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老家治愈一切文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紧急会议2(第1页)

你的钱借我一半,我算半个股,咋样?”

杨川一脸的严肃。“我靠!你去抢银行吧,有你这么投资的么?空手套白狼也不是这么玩的呀,你以为搞事业是收电费,伸手就来呀?”

卢四海喷出一口烟雾。杨川对着卢四海宽阔的胸膛拍了两拍:“收电费早就可以在手机上啦……咱村里我就服你,外表壮得像牛,咋看都是个粗人,动起脑筋来就成了眼睛蛇了……呃,村东头那蛇山下听说压着个千年蛇精,莫不就是你吧?”

话音刚落,卢四海的腿已横扫过来:“小心哪天从电线杆上掉下来,电死你!”

杨川跳着躲开。他朝卢四海嘿嘿笑了两笑:“玩笑归玩笑,老表,说真的,你把桃园接过来可以的,桃树能活20年,结果子十几年,咋说都赚钱,你盖房还能盖几年?眼下还没盖房的不到一小半了,是不是?”

卢四海的笑容没了。烟雾遮盖着他紫红色的脸膛,阔鳃上的络腮胡像地里的麦茬,根根立着,似乎在陪着他静静地思考。农村翻新房大潮兴起不久,卢四海当了包工头,他因爽气和坦诚接活不断,一直干不完,很快成了二里庄的有钱人。但在多年的施工过程中出过几起事故,摔残了三个工人,对他打击不小,他的豪气和魄力在重重打击中渐渐缩了身。他总觉得自己是不走运的那类。包工头那么多,十几年啥事故没有的很多,偏偏他连出几起。比如马杰,怎么折腾,都没逃出相面先生给他的论断。他的桃园刚进入结果期,按说前景是一片光明的,但今年的连阴雨又让他跌入相面先生的魔咒,他的脑溢血是不是吓出来的?不过,杨川的话击中了他的要害。桃园可以经营十几年,年年都有连阴雨么?农村的新房盖完了我还能干啥?国家早就在压缩房地产了,我已过了五十,还能出外闯荡?“哪有那么容易!俺妹的表姐夫种30亩桃园,去年可没坏天气,大多数只开花不结果,赔钱赔的乌央乌央的。”

说话的是陈霞,她老公在外打工,她在家照顾俩孩子上学。大的已读初中,已经放手,小的一送进学校,她就开始“修长城”,一坐半天,赢多输少。她能吃善坐,体重163斤,大热天的往那儿一坐,胖大的连衣裙蓬松着,像弥勒佛套个蚊帐,村里人偷偷叫她“柔道”。而此刻她穿的是胖大的黑色薄款羽绒服,直垂到膝盖上,像裹了床被子。陈霞的话把卢四海刚刚萌动的心拍熄火了。他长吐一口烟雾,打算先静观其变。“干哪行都得个技术,运气只是一小部分。只开花不结果,我大致知道一点,如果不是天气作怪,要么是浇水施肥不对,要么是花的传粉率低。”

李国清接话道:“吃饭还有噎死的呢!事在人为,赔钱的是极少数,咱不能因为一家两家干不好就否定所有的。敢干,就能成功一半;不敢干,啥希望没有。”

尽管李国清的话不无道理,却没陈霞的话有杀伤力,因为今年的桃园都亏本了,谁能干过老天爷?明摆着的事实好比浇上油的干柴,一点就着,呼啦啦地腾起火焰。“看来咱们村是干不了喽,”李国清观察了会场片刻,见无人应答,颇为失望地叹气道,“这么好的项目要是让人家捡去了,就太可惜了。马杰把路铺得好好的,咱连走都不敢走……200万,也不是很多嘛,又不是千儿八百万。咱村联合起来,一家几万块钱,能有多大压力?可惜可惜!”

李国清打算揭揭村民们的短处,激将一下他们,看他们是何反应:“咱村的田地其实可以搞搞项目的,每家收个一两千块租金有啥用?咱这地方的人没啥实业干,全靠打工过日子,实际上咱们混啥样,自个儿心里真不知道吗?从外表看,房子都盖得蛮不错的,一宅一院,两三层平房。说难听点,那就是驴屎蛋子——外面光!我还不知道么,有几家没欠个十万八万外债?包括我自己。其实,咱原来住老村里挺好的,离马路远,又安静空气又好,自从刘中义开了头,挪到马路边,接着都坐不住了,往下搬。人最怕比,谁也不想落后。好家伙,比来比去,比到最后都欠一屁股债。咱村里,除了少数几个老板盖房没欠外债,日子好过些,其他的,光靠打工想过上好日子,很难!不改变大脑,只能趴一辈子田沟!以前,我让你们联合起来,搞集体化种植或养殖,但是你们各怀各心,谈不拢。搞个人承包呢,又没人敢干。马杰搞了桃园后,你们很多人就在里面干活,难不难,不都看到了?实际上咱们自己不能统一起来搞吗?又不是考大学,请个技术员不就行了?可你们就是不愿干。现在机会来了,你们又成了水塘里的葫芦了,摇摆不定的,怕钱扎手还是咋的?别看今年桃树得了病,我了解了,不难治!翻翻土,灌灌农药就行,没啥大不了的。去年马杰不是赚了几十万吗?桃子长啥样,你们又不是没看到,是吧?”

他说完后拿起杯子喝茶,一口,又一口。会场一片静默。他的话只算是嘴巴上抹石灰——白说了。“李涛不是在外开鞋店十多年了吗?拿不出200万?你做个榜样队长才好呢。”

卢四海忽然问。这一问,倒把李国清问住了。李涛是李国清唯一的儿子,在广东东莞工业区里开鞋店已十三年,他有多少钱,李国清心里没底。再是自己儿子,毕竟成了家,该怎么孝敬怎么孝敬,又没亏了你,你还能刨根问底地问他有多少积蓄?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东莞的工厂大量外迁,去越南的去越南,去内地的去内地,工人骤减,生意大受影响。听李涛说,这几年受网购冲击很大,估计赚钱不多。关键是李涛爱文艺爱读书,对赚钱不很热心,有口饭吃就行。这种心态,生意做得肯定不咋的。他能拿出200万吗?他敢接手桃园这个项目吗?李国清几乎不敢想,但他决定打个电话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