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崂山道教创始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二章 德高望重的烟爷(第1页)

带着一路上被二叔和思思合伙耍弄的郁闷和一夜无眠的疲惫,我终于又一次以人肉行李架的形态再次踩在了老家的土地上。

远远的就能看到那座差点让我命丧黄泉的孤山,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又都涌上了心头。

“我说小禹,你快点啊!能不能精神点,一会儿让村里人看见你这副样子,还以为你跟着二叔受了多大的折磨似的!”走在前面一身轻松的二叔又开始说起了风凉话。

我攒足了力气,紧跑几步终于赶上到了二叔身上,把挎在脖子上二叔的那只木箱扔还给他道:“要不想让村里人知道你折磨我,你就拿好自己的东西!你现在的这种行为就是虐~待未成年人······”

二叔一脸的不爽,正要接着拿我开涮,突然村口有人叫了起来:“唉········是孙家的老三回来了吗?”

我仔细一看正是当初曾经张罗着帮爷爷办了丧事的老村长烟爷。烟爷本姓刘,今年已经七十多了,论年纪比我爷爷还长了几岁,虽然年纪一大把了,不过身子骨还照样硬朗。

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去了,我们这山里的小村庄也就剩下了些老弱妇孺,平时谁家有个长短事故的也都是刘爷爷给帮忙照应着,在这村里可以说是最德高望重的老人家了。

烟爷平时没什么爱好,就是喜欢抽烟,所以村里的人都管他叫“烟爷”。什么烟都抽,有过滤嘴儿的,没过滤嘴儿的,水烟,旱烟,没有他不抽的。

我还记得小时候有一年过年,有几个在城里打工的小年轻带了个印度烟壶回来,弄块烟膏子点着了,那烟儿哗哗的冒,拿出来坐院子里显摆,让烟爷碰见了,一脚一个全给踹翻在了地上,非说他们抽的是大烟,鸦片。

当时就张罗着让人把他们捆了送镇上派出所,几个刚出去几天见了些市面的小年轻还不服气,跟烟爷顶了起来,烟爷二话没说直接就回村委会拿大喇叭吆喝上了。

“谁谁谁!你家的小兔崽子敢跟老头子我扎刺儿了,你要是不管我可就自己看着办了!”

烟爷这辈子领着这一村的人度过灾荒,搞过公社,那是一步步的从动荡日子里走过来的,做事公道,从不偏私,威望更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没过半个钟头,几个小年轻就都被家里的大人拿麻绳捆上送到了村委会,村里的人闹闹哄哄的也跟了过来看热闹。几个小年

轻哪见过这阵势啊,当时就吓蔫了,结结巴巴的跟烟爷解释这东西个城里多流行,看着是烟抽着是水果味儿。

烟爷什么都好就是太好抽烟这口儿了,听的心里痒痒,索性就让个小年轻点着了抽一炮试试,谁知这一抽,还真喜欢上了这一口儿,当着全村人的面儿,就抽了起来。

村里人本是来看热闹的,可到了这儿一看是这情景,想走烟爷不发话硬是没一个敢挪步子的,生生看了俩钟头,直到烟爷心满意足的放下了烟嘴儿子,抬手让放人,摆手让人散,才结束了这场莫名其妙的闹腾。

村里的年轻人经这一场闹腾算是彻底长了记性了,就是跟自己家里老头子顶牛,也别跟烟爷对着干。

年轻人机灵逢年过节只要回家,给不给自己老子带东西是一说,反正肯定都要捡着些稀罕的烟给烟爷带点,烟爷也不好占这点便宜,自己家里几个儿子也都在外面过的不错,家里也不缺这点,不过总有新鲜烟儿抽也是美的。

所以不管谁给带了什么烟,烟爷也总是给回点什么礼,要是家里没什么稀罕吃喝的了,烟爷就给钱,当然烟爷给钱人家也不想要,本就是给这老人家带的吗,不过不要烟爷不高兴,所以就随便编个五块八块的大家都心里图个乐和!

记得小时候听爷爷说过,烟爷是合了土地爷的八字儿,天生就是要照看一方风土,受供一众村民的,受的贡越多,这一方水土就越红火。

烟爷不是凡人,打爷爷来这村里第一天就知道爷爷是有真本事的人,不管我家什么大事小情烟爷也都是能照顾就照顾,村里真出了什么大事儿,烟爷也经常去找爷爷商量,可以说这村里跟爷爷打交道最多就属烟爷了。

这会儿一看是烟爷叫人呢,我看二叔对视额一眼,一路小跑的就赶紧往村口赶,二叔一边跑着一边还吆喝着:“哎呦喂······是烟爷啊!我可想死您老了·······”