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龙牙 抉望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收割(第1页)

老孙千里之外的来信让冷锋的一颗心完全活了过来。

老孙是冷锋的救命恩人,也是冷锋来到大唐第一个认识的人。与刘淑雯长发及腰的约定其实是冷锋故意的,他很希望自己的婚礼能让孙思邈当证婚人。

信件是从冯盎那边发出来的,有冯盎的照顾,孙思邈的回程想来不会出问题。

冯盎是谁冼夫人之孙,平定岭南各地,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战斗,其出色之处不亚于李世民。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甘于平庸。

冯盎平定岭南之初,有人劝冯盎说“隋朝已经即将灭亡,国土分崩离析、时局动dang),国内仍然大乱。

李渊虽然应运而生,但他的影响、教化尚未使人信服,岭南、百越之地尚无所归属。你攻克平定二十个州,占地方圆数千里,岂是汉代赵佗的九郡能相比

既然赵佗都能自立为王,为何您不加南越王名号,开创万世基业呢”

冯盎却回答说“我家居留百越之地已经五代,州郡长官所辖之地仅我一姓,子女玉帛我已有,人世间的富贵,像我这样的都少有。

我常常怕承担不起重担,使先人蒙受耻辱,怎么敢效法赵佗自己称王一方呢”

于是斥退了进言的人。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人,如果他自立为王,关内平定后,或者李世民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再打一仗

这一打仗可就不得了喽,谁输谁赢、伤亡多少暂且不说,高昌、薛延陀、吐蕃,哪个都会趁机来凑凑闹。

原本冯盎这个时间只是把儿子冯智戴送到朝廷当质子,贞观五年才入朝觐见,如今居然比历史上提前了五年。

看来,我的出现到底打乱了时间线啊

冷锋将老孙的信收到抽屉里,孙思邈在信里问了一些医学问题,刚好是冷锋知道的,于是找了一张白纸写回信

“孙道长”

收到孙思邈的回信,让冷锋极为开心,连烦人的程处嗣带着尉迟宝林来走后门也痛快地答应了下来,毕竟程咬金和尉迟恭的面子还要考虑的,你不收人家儿子当亲传徒弟就罢了,还不让人家儿子进文院学习

虽说年纪不太合适

所以说,走后门是一个坏习惯,当程处嗣和尉迟宝林入学后,杜如晦也找来了,益气养生的补品带了一车,说是天下文院的老先生年纪大了,需要好好补补。

话说的深意切,在把一车补品和幼小的儿子杜荷留在文院后,就满意地离开了。

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一样,有鲜卑血统,虽然贵为国舅、赵国公,可是五姓七望的先生就是不愿意教长孙冲。眼见程处嗣、尉迟宝林、杜荷都有大儒耳提面命,便走了李承乾的门路把长孙冲也送了进去。

有再一再二,就不能有再三再四,等冷锋被无数的请柬礼单砸的头晕眼花过后,发现教学楼的二层也满了。

十四个教室,十三个满员,一共六百七十五人。

大儒们更开心了,百十个老师轮流教学,轻松是轻松,可是轻松过了头也就不是好事了。

现在好了,六百多人,虽然统一授课,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