。在当前的训练成果下,他的表演可以说已经能够完完全全的打动观众了,并且能够让观众感到那么一丝的惊喜。但是要说起来和周星驰的表演进行比较,大家一定还会觉得《大话西游》中的表演更加经典。徐横舟现在已经不满足于此了。他自从进入一个空明的追求极限的状态之后,现在所想的就是达到满分,想要追求分的表演。这是他之前在所有的表演中都没有实现过的,他之前所有的表演最高的分数也不过是分。第一次是在他表演《树先生》的时候,当时他的演技还不成熟,但是因为全身心投入表演完全持续性入戏的状态,让他误打误撞地达成了如此高的表演成就。而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表演都不能超过分。但对于外人来说,这个时候已经觉得他的演技趋于成熟,并且十分有天赋了。】直到《烈日灼心》,徐横舟才真正的是基于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之下,将自己的表演拉伸到了平均有分

的成绩,在最后几场关键的戏更是达到了分。而他达到这些分数,根本就没有表演上一万次。因为他表演的那些情绪,很多都是他之前就有所理解的东西,在一次又一次表演中进行了经验的累积,所以才能够达到最终的爆发。而眼前这一场戏是感情戏,而且是突如其来,但又如此深切的感情。徐横舟在演这场戏的时候,其实是没有任何支撑的,完全靠着演技去硬演。从深层次上来说,他根本不明白男主对女主的感情从何而来,所以自然也支撑不起来那句关于爱你一万年的深情。而当他在训练场中不断地训练,训练次数逐渐靠近两万次的时候,脑海中一片薄薄的雾,逐渐变得清透起来。他对那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忽然就有了明悟。有一种爱情就是没有原因,就是来的那么纯粹。非要粗暴的把这种感情归类为一种生理反应,说它是荷尔蒙爆发也可以。但是就是这种由生理上引起的心理变化,却能够反过来带动自己生理上的行为,让自己愿意为了这一段情绪体验而付出生命——起码在当下,在你愿意为一个人付出生命的那一刻,你很难不把这一段经历定义为爱情。徐横舟忽然就悟了。久违地悟了。这一段戏中为什么会有关于一万年的台词。根本不是想要强调一万年,这爱情都不会变质。而是想要用一万年的漫长,一万年的各种颠簸,那种在时间的消磨下,会对爱情造成的巨大损伤,来反衬当前那一刹那爱情的华光有多么珍贵。当下,此刻,一万年只是一种希望,一种近乎绝望的奢望。两万次的训练,就在最后一次训练结束的时候,徐横舟看到自己的分数已经到达了分。与此同时,听到了系统传来一道略显激昂的声音:【恭喜速度突破演技极限,达到了演绎级—中级的演技水平,打败了全球百分之的演员!!!】徐横舟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一次达到演技等级上面的突破。惊喜之余,他立刻闭上眼睛去吸收每次升级之后,系统紧接着会给他带来的关于以往的演技经验的融合。差不多又过了一天,徐横舟终于是把之前所有的东西都融会贯通了。他发现自己的等级虽然只是从初级升到了高级,但就是这一步的跨越,却让他瞬间对自己之前的表演有了许许多多不同的理解。在此刻,当他回顾自己之前的表现,立刻就能够看到自己的许多缺漏,知道自己在哪个方面进行提升,能够做的更好,而在此之前,他很难意识到这一点。他的演技确实是得到了突破!想到这里,他内心笃定地开启了再一次训练。当这次训练完,他抬头看到积分显示分之后,面上波澜不惊,仿佛早有预料,心中却其实还是激动到不行。他做到了!从来不曾想过的成就达成了。徐横舟没再过多留恋,退出了系统训练场,回到了现实世界,抬头对周星驰导演道:“导演现在就开始拍摄吧,我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