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老家治愈一切文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章 初步筹划(第1页)

回到二里庄,庄瑶去了沙场。在办公室里,通过在网页上的大量搜索和比较,发现适合桃园套种的中药材有黄连、黄岑、天麻、灵芝、半夏、黄精等喜阴湿的中药材。但只有板蓝根的技术门槛最低,可以无技术无基础直接上手。并且成本最低,各项费用加起来(土地租金不算,因为是套种)也就是1500元上下。然而收成并不低。板蓝根亩产量正常情况下一亩在500~800斤左右。目前市场板蓝根价格在13元一斤左右,取中间数,已600斤为计,产值为600斤×13元=8400元。一亩纯利润为:8400元-1500元=6900元。板蓝根的叶子也能入药,亩产叶子在300斤,一斤1。8元,300斤x1。8元=540元。以亩产值7000元计,1000亩就是700万了,差不多赶上种桃子了。在桃子挂果前,可以很好地填补空白期。板蓝根常见病虫害基本上就5种:根腐病、菜粉蝶病、白粉病、菌核病、蚜虫病。在防病治病方面比桃树省心,也更好操作。三个老板和黄健还有马晓琼就种植板蓝根的方方面面展开了详细的讨论,认为可行。明天就去谈土地租赁。因黄健早年当过板蓝根种植的技术辅导,对种植板蓝根得心应手。他被执意地邀请当技术员,因而决定从农科所离职,借贷50万,入股新桃园的全新建设。“哈哈,非常欢迎黄技术员成为咱们的一员,你终于被我们收编了!”

刘中义笑道,“不过先不要急,等我们把土地租下来了,你再跟单位提出来。”

马晓琼听说老板即将开辟新桃园,规划是1千亩,并且姨父入股50万,她有了想法。黄健和卢四海走后,马晓琼向李涛及刘中义提出想法:房子她不要了,转给刘中义。刘中义问,为啥这么想?马晓琼说:“这房子本来就该你买,你现在回了老家,桃园搞成功了,又准备开辟新战场。远的不说,3年5年你注定是不会走的了。在二里庄,你该有套像样的房子,逢年过节、来亲戚来朋友,你住的那两间屋没形象。再说,那是你大哥的地盘,你曾经说过那房子给你大哥。你要是老住着,估计你自己不自在。就算你在县里买了房,你哥哥姐姐都在这附近,你总要回来的,你得有一套像样的房子。”

“我承认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如果仅仅是这个理由,我不会答应你。我在县城买房后,回来看看也就行了,住不住无所谓。再说,我还可以住在两个哥哥家呀。”

刘中义说。“我还有两个理由。”

“说。”

“一,龙震的表现让我惭愧,我觉得你们俩帮我买房,而龙震利用了我,我不配拥有这房子;二,我想入股新桃园。”

“啥?入股?学你姨父?”

李涛问,“你这头脑不错,原始股可是很有价值哦。入股40万,一年也能赚个20多万哩!”

“房子是40万买的,我自己只出了15万。我就用这15万入股,你们垫付的归还给你们。我只入这15万,不再接受你们的帮助。要不然我就不入。”

马晓琼纠正道。“等等,我算算,”刘中义打开手机上的计算器,“新桃园以投资800万为计,刚才咱们预算种植板蓝根年收入是700万,以500万来计算,投资800万,你入股15万,也有9万多的收入,不错的。”

“我知道这15万对你们是可有可无,你们答应我入股完全是照顾我,我除了说感谢,不能说别的。”

李涛问:“你知道你这15万入股怎么入不?”

马晓琼不解:“怎么入?不就是原始股吗?放到投资款里不就是了?”

“哈哈,我估计你不清楚!”

李涛说,“刘中义、卢四海和我议定过的,原始股东本来只能有3个,你姨父说入股,算是破例,因为他是技术员。再不会有下一个了。再有入股的,谁的关系入在谁的下面。”

“哦……我还真没这概念……那,我入在谁的下面?”

“当然是我,我俩是同学嘛。”

马晓琼话音刚落,李涛抢着说。马晓琼已经想明白了,她入在谁的下面,就相当于在谁的饭碗里讨了一口吃的,对方势必会少分收益。如果是风险大的投资,对方巴不得;但桃园这项目,已是胜券在握的投资,她无疑是强抢对方的劳动果实了。上次贺雪梅突然回东莞,虽然她还没弄清啥原因,但也猜出几分。这次如果她再入股在李涛名下,怕是……“入在我下面吧。”

刘中义打断了马晓琼的思路,“正因为你俩是同学,以前关系又不错,我怕贺雪梅多想。”

刘中义的话是马晓琼希望的,更是李涛希望的。李涛自告奋勇要马晓琼入在他名下是情势所迫,他不得不那样说,他心里知道,真要是那样,贺雪梅又要无中生有的。其实多赚少赚,他并不在乎。“那……你不是少赚了?”

李涛望着刘中义,眼里流露感激。“嗐,咱俩现在做的是千儿八百万的生意,如果还为了十万八万而纠结,那是境界还没上去呀。”

刘中义哈哈笑着,随即把话题岔走。李涛和马晓琼见刘中义不想再就这个话题讨论,也就各自默认了。刘中义看着马晓琼说:“龙震那事儿,别往心里去,我和李涛都没计较,你可记住了,千万被跟他提了,这事儿算翻篇了。眼下,咱马上开辟新桃园,以后还能用上他。”

此时的刘中义心里还想着自己的3个姐姐。3个姐姐加起来入股50万的话,加上马晓琼的15万,就是65万,如果他每年分红200万,就要拿出48万分给这4个小股东。48万,也不是小数目。十几年的合同,总体算下来就是五百多万……以投资的能力,他不需要这几个小股东,完全不需要。但他决意这么做。他还没跟庄瑶打招呼,这个事不是小事,他必须跟庄瑶沟通。一年几十万的损失,但凡有点儿鸡肚心肠的,都不会答应。自己不是富翁,手里的钱全部用了投资。原想着秋季在千岩台风景区买房的,这下子,估计要等到明年了,不知庄瑶会怎么想?她能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