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老家治愈一切文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 桃花灼灼(第1页)

李涛暗暗叫苦,这下不得不撒谎了:“有次她打电话我听见了几句,估摸着对方应该是他老公。”

“那你是瞎猜的,不确定,看哪天我试探着问问他。”

李国清说。李涛仍然加以阻拦:“爸,万一她不想找呢?你这样做会让她尴尬的,你又不知道她是咋想的,是不?”

“你就不能问问?你们是同学,她现在又是咱的工人,关心下属是每一个老板的义务嘛!”

父亲的官腔并没让李涛反感,他觉得父亲说得对。可是,他从没想过给马晓琼介绍对象。她说再也不结婚,谁知道是气话还是真的?她还不到40岁,如狼似虎的年纪,说不再结婚不大让人信服。再说,她那样的人,怕是谁当红娘谁要挨骂的。他只能顺着父亲的话说,可以试试。当种植西瓜的工作全部完成时,桃园的桃花已开得灿烂。200亩桃园并非在一个平面上,东边是山地,高出许多,中间略低洼些,西部又高出一点点。如此,当桃花盛开时,无论站在哪块区域看景致,都是高低起伏曲折有致。风一吹,若是从东往西看,就像钱塘江的潮水卷着巨幅粉红色的画卷翻卷过来,把天空都映得绚丽夺目。患根腐病的2000棵桃树,挖走了200棵,剩下的1800棵只有一半能正常开花,但数量少,并且比别的花慢了几拍;另一些叶片发黄,像人大病初愈的样子,马晓琼在跟踪治疗,估计要正常开花结果,是下一年的事了。这时节的桃园在管理上相对轻松。在盛花期不能打药,花前复剪已经结束;花前肥已经施完;花前灌水早已做好;叶面追肥在初花期已全面喷施;疏果要等到落花以后。马晓琼难得轻松一段时间。即便是忙里偷闲,她仍然围着桃园转,因为看桃花的游客太多了。桃园中的那条宽阔马路像一条巨大的吸铁石,把方圆十里八乡的红男绿女都吸过来了。春光灿烂中,那些大姑娘小媳妇们薄衫轻装,衣袂飘飘,桃花仙子一般,艳了桃园,桃园也艳了她们。在开花前,李国清说过,桃园的东边山地上,有一颗桃树开三种颜色的花,是白色、粉红、和紫色,马杰曾经说过,桃园里没有一颗嫁接过,这就很奇,开花的这几年,总有很多人来看。有的人是专门来看那颗桃树的,从县道上一拐入马路,直奔东面的山地。马晓琼对李国清的话极感兴趣,问是哪颗,李国清竟能清楚地指出它的位置。马晓琼当即记住了。这棵树比别的树稍粗些,位置比别的树高,能很好的接收日照。马晓琼留意着它的芽儿一天天长出来,变长、变绿,再变大,逐渐扩展成嫩叶、宽叶。她记得,是在一个浓浓的露水之夜过后,她迎着朝霞去看那颗桃,变戏法似的,花开了,开的是白色和粉红色,各有十几朵。第二天早上,紫色也开了。几天后,三色花绚烂起来,把那棵树装饰得色彩斑斓摇曳多姿。马晓琼对一树三色的现象不解,上网一搜索,专家称之为“原苗美人桃花”,是有某些传说的。所谓原苗,即不是通过嫁接而自然形成了多色花,也就是俗称的美人桃花。而导致一株多色,是由阳光、土壤和肥料的偶合作用而形成的。通常,一株多色的桃花,均为嫁接而成。称之为嫁接花,是人们为了观赏,而人为所致。但在桃花树中,也有原苗树开出一株多色花的。专家说,多色桃花虽然稀少,但只要阳光、土壤和肥料得当巧合,原苗桃树也能开出三色花。而更为奇妙的是,少数桃花还能在一朵花上,开各瓣不同颜色的花来,但可遇不可求。看到专家这样的言论,马晓琼决定好好研究研究嫁接技术,要是整出个一大片这样的桃树来,开起花来不是迷死人了?并且还能高产。这是个阳光煦暖的日子,太阳已渐渐爬高,温度上来了。马路上的游客多起来了,说笑声催开了桃花的笑脸。手机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对桃园写真,更有专业相机用专业的眼睛,把桃园看成绝代佳人,看千遍而不厌倦。马晓琼向那颗三色桃树走去,每天去看看它,会美丽她的心情。路上有不少人也是朝着她的方向。他身后忽然想起轻轻地吟诵声: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这是唐寅的《桃花庵歌》,表达了唐寅乐于归隐、淡泊功名、不愿与世俗交接,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在这么一个乡镇上,居然有人吟诵这么老古董的诗句,这人也该是个老古董吧?她忍不住扭头一望,那人是个中年男人,约莫四十上下。身材颀长,短发方面,直鼻阔口。上身黑色薄夹克,里面的白衬衣像雪一样白。下身直筒西裤,脚蹬尖头皮鞋。这打扮像公务员,但肩上却挎着一个黑皮包。这中年男人正微微摇头轻声吟诗,见马晓琼扭头看他,顺势问马晓琼,听说有颗三色树,知道在哪儿吗?马晓琼说,你真是问对人了,我是这桃园的技术员,我也去那儿,跟我走吧。那男人说声谢谢,当即递出一张名片,自我介绍道:“我叫龙震,是市‘桃醉’罐头厂的业务经理,请多多关照。”

罐头厂?业务经理?马晓琼心下一动,等桃子出来了,不是可以和他联系联系?200亩的桃园,如果丰产的话,销路上是需要的。“你的名字好威猛啊,”马晓琼收了名片,朝龙震轻笑一下,“就凭你这名字,跑业务也是杠杠的了。你爸妈给起的吗?”

龙震说:“父母所赐,岂敢更改?行走江湖,坐卧随身。”

马晓琼噗嗤乐了:“你平时说话都这样吗?你这么文绉绉的,咋知道我能不能听懂?”

“你已经听懂了。”

龙震也微笑了,“鸟儿叽叽喳喳,人类听不懂,它们不是照样欢快地叫吗?”

马晓琼欲觉龙震非凡俗之辈,可能是饱读诗书之人,遂从他吟诵的《桃花庵歌》扯起话题,问龙震是否研习旧诗,龙震说略通一二,止于皮毛。马晓琼说,我老板精通旧诗,在诗歌比赛中曾获奖多次,现在不大写了,只用心桃园。龙震问马晓琼和她老板的名字,马晓琼一一说了。龙震一听马晓琼的名字,当即惊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