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老家治愈一切文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投桃报李(第1页)

刘中义敷衍了儿子一番,和媳妇唠了一阵子,挂了电话。次日一早,刘中义煮了大姐送来的水饺,自己包的确乎比超市里买的新鲜。他给父亲盛了10个,但只吃了5个。父亲没牙了吃水饺费劲,只适合喝稀粥。吃5个水饺吃的只是个念想。刘中义问父亲,给你蒸俩鸡蛋?父亲点头。他按照菜谱,给父亲弄了个肉末蒸蛋。这是专门针对没牙老人的菜谱,营养且利于咀嚼。昨下午,他跟李老三说,给他放3天假,工资照付。李老三说,我孤家寡人一个,两个不成器的儿子都不在家,我没啥亲戚,不跟谁走动,没啥应酬的呀。刘中义说,我头3天也没哪儿去的,我照顾就行了,初四开始,我要走姐家的,你再过来。蒸完蛋,李涛提着两样东西来拜年。说,咱俩等会儿给村民拜年吧,走在他们前面好看些。刘中义说,没错,我正想通知你呢你就来了,还提东西呀?跟我客气啥?正说着呢,门外想起了噗噗踏踏的脚步声,随即涌进一屋人来。村民们说来拜年,来看望老人。他们各自提着自家的小食品比如油炸馓子、油炸麻叶等;有的是水果、红糖白糖之类;有的是新鲜的青菜。本村的初一拜年叫“悠闲年”,都不拿东西的。村民们这样安排,可能是过完年想进桃园干活,随便表示一下,太过隆重又不合适。刘中义接待了一波又一波,客厅里的礼品堆得像超市里搞促销,估摸着53户来全了。他低声对李涛说,这馓子可真多,啥时候吃得完,得送人。看着吧,你家也是同样待遇,这是想进桃园干活哩,这想法好,一心换一心,不愁桃园干不好。刘中义又等了一会儿,确信没人来了,和李涛开始一家家的拜年,送东西。他俩开着车,一段一段的送,东西全在车上,牛奶太重,光用手提是不行的。53户送完,用了两个多钟,因为不能丢下东西就走,还得拜个年,问候问候,拉会儿呱。他俩的行为超出村民的意料,53户,4000多块的开支,是他们根本没想到的。村民们喜滋滋地暗地里议论说,咱怕他们不用咱,没想到他们对咱这样客气,以后得好好帮他们干活哩!初二这天,刘中义的3个姐姐和3个姐夫都到齐了,加上外甥外甥女们一辈的,再往下一辈的,共20多人。二姐和三姐的儿子儿媳都回了,还有小孩子。父亲照例给小孩子发红包。刘中义问父亲,窗外的太阳出奇的好,起来坐轮椅上晒晒太阳,中午吃饭的时候去大哥家院子里坐?父亲见满满一屋人,笑着答应了。于是把父亲推到院子里晒太阳,所有的人都坐到院子里。父亲的头发是腊月底理的,请人到家,双倍工钱,还是在夜里加的班,并且刘中义车接车送。父亲穿着羽绒服,加绒裤,脚上是保暖棉鞋,头戴保暖绒线帽。从上到下,全是新的,是三个女儿共同买的,今天是第一次穿戴。这方面,历来是姐姐们过问,刘中义只给钱。刘中义拿出一部分村民们送的青菜,又上街买了一些菜和一件天之蓝。去年在二哥家招待的,今年就在大哥家。饭快好时,父亲却坐累了。又把他安顿到床上,他躺下一会儿就睡着了。刘中义想,父亲可能是强打着精神陪陪后人。饭桌上,刘中义和3个姐夫碰了几杯后提前撤席了。姐夫有两个哥哥陪,足够了。小孩子的那一桌太吵了,他颇心烦;哥哥们也吵,吵着划拳喝酒,他也烦。他回到父亲床边,父亲已醒了多时。他给父亲预留了一碗汤和父亲爱吃的几样菜。看着父亲老牛反刍似的吃相,刘中义只觉得窗外的阳光冷森森的。快立春了,他应该听到桃树在发芽,春风正从山沟里轻悄悄的地滑过来。然而,他听到的依然是冰凌坠地的声音。初八一大早,刘中义接到电话,程大光说来给他拜年。拜年是假,想卖肥料才是真,刘中义想。挂了电话,他琢磨着如何应对程大光。程大光的拜年礼物不轻,两瓶“青花汾酒30年”外加两斤好茶,价值近3000元。按说也不算多,程大光明白的,因老板是两个,礼品都是双份。刘中义给不给另一个老板,他就不管了;另一个老板他不认识,还够不上去给人家拜年。客厅里的村民送的东西,刘中义给3个姐姐各拿去一部分,又给两个哥哥一部分,还剩一些,留给李老三慢慢享用。他把客厅早收拾好了,程大光会来,在他意料之中。泡好茶,刘中义致电李涛,想拉他一块儿出去吃饭,但李涛和他爸都走亲戚去了。刘中义把他的想法说给李涛,李涛说非常可行。扯了些闲话,喝了几泡茶,刘中义和程大光各自开着自己的车去镇上吃饭。选了个小包间坐下,刘中义点菜。他没想叫谁,两个人,没外人耳目,正好谈谈肥料的事儿。酒过三巡,刘中义开门见山地说:“老同学,我说话不喜欢绕弯子,谈谈你的肥料的事儿吧,我是这么想的——你的过去我不计较,我只要求两点:一,肥料必须是真货;二,我只预付三分之一的钱给你,如果货有假,余钱不给,货不退。至于价格,我不要求你比网上便宜,和网上一样就行。你能接受咱俩就合作。”

程大光听出刘中义打探了他的过去,干笑一下道:“老同学……你不知道,家里生意难做得很,打电话叫你送肥料,风风火火送去了,卸下了,说暂时没钱给。你能再把货拉走?你不送,有人送……以前我是耍过几次小聪明,但早就收手了……”“我知道,”刘中义打断他,“过去的事儿咱不再说,我是想尽量照顾你,早上和搭档说了好久哩!我刚才说的你觉得咋样?”

程大光觉得这个老同学不好对付,但快言快语总比笑里藏刀好,这个同学只是精明,话说在明处,比起家里那些恶意欠账,口蜜腹剑的人好多了。200亩桃园,一年用几十吨的肥料,是个大客户,怎么说都有得赚的。他看得出,只要货真,刘中义不会赖账和欠账。“老同学,预付三分之一,太少了吧?俺这生意,欠账厉害,周转不过来呀?”

程大光陪着笑。刘中义说:“老同学别怪我刻薄哈,家里买肥料的都搞假,咱俩不能因为生意连同学都没得做。你的货真,我绝不赖账,你要不放心可以签合同的,我很欢迎这种方式。”

“这……”程大光沉吟了半晌,答应了,“多谢老同学关照,再过一个月可以补肥了。你不是有技术员吗,需要啥肥多少斤,提前半个月通知我,我好准备的。”

肥料的事就此议定,话题转到别处。程大光忽然问:“马晓琼在你的桃园上班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